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花卉病毒病发病传染途径方式及防治方法
病毒病是指由病毒侵染植物而引起的一类病害。常见的花卉几乎都能被病毒侵染,如牡丹、月季、菊花、兰花、水仙、唐菖蒲、百合、大花美人蕉、大丽花、香石竹、仙客来、郁金香、仙人掌科植物、一串红、玫瑰、八仙花等都能被病毒侵染。一种病毒可侵染多种花卉,其中黄瓜花叶病毒( CMV)是为害最重的一种病毒。一种花卉可同时被几种病毒侵染。
(一)症状
病毒病的症状很容易辨认。常表现为植物矮化或萎缩,病株顶芽受抑制,侧芽大量萌发,枝条丛生,畸形生长。叶片、花朵、果实变色。叶片多表现深绿与浅绿镶嵌的花叶状,或病叶上有褪绿斑点,斑点较大,边缘不明显,分布不均匀。全株或部分器官表现为浅绿色或黄色,或表现为坏死斑、坏死条纹、褪绿斑、褪绿条纹等,或叶脉生长受抑制,叶肉仍然生长,叶片变皱,叶缘向上或向下卷。花瓣表现碎色,绿花。但很少有腐烂、萎蔫现象。先局部发病,或迟或早在全株上出现症状。不同的病毒在不同的寄主种类及品种上会有差异,有些病毒病会因溫度等变化而出现隐症。家庭花卉病毒病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二)传染途径及方式
病毒没有主动侵染寄主的能力,只能从机械的或传播介体所造成的伤口侵入,只要是微伤,活细胞就能被侵入。多数病毒在自然情况下靠介体传播,如蚜虫、叶蝉、土壤中的真菌、线虫,无性繁殖材料等。
1.汁液传染 花叶型病毒病可通过汁液传染。有些病毒病可以通过病株、健壮植株的枝叶间相互摩擦或人为接触摩擦发生传染,如移苗、整枝、日常管理、切取无性繁殖材料等,使手指或工具沾染有病毒的汁液而传播给无病植株。
2。昆虫传染 尤其以蚜虫、叶蝉传染最重,其次为土壤线虫及真菌。
3.无性繁殖材料传染 由于病毒病为全株性侵染,一旦感染病毒,寄主植物的各个部位一般都带有病毒。如插穗、接穗、块茎、球茎、鳞茎、块根、走茎等都可以传播病毒病。
4.其他 土壤中带病毒的有机物传播。种子中的胚及花粉常常会带有病毒,因而通过播种及花粉能传播病毒。菟丝子与多株寄主植物的维管束连在一起,传播病毒也非常容易。
(三)防治方法
采用以预防为主的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较好效果,首先是切断传播途径。
1。农业防治 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用各种方法消灭蚜虫、叶蝉、螨类、线虫等,将传毒昆虫消灭在传播之前。选留无病毒种子,用无毒的材料进行无性繁殖或进行茎尖脱毒。铲除杂草寄主。在进行摘心、剥芽、扦插等操作时,工具应经常消毒,尽量避免通过手指及工具传播病毒。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热处理法去除病毒,如一般种子可用50一 55℃温水浸泡10~15分钟,比较耐高温的种子在恒温设备里处理。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气,合理施肥与浇水,促进花卉生长健壮,可减轻病毒病的为害。
2.药剂防治 必要时喷洒3. 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或7. 5%克毒灵水剂 500倍液、或10%病毒王水剂 5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双呱·胶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