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关于《北京市主要水源地上游重金属潜在污染点源风险调查与防控研究》的办理意见

关于《北京市主要水源地上游重金属潜在污染点源风险调查与防控研究》的办理意见

来信内容:

    提出《北京市主要水源地上游重金属潜在污染点源风险调查与防控研究》建议。

办理情况: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北京市历来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十二五”以来,我市一方面持续推进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和划定,水源保护区工作不断得到规范,水源地水质整体情况良好,未发生水源地环境污染事件;另一方面坚持贯彻《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不断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力度,重金属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各项监测指标稳定达标,确保了全市的环境安全。

   (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采取综合有力措施,不断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了饮用水源安全。一是定期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组织开展了全市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污染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全面排查各类废水排放单位,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二是积极支持张家口、承德地区水环境保护工作,对保障密云水库上游来水水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评估工作,按时完成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情况中期评估。四是组织开展了我市各区县辖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五是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严格执行《北京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北京市城市水源系统突发事件预案》,建立了饮用水水源应急保障体系。六是按照环境保护部等4部委《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要求,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地下水污染防控行动方案》。七是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重点,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开展小型水库除险消隐、小流域防洪设施水毁修复等工作,有效地保护了水源地水质。

   (二)重金属污染防治

    我市以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为契机,以保障首都环境安全为目标,通过组织重金属排放企业开展深度治理、技术改造、清洁生产以及推进城市功能疏解、淘汰涉重金属落后产能、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加密监测频次、强化应急演练等各项综合防治措施,不断强化重金属排放企业监管力度及总量减排,同时严格把关,切实提高涉重金属行业准入门槛,重金属排放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减少,排放总量持续下降,重金属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数据,近年来,我市密云水库五项重金属监测值远低于标准限值或未检出,饮用水水源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浓度保持稳定达标。古北口、大沙地、沿河城、谷家营、榆林庄、张坊、东店、密云水库8个地表水国控出境断面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监测数值低于标准限值或未检出,达到了相应功能水体水质要求。

    二、下一步工作

   (一)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环境安全

    一是重要水源保护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地下水防护性能较差区等重点区域逐步有序退出小麦等高耗水农作物种植;全市禁止在水源保护区新建水产养殖场并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

    二是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各级政府及供水单位定期监测和评估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安全状况,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完善饮用水水源评估制度,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建立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清单,并依法清理违法建筑和排污口。

    三是防治地下水污染。开展地下水污染专项调查和污染溯源,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对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逐步开展修复试点。

    四是建立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区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适时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估。监测发现土壤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饮用水质量时,及时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立即采取防控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二)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

    以贯彻落实《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契机,以保障人居环境和饮用水水质安全为重点,不断深化重金属污染防治:

    一是加强涉重金属企业的排查、核实以及排放量的核算,完善全市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清单,并通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监测,逐步摸清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二是强化重金属污染全过程控制及总量减排,按照减量置换原则,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涉重金属项目。落实《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淘汰退出电镀等重金属污染行业和工艺;同时继续加强含重金属的废水和废气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排放浓度,努力削减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存量。

    三是严控工矿污染。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本市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并加强环境状况监测、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

   (三)加强科技支撑,开展技术研发

     一是推广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水生态修复等技术,围绕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加快研发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地下水污染修复等技术,加强水生态保护、水环境监控预警、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二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开展土壤中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的监测和评价方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等科学研究。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类科研项目支持力度,推进土壤污染调查监测、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等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

   (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

    通过制定水源保护和土壤环保材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相关环保知识,解读法律法规政策,切实增强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函、电子邮件等途径,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重金属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查证属实的,可给予举报人奖励。市、区环保部门将根据需要聘请社会监督员,协助监督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对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开展调查评估,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对于来信中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我们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关注与研究,并及时与水务、国土等有关部门沟通,共同推进首都水源地保护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相关知识

关于《北京市主要水源地上游重金属潜在污染点源风险调查与防控研究》的办理意见
土壤改良与污染防控技术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挑战与对策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我国金银花主产区花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4种园林植物修复河道疏浚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试验研究
污染土壤防治
南开大学研究发现花朵能修复被石油污染土壤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
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网址: 关于《北京市主要水源地上游重金属潜在污染点源风险调查与防控研究》的办理意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451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豫环攻坚办〔2021〕21号河南
下一篇: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固体废物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