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生物滞留池中6种植物的氮磷吸收动力学特征

生物滞留池中6种植物的氮磷吸收动力学特征

《净水技术》 2023年03期

作者本人免费下载 |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杨烨   董鹏   陆敏博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为了筛选出对氮、磷等营养物具有高效吸收性能的生物滞留池植物,通过营养物耗竭法研究了翠芦莉、美人蕉、黄菖蒲、再力花、鸢尾和雨久花6种常见植物对硝态氮(NO~-_3-N)、氨氮、溶解性总磷(TSP)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48 h水力停留时间内6种受试植物对NO~-_3-N的去除率在12.89%~53.58%,对氨氮的去除率在36.38%~88.25%,6种植物对氨氮亲和力和吸收效果高于NO~-_3-N;对TSP的亲和力和吸收效果较好,去除率最高可达80%。考虑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NO~-_3-N含量较高时,宜选用黄菖蒲,低、中浓度NO~-_3-N含量宜选用鸢尾;氨氮含量较低时,宜选用翠芦莉,中、高浓度氨氮含量宜选用黄菖蒲;低浓度TSP宜选用翠芦莉,中、高浓度TSP宜选用雨久花。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烨;董鹏;陆敏博;生物滞留池中6种植物的氮磷吸收动力学特征[J];净水技术;2023年03期 2 李银;夏先旭;曾凤;潘澜;谢腾芳;谭广文;鸢尾、翠芦莉和美人蕉对城市雨水污染的净化效果[J];热带农业科学;2020年06期 3 邱烜;黄秋莹;“一张蓝图”绘出乡村新气象[J];当代广西;2022年23期 4 赵强民;冯承婷;简向阳;翠芦莉Ruellia brittoniana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及应用[J];广东园林;2019年02期 5 杨梦琪;我是那朵晚开的花[J];教师博览;2022年08期 6 徐洪武;余德贵;周小玟;皖南地区15种雨水花园植物耐淹性比较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04期 7 陆晴;朱栗琼;宾思晨;吕佳峻;杨凤兰;2种生境下翠芦莉营养器官解剖比较[J];江西农业学报;2022年08期 8 王意成;翠芦莉[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5年10期 9 杨志恒;翠芦莉栽培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15年20期 10 陈惠陆;加快推进绿色生态水网建设[J];环境;201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细红;蔡伟;高芳銮;廖富荣;沈建国;台湾进境美人蕉上美人蕉黄斑驳病毒的检测与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许良政;侯雨文;刘惠娜;刁俊明;美人蕉用于室外水域的水面绿化造景研究初报[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时新中;程曦;“和合二仙”符号与现代黄梅剧《美人蕉》的主题[A];第二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4 王鑫姿;李丛丛;高亦珂;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与西伯利亚鸢尾(Siberian Irises)的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初报[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8[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静;AMF-美人蕉共生系统降解水中阿特拉津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吴文卫;模拟湿地系统中水生美人蕉(Canna generalis)净化农田退水硝态氮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艳勤;水生植物不同季节净化氮磷试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兴荣;前置库生态系统中河水水质的强化净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3 潘晓;深圳市下沉式绿地适应性草本植物的选择与研究[D];长江大学;2018年 4 杨晓华;仿美人蕉叶表面制备(超)疏水材料[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5 王乃玉;微囊藻毒素对水生植物黄菖蒲的影响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6 王凯;天津城市河道藻毒素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对黄菖蒲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7年 7 杨秀平;美人蕉、水芹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工艺设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科技学院;2020年 8 谭志琼;美人蕉对瘟病的抗性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1年 9 吴亮;水生美人蕉和萍蓬草对铜尾矿渗出液耐性机理及修复潜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 10 李旦;微塑料对人工湿地去污效能影响及植物胁迫效应的研究[D];东南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衡水市园林中心 孟少精 杨俊青 衡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李轩;冬储美人蕉的“土”方法[N];中国花卉报;2021年 2 本报记者 郭泽莉;美人蕉美而不娇应用广[N];中国花卉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宝来 本报通讯员 许佳佳;“美人蕉”种水上 臭河浜变清了[N];文汇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骆会欣;黄菖蒲水生家族“大当家”[N];中国花卉报;2010年 5 记者 徐莹波 实习生 唐文睿;长假秋意浓 游园赏花去[N];桂林日报;2020年 6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晏洁 张建玲 龚林埔 肖憶;花在家门口[N];攀枝花日报;2023年 7 衡水市园林管理局 郑世荣;美人蕉块根的冬季贮藏[N];河北科技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李宏 张国圣;“大美重庆”就在我们家门口[N];光明日报;2022年 9 通讯员  周炜 记者  张冬素;用美人蕉治理农村生活污水[N];浙江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骆会欣;水生地被逆势热销的背后[N];中国花卉报;2015年

相关知识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中土壤换填介质研究进展
经济型花卉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
生物有机肥对烤烟氮磷钾积累、吸收和含量的影响
水生植物对氮磷及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
植物修复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研究进展
10种水生植物的氮 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5种沉水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
沈阳生态所揭示氮沉降对植物群落养分特征的影响
菲律宾蛤仔对0#柴油和南海流花原油的生物富集动力学特征
水稻氮磷钾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网址: 生物滞留池中6种植物的氮磷吸收动力学特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2278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氮素营养在植物内的吸收代谢过程.
下一篇: 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