首页 > 分享 > 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开花的“按钮”

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开花的“按钮”

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开花的“按钮”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植物开花的基因“按钮”,有望在未来“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加快作物在不同环境下开花结果的速度,以增加作物产量。以往的研究显示,植物会通过叶子接受光信号,并传递一种叫“开花素”的信号至茎端,从而使植物开花。找出“开花素”及“开花素”输送机理的研究自上世纪30年代就已开始。对于前者,科学家如今已有所了解,至于是什么使得“开花素”能被输送至茎端,使植物开花,则始终不为人知。研究人员从2007年起投入“寻找让植物开花结果”的研究中,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找出了“开花素”的输送机理,为植物生殖发育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大重要突破。 领导一个八人小组进行研究的国大科学学院生物系副教授俞皓接受采访问时说:“我们在名为拟南芥的模式植物中,筛选和“开花素”蛋白出现相互作用的调控蛋白,发现了一个所有植物都有的关键基因FTIP1,可控制“开花素”蛋白从叶子到茎端的转移,从而决定植物的开花时间。”他解......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气候变暖促使湿润地区植物开花物候纬度间差异增大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4/t20210407_4784149.shtml   植物开花时间会随纬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常常形成显著的纬度格局。对同一种植物来说,低纬度地区的个体常开花较早,高纬度地区的个体开花较晚。较大的纬度间开花时间差异(或较小的重叠)通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调控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AP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机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APA 越发成为新的基因转录与翻译调控的研究热点。在拟南芥和哺乳动物中,超过70%的转录本具有多个poly(A)位点。选择性多聚腺苷酸

世界上最毒的植物“见血封喉”开花结果

  7月24日,记者在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辰山植物园)看到,珍奇植物馆内的“见血封喉”开花结果了。该树被称为世界上最毒的植物,这是上海辰山植物园展览馆的这棵见血封喉今年夏季首次开花。  专家介绍,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为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分布在我国云南、广东

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毒的作用

植物病毒不含聚糖,没有凝集素的作用位点,因此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毒无抑制作用。Peumans和Van Damme(1995)综述道,一种称为核糖体失活蛋白型的特殊类型凝集素对植物病毒具有抑制活性,其机理尚不清楚。但有杀虫活性的凝集素可能会阻止或减少虫传播病毒病害的传播。

开花刺激物在短日植物中通过嫁接的传递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材料镊子肥料记录纸及笔实验步骤1.嫁接后一个星期,除去塑料袋,如果供体植株不萎蔫,嫁接便是成功的,此时需注意给植株施肥。2.在受体植株出现花原基前,每周将大于1cm 的叶片去除。3.在嫁接后第四周,对花芽的数量及开花情况逐节加 以分级记载,分级办法如下:二,结果的计算各组把所得结果写在黑

开花刺激物在短日植物中通过嫁接的传递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在那些由光周期调节开花的植物中,叶片是光周期诱导的感受器官,但成花反应却发生在茎端生长点。也就是说,在诱导性光周期的作用下,有一种信息在叶片中产生,通过叶柄及茎传递到生长点,在那里引起了花芽的分化。这种信息被称为开花刺激物,或开花激素,或成花素,它的化学性质至今还不清楚。通过把经受光周

Nat-Genet:利用CRISPR/Cas9让番茄植物更早开花结果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一个研究团队利用一种简单而又强大的调整两种流行的番茄植物品种中的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方法,开发出一种快速的方法使得它们比当前的商业品种早两个星期开花和结出成熟的果实。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2月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G

新研究揭示核孔蛋白Nup96调控CO蛋白从而影响植物开花

  12月11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基因组选择育种创新团队发表了关于核孔蛋白调控植物开花的研究进展。该研究发现了核孔蛋白通过控制蛋白积累参与植物开花调控的详细机制,为作物花期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Plant Cell)》上。  细胞内核质之间的物质运输主要是

气候变暖与植物开花与展叶物候相关研究取得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882.shtm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郭梁青年研究员在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变化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Climatic drivers and ec

种康院士团队揭示植物糖基化修饰调控开花新机制

  蛋白质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在复杂的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常见的糖基化,如N-糖基化和O-糖基化,蛋白质一般会被修饰上结构复杂的糖链。  然而,生物体中还存在一种常见但比较特殊的糖基化,它仅在蛋白质上修饰一个单糖。在此修饰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通过O-糖苷键连

开花刺激物在短日植物中通过嫁接的传递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在那些由光周期调节开花的植物中,叶片是光周期诱导的感受器官,但成花反应却发生在茎端生长点。也就是说,在诱导性光周期的作用下,有一种信息在叶片中产生,通过叶柄及茎传递到生长点,在那里引起了花芽的分化。这种信息被称为开花刺激物,或开花激素,或成花素,它的化学性质至今还不清楚。通过把经受光周

关于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毒的作用

  植物病毒不含聚糖,没有凝集素的作用位点,因此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毒无抑制作用。Peumans和Van Damme(1995)综述道,一种称为核糖体失活蛋白型的特殊类型凝集素对植物病毒具有抑制活性,其机理尚不清楚。但有杀虫活性的凝集素可能会阻止或减少虫传播病毒病害的传播。

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

  已有实验证明,植物凝集素能结合真菌细胞、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植物凝集素对真菌的抗生效应可能与它特异结合暴露于真菌细胞壁表面的糖复合物并导致真菌细胞壁及菌体结构形态改变有关,凝集素可与真菌表面的葡聚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多糖结合,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其细胞的正常代谢。Peumans和Va

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

已有实验证明,植物凝集素能结合真菌细胞、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植物凝集素对真菌的抗生效应可能与它特异结合暴露于真菌细胞壁表面的糖复合物并导致真菌细胞壁及菌体结构形态改变有关,凝集素可与真菌表面的葡聚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多糖结合,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其细胞的正常代谢。Peumans和Van

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原细菌的作用

由于细菌细胞壁的作用,凝集素不能进入细菌细胞质,因此不能改变细胞膜结构或渗透细胞膜扰乱侵人微生物的正常细胞间进程。植物凝集素是通过一种基于与细胞壁糖类,或细胞外聚糖相互作用的机制对细菌构成抗生效应。Sequeira(1977)等报道马铃薯凝集素能抗青枯假单胞菌;Broekaet (1986)等提出,

开花刺激物在短日植物中通过嫁接的传递实验2

第二阶段 供体与受体的嫁接实验材料白苏紫苏试剂、试剂盒克菌丹溶液仪器、耗材刀片菱形纸板尼龙丝小绳塑料袋小竹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供体植株:每组白苏,紫苏各一株受体植株:每组白苏,紫苏各四株刀片,菱形纸板,0.1%克菌丹溶液,尼龙丝小绳塑料袋:每组8个小竹竿:每组8根放水的小盆遮直射阳光用的稀苇帘及铁架子

开花刺激物在短日植物中通过嫁接的传递实验1

第一阶段: 嫁接植株的准备实验方法原理在那些由光周期调节开花的植物中,叶片是光周期诱导的感受器官,但成花反应却发生在茎端生长点。也就是说,在诱导性光周期的作用下,有一种信息在叶片中产生,通过叶柄及茎传递到生长点,在那里引起了花芽的分化。这种信息被称为开花刺激物,或开花激素,或成花素,它的化学性质至今

植物凝集素的来源

植物凝集素是来源于植物的一类能凝集细胞和沉淀单糖或多糖复合物的非免疫来源的非酶蛋白质。由于其对于单糖或糖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使得其在如信号转导、免疫反应、植物防御等诸多信号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植物凝集素具有细胞凝集、抗病毒、抗真菌及诱导细胞凋亡或自噬等多种能力,因此在生命科学、医学及农业方

植物凝集素的特点

植物凝集素是一类具有特异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单糖或寡糖特异可逆结合的非催化结构域。凝集素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们能识别糖蛋白和糖脂,特别是细胞膜中复杂结构的糖链,即细胞膜表面决定簇。

植物血凝素的作用

因为种类很多,还有植物血凝素,能激活小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继而分裂增殖,释放淋巴因子,并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尚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使白细胞数上升;对病毒侵袭的细胞有杀伤作用,并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在体外能抑制人体食管癌及肝癌细胞株,对艾氏腹水癌亦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免疫功能受损引起的疾病

植物血凝素的作用

  因为种类很多,还有植物血凝素,能激活小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继而分裂增殖,释放淋巴因子,并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尚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使白细胞数上升;对病毒侵袭的细胞有杀伤作用,并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在体外能抑制人体食管癌及肝癌细胞株,对艾氏腹水癌亦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免疫功能受损引起的

植物凝集素的定义

植物凝集素最早发现于1888年,Stillmark在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籽萃取物中发现了一种细胞凝集因子,它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它是一类具有特异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单糖或寡糖特异可逆结合的非催化结构域。根据植物凝集素亚基的结构特征,植物凝集素分成4种类型

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原菌的作用

植物凝集素作为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介质,可防止植物病原菌对植物的危害;Mishkid等(1982)研究发现,植物凝集素常积累于病原菌易侵染的部位,预示着凝集素可能参与对病原菌的防御。

简述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原细菌的作用

  由于细菌细胞壁的作用,凝集素不能进入细菌细胞质,因此不能改变细胞膜结构或渗透细胞膜扰乱侵人微生物的正常细胞间进程。植物凝集素是通过一种基于与细胞壁糖类,或细胞外聚糖相互作用的机制对细菌构成抗生效应。Sequeira(1977)等报道马铃薯凝集素能抗青枯假单胞菌;Broekaet (1986)等提

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观遗传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何跃辉研究组,以Embryonic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by a pioneer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plants为题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Nature上。2016年12

中外科学家合作揭示开花植物染色质浓缩新机制

  染色质经过螺旋缠绕浓缩形成染色体的过程,对于维持真核生物细胞正常体积至关重要。之前的研究表明染色质浓缩发生在异染色质区,而常染色质区为方便转录过程则停滞在松散状态不被浓缩。近期,来自清华大学和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的科研人员合作揭示了全新的植物染色质浓缩的方式。相关成果在《Nature》发表,论文的

中科大破译植物组蛋白特有修饰位点调节拟南芥开花时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中国科学院分子卓越中心教授丁勇课题组,发现植物组蛋白H2A第95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位点,该位点系植物特有的位点,经磷酸化的95丝氨酸,能够调节拟南芥的开花时间,以及组蛋白变化H2A.Z的富集。相关结果以Phosphorylation of histone H2A se

“兰科巨人”斑被兰首次绽放

  近日,闻名全球的素有“兰科巨人”之称的斑被兰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首次展露花颜。斑被兰的花通常呈黄色或黄绿色,带有栗褐色或暗红色斑点或斑块,版纳植物园引种的为黄绿色无斑点的黄花变型。  斑被兰因其植株巨大,花量可达上千朵,也常被称为“巨兰”,目前全世界记录最大的一丛

关于植物凝集素的简介

  植物凝集素是一类具有特异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单糖或寡糖特异可逆结合的非催化结构域。凝集素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们能识别糖蛋白和糖脂,特别是细胞膜中复杂结构的糖链,即细胞膜表面决定簇。

相关知识

研究人员发现环境温度调控植物免疫反应新机制
研究人员在北美发现新的食虫植物!该植物利用花茎捕捉昆虫
研究人员在西藏发现凤仙花属植物新物种
科学家发现植物开花时间秘密
研究人员发现环境温度调控植物免疫反应新机制—新闻—科学网
日本研究发现成花素促使植物开花机制
缅甸琥珀中发现开花植物有性繁殖的最古老证据
英发现可引发植物夜间休眠并控制开花的基因
澳研究发现植物抗压方式与人类相同
相分离在植物开花过程中的具体调控机制获揭示—论文—科学网

网址: 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开花的“按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9436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科学家破译买麻藤类植物全基因
下一篇: 植物学家怎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