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872 KB)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准确中文表述问题
昌增益*On the Precise Chinese Expression of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Terms
CHANG Zeng-Yi*Author information+
文章历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名词大多属外来语(主要来自英文),怎么将这些名词恰到好处地翻译成中文是一件难事。有些名词翻译得非常到位(如“基因”),但也有一些名词的中文翻译不太理想,甚至容易产生歧义(如“蛋白质”)。美妙的翻译依赖我们对其词源和词意的深刻理解。 本期《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发表的卜友泉教授撰写的《酶和核酶的词源学研究及现实意义》一文,既总结了我们对酶这类生命物质的认识过程,也对“enzyme”和“ribozyme”这两个英文单词的词源学进行了探究。他全面地总结了自18世纪以来人们对生物催化剂的曲折认识过程。尽管日本学者将 “enzyme”翻译成了 “酵素”( 似乎是根据这类生物催化剂的早期英文称呼“ferment”翻译而来),并沿用至今。台湾也一直沿用日本的这种翻译。但我国学者根据这类生物催化剂的后期英文名称“enzyme”,而将其翻译为“酶”。与“酵素”这一名称相比,我认为“酶”这一名称就精妙多了,无论从语境还是语意都是准确的。 但是“ribozyme”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新的英文词汇。怎么翻译是个挑战。早期我国有学者建议创造一个中文字来翻译ribozyme。正如卜教授文中所言,尽管我们对核酸类酶的认识远晚于我们对蛋白质类酶的认识,但它们的特征都与最初对“酶”的定义相符。显然,创造另外一个中文字来翻译ribozyme是不合适的。目前ribozyme被翻译为“核酶”,尽管其中有“酶”字是合理的,但我觉得称其为“核酶”也并非理想。也许称其为“核酸酶”意思会更清楚一点,但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反映这类催化剂都是核糖核酸类物质,而非脱氧核糖核酸类物质。不知道日本是怎么翻译ribozyme的。 类似地,日本人将protein这类物质翻译成了“蛋白质”,也是根据更为古老的“albuminous substance”,意译而来,但不是很理想,没有反映protein这一词的真正含意(即“最重要的,首要的”),而且在社会公众中容易引起误导。非常遗憾的是,中国科学家未能像将“enzyme”翻译为“酶”一样,将protein进行一番类似的精妙翻译(如将其翻译成“普丁”什么的)。当然我们也还有其它一些生物化学名词的中文翻译不是很理想,如将“molecular chaperone”翻译成“分子伴侣”(台湾将其翻译为“分子伴护蛋白”就准确多了)。所以将英文名词准确翻译不是一件易事。不知新一届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委员会是否可以对这些翻译不妥的名词进行一番修订。 当然,目前国际上对成千上万种蛋白质的英文命名本身就相当混乱。翻译成中文就更是挑战了。也许IUBMB的命名委员会需要专门组织一个专家组讨论蛋白质的命名问题。
昌增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准确中文表述问题 [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0, 36(4): 474-474 https://doi.org/10.13865/j.cnki.cjbmb.2020.03.Zeng
CHANG Zeng-Yi.On the Precise Chinese Expression of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Terms [J].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20, 36(4): 474-474 https://doi.org/10.13865/j.cnki.cjbmb.2020.03.Zeng
PDF(872 KB)
相关知识
植物分子生物学“圣经”——《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pptx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职研究生报名及考试时间2024
山东农业大学花儿烂漫—记生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的女教师
【包医喜讯】我校教师在第三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课”公开赛中获得二等奖
《土壤与作物》期刊编辑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五版)
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
网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准确中文表述问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40271.html
上一篇: antirrhinum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 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