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国际种子行业概况及我国种业行业现状

国际种子行业概况及我国种业行业现状

随着我国种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种子行业相关的法律监管和法制建设也逐步完善,目前已出台了涵盖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鼓励自主创新、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种子行业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为种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

随着我国种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种子行业相关的法律监管和法制建设也逐步完善,目前已出台了涵盖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鼓励自主创新、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种子行业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为种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世纪初期以来,随着应用遗传学的发展和应用,农作物育种、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农作物基因改良步伐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产生并发展起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种子产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Kynetec数据显示,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3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4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6%。

当前世界种业公司已经朝着大型化和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实力雄厚的大型种业公司通过资本、科技、人才优势等占领全球市场,使得种子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少数几家大型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

育种研发是种业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跨国种子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研发、开发和创新能力,占领种业技术的制高点,实现了科研技术向育种成果的转化,在种子科技投资与成果回报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2)我国种子行业现状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种子行业有了较快发展,研发渠道和种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维护品种权人的权益,推动新品种的培育,创新技术逐步成为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当前,我国种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种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国家重视程度提高。

2000年《种子法》出台,我国种业发展进入市场化阶段,开始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随后国家陆续出台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在企业体制改革、自主研发、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品种审定、打击私繁滥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与支持。随后的十余年里,种业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日益完备、行政管理体系及部门协调机制逐步健全,为我国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育种制种提供了制度保障。

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强调规范化鼓励创新。2020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的问题,加强种子库的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好种业的翻身仗。2021年7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要保护好种质资源基础,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的建设。

2)种子企业资产与盈利规模增大

近年来,我国种子企业的总资产与净资产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底分别达到2,479.47亿元和1,478.72亿元,较2018年底分别增长406.75亿元和253.20亿元。

近年来,我国种子企业的盈利规模持续提升,2019年度全国种子企业共实现种子销售收入742.91亿元,销售净利润42.49亿元,较2018年分别增加50.93亿元和4.16亿元。

3)种业龙头规模扩张,行业集中度提高

为规范种子行业,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指导意见与规划,提高种业进入门槛,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截至2019年末,持有有效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数为6,393家,相较于2010年的8,700家减少了26.52%,种业龙头的产品成为市场主流,行业集中度提高。2013至2019年我国固定资产超过5亿的种子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种业龙头规模持续扩张。

图表:中国种子企业数量(家)


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

图表:中国资产过亿的种子企业数量(家)


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

3)自研能力提高,研发投入增长

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以来,我国种子行业进入市场化运作时期,种子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并通过自建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稳定合作关系、购买研发成果等方式提高种子品种的竞争力。2019年,种子企业的科研总投入为45.68亿元,占同期商品种子销售额的比例为7.98%。当年种子企业申请农业植物品种权4,012件,同比增加1,334件。

4)市场规模增长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种业发展支持政策,为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种子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作物选育水平、良种水平和供应能力显著提升。2011至2019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从990亿元增长至1,1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1%。

图表:我国种业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

2019年,我国蔬菜种子市场规模约为155亿元左右,约占我国种子市场规模的12.8%。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占世界蔬菜产量50.66%。2012年以来,我国蔬菜总产量每年平稳增长,平均增长率为2.54%,同期蔬菜种植面积的平均增长率为2.04%。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平稳增长,带动了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

图表:我国蔬菜产量


数据来源:wind

图表:我国蔬菜种植面积


数据来源:wind

近年来,种业支持政策频出,随着顶层设计落地,相关配套实施细则也将加速推出,种业振兴已经进入到逐步落实阶段。

扶持自主创新和“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指出,要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和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打造国家农作物良种生产基地,有效保障良种供应,全面提升良种化水平。国家鼓励种子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为种子企业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种子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优质种子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许可经营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引导各类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向大型企业聚集,提高产业聚集度和企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打造大型现代种子企业,逐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种子企业。此外,《“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加速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产业化,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育种创新平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加快农业植物新品种产业化和市场推广。

种子市场活力不断增强,“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际种业巨头纷纷进入我国市场,给国内种业的发展带来一定挑战。2018年我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取消小麦、玉米之外农作物种子生产的外资限制。近年来,我国大型种业企业加速整合海内外资源,并购优质标的,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隆平高科、荃银高科、农发种业等纷纷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设立种子公司,种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14年中粮集团12亿美元控股荷兰尼德拉,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国外优势种企的先河;2017年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并购先正达,创中国企业海外单笔收购金额最高纪录。2019年共有23家种子企业在国外投资成立公司,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投资所得总额在1.5亿元以上,是2018年的2.7倍,我国种子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隆平高科稳居世界种业第八强。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中信集团收购陶氏巴西玉米种子业务后,加快种质资源、育种人才、技术、产品及市场等方面的配置整合,蓄势待发。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400-086-5388咨询专项研究服务)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pay@chinairn.com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知识

种子行业概述及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及种业)花卉行业概况及发展前景
园艺业行业前景分析 全球与中国园艺业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版)
种子行业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花卉种子行业前景如何 花卉种子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22
生物育种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
中国种子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和市场容量分析
花卉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花卉行业现状调研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2024年)
花卉种子行业现状如何 花卉种子行业战略规划
花卉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花卉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

网址: 国际种子行业概况及我国种业行业现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3950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临河区籽仁行业发展路径
下一篇: 延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