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组培苗高效嫁接技术
2021-12-21 19:29·青钱柳
花生组培苗高效嫁接技术
张豆豆
近年来,花生远缘杂交技术不断发展,应用在抗病耐逆新品种选育过程中,使栽培种和抗病耐逆性状优良的野生种进行杂交。但远缘杂交常出现杂种培育失败、杂交不亲等情况,且因部分材料根系较弱,造成花生组培苗移栽期间成活率低,而且移栽后整体长势不佳。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花生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总结一种高效的花生组培苗嫁接技术。
1 材料
选择‘豫花 0215’(黑花生)为陆木材料,接穗材料包括栽培种(‘远杂 9307’‘豫花 22’)、野生种(A. macedoi、A. correntina)、双二倍体(Am-L)。
2 方法
2.1 准备嫁接砧木
选择籽粒饱满且成熟的‘豫花 0215’种子,浸泡 12 h 以催芽。种子露白后,在营养钵(包含高压灭菌蛭石)内播种,随即浇透水,在 27℃温度环境下设置 2 种条件,一种是给予 14 h/d 的光照,另一种是全黑暗环境,分别培养实生苗作砧木。7 d 后,在下胚轴部位进行嫁接。
2.2 准备无菌组培苗接穗
将野生种、栽培种以及双二倍体相应组培苗作为接穗,当组培苗长至 2 cm 时嫁接 。
2.3 确定嫁接部位与嫁接方法
本研究中,嫁接部位选择花生下胚轴,选择劈接法嫁接。作为砧木的花生幼苗,将其子叶及上方部位切掉,纵向切下胚轴中部形成切口,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砧木,切口深度保持在 0.8~1 cm;在光照条件下培养的砧木,切口深度保持在 0.5 cm。在接穗下端削“V”形伤口,注意和砧木切口相对应,伤口两斜面保持 0.5~1 cm 的长度,平整度良好 。在砧木切口插入接穗下端,用封口膜紧密缠绕嫁接苗接口,保证接穗和砧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促进伤口愈合。将嫁接苗放置在室内,防止阳光直射,在上方盖塑料薄膜。约 7 d 后有新叶长出,将薄膜去除,14 d 后观察并记录嫁接成活率。
2.4 驯化移栽嫁接苗
选择长势优良的嫁接苗,于傍晚或阴天移栽至大田中,随即浇透水,并在上方覆盖遮阳网。约 21 d 后可将遮阳网撤除,恢复正常的植株生长环境,移栽成活率超过 93% 。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花生砧木培养条件对组培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本研究对砧木材料设置了 2 种培养条件,分别是光照和黑暗。砧木材料在光照条件下培养,7 d 之后整体植株相对较矮,且下胚轴长度较小;砧木材料在黑暗条件下培养,7 d 后整体植株比较高,且下胚轴长度超过 6 cm。在 2 种长度不同的下胚轴上嫁接组培苗,7 d 之后嫁接苗均有新叶长出。观察嫁接结果,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砧木保持较高嫁接成活率,整体成活率超过 96%,其中栽培种组培苗的嫁接成活率达到了 100%。在光照条件下培养的砧木整体嫁接成活率相对较低,2 组样本的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分析原因,是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砧木,其下胚轴长度较大,方便嫁接操作;在光照条件下培养砧木,其下胚轴过短,基本上都埋于土中,嫁接操作中很难将接穗和砧木紧密地缠在一起,且接穗和砧木又保持着较小接触面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嫁接效率和嫁接成活率。综合分析,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砧木对提升嫁接成活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同时嫁接效率也显著提高。
3.2 不同品种接穗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将野生种、栽培种、双二倍体相应组培苗分别作为嫁接接穗,可发现 3 个组培苗均保持较高嫁接成活率,在 2 种砧木上所表现出的嫁接成活率均值都超过了 95%,且‘豫花 22’在所有砧木中都达到了 100% 的嫁接成活率。同时,3 个栽培组在黑暗条件下所培养砧木中均实现了 100%的嫁接成活率。相比之下,双二倍体和野生种 2种接穗材料所呈现的嫁接成活率相对偏低,其在2 种条件下培养的砧木上表现出的嫁接成活率均值约为 92.8%。在光照条件下培养的砧木中,只有 A.macedoi 保持着相对良好的嫁接成活率,约为 91.3%,Am-L 和 A.correntina 的嫁接成活率则较低,分别是85.6%、88.5%。另外,双二倍体组培苗中 Am-L 生长异常,整体组培苗均较小、较弱,对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大。
3.3 嫁接苗的结实情况
嫁接植株在移栽至田间之后,均保持正常生长状态,且都正常开花,其中栽培种的嫁接苗均表现出正常结实状态,结实量未显著受到砧木培养条件影响,同时 A.macedoi 也保持正常结实状态。
4 结论与讨论
以往的花生嫁接过程中,多会选择上胚轴作为嫁接部位,嫁接成活之后向田间移栽,要反复除去砧木侧枝,耗费大量物力与人力,且砧木会结实,对接穗正常生长以及结实量产生影响。本研究选择下胚轴为嫁接部位,移栽生长中砧木未出现侧芽侧枝情况,接穗整体生长旺盛,并且砧木没有出现结实情况。同时,设置黑暗条件培养砧木,砧木下胚轴生长较高,长度超过6 cm,便于嫁接操作,可促进嫁接效率与嫁接成活率提升。该嫁接技术比较简单,易于把握,稳定性好,适合应用在转基因植株、双二倍体、花生野生种材料等组培苗嫁接环节,不仅苗木成活率高,后期长势也良好,整体生长周期明显缩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花生组培苗高效嫁接技术
红掌组培苗优质高效繁殖技术的研究
2023第十三期全国植物扦插组培与嫁接技术实践培训班(4月北京)
花生嫁接方法
广西香蕉试管袋苗、广西南宁兴旺香蕉组培苗公司、金粉一号组培苗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
金钗石斛组培苗移栽技术 – 根盆网
香蕉苗组培培养的过程
兰花组培苗的养护
2017第十期植物扦插快速繁殖与植物组培技术培训班
网址: 花生组培苗高效嫁接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3810.html
上一篇: #技术# 十三种苗木嫁接方法大全 |
下一篇: 嫁接苗、实生苗、扦插苗,谁更胜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