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野草。
个人认为,花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浇水不当。
正如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 养花第一步——把植物养活来,就要会浇水。
经常有花友向我咨询这样的问题: 多少天要给xx植物浇一次水合适呢?
其实,植物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一样。花友们养殖的环境(室内温度,湿度,摆放位置等)都会影响植物对水分的需求。
所以不能机械地以天数作为浇水的依据。 要根据自家情况因地制宜呢!
野草来分享一下养花浇水的技巧。
1,如何判断什么时候要浇水?
1.1用眼看土
用眼睛看盆土的颜色。当看到盆土呈灰白色、面上的土壤干燥, 说明盆土已干了, 需要浇水; 若是看见盆土呈褐黑色、面上的土壤 呈潮湿状时, 表明盆土未干, 无须浇水。
1.2 用手摸土
当用眼睛看不能正确判断盆土是否缺水时, 或者盆土上长有青苔或杂草时, 可用手指摸一下盆土, 摸上去盆土坚硬、干燥, 手捏表土即成粉末状, 说明盆土干了, 应该浇水了;
若手指摸下去, 感到盆土松软, 且有潮湿状, 用手捏表面盆土成片状或团状, 则说明盆土还不到浇水的时候。
1.3 听花盆声
就是用手指轻轻地弹花盆, 当发出“壳、壳、壳”清脆声时, 表明盆土干了, 应该浇水了; 若是听到“扑、扑、扑”沉闷的浊音, 说明盆土还较潮湿, 无须浇水。
1.4拎花盆,感受重量
拎其花盆,如果感觉重量变轻了,表明水分已经被吸收,应该浇水了;若花盆还很重,表明水分充足,无须浇水。
2,用什么水来浇花?
养花浇水时,用的水的好坏,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雪水浇花还可防止君子兰夹剪现象的发生。 但大部分花友比较容易获取的水,是自来水。如用自来水浇灌时, 最好先静置3,5天 待水中氯气挥发掉后再使用。
对于杜鹃、茶花、栀子花、白兰、兰花等喜酸性土质的花卉, 更需要注意水质, 最好在水中加点食用醋, 中和水中的碱度, 否则会使盆土变成碱性, 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叶片变黄, 严重的会使植株死亡。
家里养金鱼的花友,可以用鱼缸里换下来的水, 用来浇花又是施肥, 可谓一举两得、是变废为宝的好办法。
但是不可把喝剩的茶叶水倒进花盆内浇水, 因为残茶中含有茶碱、咖啡碱等生物碱, 对土壤的有机质有破坏作用, 不利于花木的生长。
浇花的时候,要注意水温应与土温相接近, 冬季稍高些, 夏季稍低些, 但水温与土温的温差不应超过5℃。若水温与土温相差大, 易伤害花卉根系。
例如, 在炎热夏季的中午浇冷水,土温突然降低, 根毛受低温的刺激, 就会立即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 产生“生理干旱”, 引起叶片焦枯, 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3,什么时候浇水?
给植物浇水, 夏季晴天以早、晚为宜, 一般在早晨08∶00 以前、下午17∶00 之后进行。
早晨一定要浇足, 到傍晚再仔细检查, 若盆土较干, 可再补浇1 次水, 水量不宜太大。 这样可以缩小水温、气温和土温之间的温差, 有利于植株生长。炎热的中午最好不要给盆花浇水;
冬季浇水以中午前后较为适宜, 并最好用温水浇盆花; 春、秋季节的浇水, 在早晚或午时均可。
4,浇水要浇多少的量?
浇水的原则是“不干不浇、见干就浇、浇则浇透”。通常盆栽花卉的浇水量, 应根据所养花卉的生态习性以及花卉的生长状况、土质、气候等因素, 具体情况, 具体对待。
不同种类的花木对浇水的要求有所不同, 有的耐干, 有的喜湿。因此, 浇水量必须因花而异, 不可千篇一律。
对于海芋、水仙、水竹、万年青、龟背竹、虎耳草等湿生花卉, 养护时要多浇点水, 使盆土偏湿, 有利于此类花木的生长发育;
而对于米兰、白兰、山茶、扶桑、君子兰、一品红等花卉, 养护时, 浇水要干湿相间;
但是像仙人掌、宝石花、垂盆草、龙舌兰等仙人掌类及多肉的旱生花卉, 养护时, 盆土要偏干些, 过湿反而会使这类植物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