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期" 总第!&( 期云" 南" 林" 业" 科" 技 C7% .
" " " " " " " " " " " " " " "
" #&&$ 年!# 月 234454 6789:;8< *=>94=9 54? 09=***@47A7B< !"#% #&&$"
试论花卉新品种的起源与形成途径!
宋希强! ,王" 芳# ,钟云芳# ,张玄兵$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北京园林学校,北京!&&&#!;$%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南" 儋州()!)$))
摘要:从现代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论述了花卉新品种起源和形成的主要途径,并详细介绍了培育和创造新品种
的方法。还讨论了常规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在培育和创造新品种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现阶段我国花卉育种应
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经济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形成途径;花卉;新品种起源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花卉品种是花卉生产的基础材料,优良的花卉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进化的基本要素是突变、基
品种是生产优质花卉产品的关键。我国商品花卉生因重组、隔离和选择。人工进化选择是进化论的基
产中使用的品种主要来自国外,花卉市场中见到的本观点,也是指导观赏植物育种、培育和创造新品
盆花、切花、球根花卉品种几乎都来自国外,缺乏种的重要理论基础[!]。
我国自己培育的新品种和新类型,品种问题已经成(!)与野生的原始类型相比,经人工选择后,
为限制我国花卉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使栽培品种或类型在遗传特性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深
近#& 年来,我国从其他国家引进大量的观赏刻变化。如花、叶等营养器官大型化,色泽、形状
植物品种,大大推动了我国花卉业的发展,丰富了多样化。人工繁殖取代自然播种后使植物的天然传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但随着花卉生产和消费种机制退化,改变了果实、种子随熟随落及发芽不
国际化的进一步扩大,在世界范围内花卉品种的保整齐的习性等。
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品种在我国的流行一(#)在进化原料方面,自然选择完全依赖自
方面体现了我国在商品花卉引种方面的巨大成就, 然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而人工选择则除了自然
同时对我国的花卉产业,尤其是加入/01 后,在变异外,还通过各种诱变手段来提高花卉的突变频
如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上,提出了率,按人类要求促成自然界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的
严峻而非常迫切的任务。基因重组,甚至还可通过生物技术导入外源目的基
本文从现代进化论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花卉新因,丰富其进化原料。
品种起源和形成的主要途径,并详细介绍了培育和($)人工进化超越空间距离,山岳、海洋、
创造新品种的具体方法。文章同时讨论了常规育种湖泊、沙漠等形成的隔离条件,和人为创造的各种
和现代分子育种在培育和创造新品种中的地位和作隔离环境,促成了花卉新品种的形成。
用,指出在现阶段我国花卉育种工作中,应将两者(.)人工进化选择由初期的无目的、无意识、
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既经济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计划选择发展到现在的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
选择。因科技进步而出现的先进选择方法使在短时
间内产
试论花卉新品种的起源与形成途径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现有的花卉育种的途径.doc
欧美花艺的起源与形成|爱与自由
试论花卉种类名称错乱问题
中国花文化起源与形成研究(一) ——人类关于花卉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花文化起源与形成研究一人类关于花卉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张启翔.pdf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
浅析我国花卉育种途径及研究进展
花儿的起源研究
《花卉的起源》课件.pptx
我国花卉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行业资料).doc
欧美花艺的起源与形成
网址: 试论花卉新品种的起源与形成途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1445.html
上一篇: 月季种类,大花月季品种 |
下一篇: 花的各部分在演化过程中,数目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