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立足工作职能,充分发挥科技服务部门的优势和作用,打好“造基地、强服务、育人才”组合拳,为我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金翅膀”,助推花卉产业提质增效。
No.1
建立示范基地,助力地方知名品牌建设
挖掘和发展兰花、百合、玫瑰花、绿化苗木、盆景等地方特色花卉品种资源,因地制宜引进花卉优新品种和智能、生态、绿色、高效的花卉管理模式,建立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产业智能化、集约化、高质化发展。
主要打造了 “四类基地”: 一是打造兰花基地。围绕“龙门兰花”品牌建设,在龙门县花卉龙头企业建立优新品种示范基地,引进墨兰、建兰以及桃花仙子、金童玉女、日出兰等杂交兰花优新品种,大力应用推广绿色防控、缓释肥施用、基质调配和科学分株、杀菌等技术;帮助企业制定地方国兰技术规程和出口型墨兰技术规程等,指导建设专供出口韩国的国兰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在惠城区、惠东县、博罗县等花卉种植企业,指导引进金钗石斛、报春石斛等14个石斛兰花新品种,针对蚜虫、疥壳虫、炭疽病等主要病虫害,推广黄板、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
二是打造鲜切花基地。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重点引进抗病性好、适应性佳的玫瑰和百合鲜切花品系,推动鲜切花种植向科技型产业转型。比如,指导帮助博罗长宁立志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红色系罗宾娜、黄色系黄天霸、白色系西伯利亚等百合鲜切花新品种,并经过筛选,选定伊沙贝拉等重瓣型红色系百合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其产品热销广州、佛山等市场。
三是打造花卉景观基地。结合农业公园和乡村旅游观光园建设,在博罗长宁、惠东白盆珠、惠阳永湖和秋长及仲恺幸福村等乡村旅游基地,引进龙船花、黄金叶、满天星、灰莉、台湾草、混色百日菊、金盏菊、叠翠花、波斯菊、向日葵、三色堇、非洲菊等一批花卉优新品种,推广缓释肥和绿色防控应用技术,打造花卉景观基地。
四是打造乡村花海基地。充分利用冬闲休耕田,引进阳光131油菜花、狮山菜薹和紫云英等品种、打造乡村花海基地。比如,在观音阁杨村村、麻陂洪湖村、横沥墨园村和龙门上东村、油田村等地营造百亩油菜花海,在仲恺陈江幸福村打造向日葵园,在博罗石滩村打造连片百亩金盏菊园,在惠东横江村打造连片格桑花海,在惠东白花东坑村打造百亩莲花,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休闲观光产业发展。
No.2
强化科技服务,推动成果转化
积极引进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团队到惠州,参与花卉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强化科技支撑服务。 一是深化省市院地对接合作。充分发挥省农科院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引进省农科院花卉科研团队到我市花卉生产企业进行对接服务,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内部科研机构。比如,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与广东绿湖园艺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农科所意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惠州市东江湾花卉研究院 ,为现代化温室生产大棚、花卉组培实验室和花卉超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近期将惠州各大园艺花卉企业纳入到广东省园艺产业联盟。 二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积极对接广东省农科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油料所、广州市花卉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引进兰花、玫瑰花等上百个花卉优新品种;在全省率先打造绿色防控与乡村美丽田园景观融合示范点6个,应用田埂推广种植格桑花、马鞭草等显花蜜源植物,引进黄板、防虫网、太阳能杀虫灯和应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手段,在诱杀害虫、保持天敌种群稳定的同时,打造了乡村美丽田园景观,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花园”“果园变公园”;从省农科院引进蝴蝶兰、国兰、石斛等优新品种,在博罗县横河镇上良村打造花卉科普馆、种质资源圃、芦苇荡等美丽景观,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三是强化技术跟进服务。加大农技信息服务力度,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信息网”“惠州农技信息期刊”“惠州农技气象短信发布平台”“惠州农技快讯”“惠州微农技”“惠州农技气象视频服务”等“六大”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品种选择、育苗、种植、修剪、水肥和病虫害管理等技术信息,在线解答技术问题。成立7个农业科技专家服务组,深入各县(区)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服务,加强花卉产业技术指导和疑难解答。
No.3
强化人才培育,提升专业素质
通过举办技术培训、产业交流观摩活动,提升农民科技素质,重点开设园艺、花卉、园林设计、盆景造型、插花艺术等专题讲座,培养花卉产业技术人才。 一方面,组织开展花卉专业技术培训班。举办园艺、花卉、园林设计、盆景造型、插花艺术等专题技术培训班5场,培训花农200多人次。在培训期间,邀请省农科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专家授课,有针对性提升农民科学种植和管护水平,培养农村产业技术人才。比如,在惠城区举办的苗木扦插和新品种推介技术培训班上,省农科院研究员孙映波、副研究员于波和李佐博士讲授了苗木扦插繁殖及其配套管理技术,详细介绍了山茶花、蝴蝶兰和朱顶红等花卉新品种,并结合国内外花卉产业现状对我市花卉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另一方面,组织产业科技人员参观学习先进地区做法和发展模式,开阔眼界,创新思路。积极组织花卉从业人员到广州、云浮、清远、韶关等地参观,学习花卉种苗培育、科学施肥和切花插花及农旅组合模式及花卉交易市场模式等。比如,2020年9月,组织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省农科院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及其基层工作站技术人员共29人,到清远市金坑兰花基地参观学习。
供稿:办公室 李亮
编辑:快客信息
审核:任新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打好科技“组合拳” 助推我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科技助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花卉集团鲜花港打好科技“组合拳”,助推花卉产业稳步发展
广州以科技创新引领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办好花博会 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载“点绿成金” 今朝“生态富民”
广州文旅高质量发展调研:新馆新址打造广州文化新地标 创作精品布局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昆明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花博会助力上海崇明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再添国字号“生态名片”,广州从化打出绿美生态建设“组合拳”
网址: 打好科技“组合拳” 助推我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1968.html
上一篇: 年宵花卉产业旺 |
下一篇: 北京绿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