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宁夏经济林种类和分布

宁夏经济林种类和分布

【摘要】:从气候条件看,除南部海拔较高、气温偏低地区限制了一些北方落叶经济林树种的分布外,北部地区对多数北方落叶经济林树种都是适宜的。宁夏中北部地区的光热资源条件对发展经济林生产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下,水分即成为制约经济林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对于经济林树木种类,宁夏学者曾进行过考察和研究。

第四节 宁夏经济林种类和分布

一、宁夏自然地理特点

(一)地貌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甘肃、陕西三省区毗邻。地理位置东经104°17′~107°39′,北纬35°14′~39°23′。全境地形地貌差异明显,由于从南向北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南北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呈南寒北暖、南湿北干等特点。黄河从中卫市入境,石嘴山市头道坎北的麻黄沟出境,流经11个市县,长399公里。宁夏南北长约456公里,东西宽250公里,面积5.18万平方公里。宁夏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

地貌复杂多样,南部和中部为黄土丘陵山地,沟壑纵横,塬、梁、峁、涧之间交错分布,水土流失严重。西北部为黄河中上游的前套平原,面积约154.33万公顷,海拔在1090~1300米之间,地势平缓,局部排水不畅。主要山脉有北部西侧的贺兰山,海拔3500米,为引黄灌区的天然屏障;南部有六盘山、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形成阴湿、半阴湿山区和干旱山区;中部有罗山和牛首山。

(二)气候

宁夏位居内陆,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受地理、地形、植被影响较大。其基本特征是雨雪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度在1.4~4.5之间,南湿北干;日照长,年日照时数2200~3200小时,南短北长;年均气温5.0℃~9.2℃,呈北高南低分布;年均气温日较差>10℃;降水量由南向北迅速递减,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00~200毫米,南多北少;全区各地实测蒸发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干燥度由南向北递增。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北部170天,有效积温3200℃~3360℃;南部130~140天,有效积温1900℃~2400℃。无霜期最长193天,最短81天,平均112~159天,南短北长;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从气候条件看,除南部海拔较高、气温偏低地区限制了一些北方落叶经济林树种的分布外,北部地区对多数北方落叶经济林树种都是适宜的(表2-1)。

表2-1 宁夏主栽经济林树种生态适宜区区划指标

资料来源:中央气象局,全国农业气候资料集和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整理

宁夏中北部地区的光热资源条件对发展经济林生产有其独特的优势。年均温度8.0℃~9.2℃,4~10月≥10℃有效积温3200℃~3360℃,太阳辐射热146~149千卡/cm2,年均日照3000小时左右,日照率达70%,昼夜温差大,皆属苹果、梨、桃、杏、李、枣、枸杞等经济树种要求适宜的环境条件,并有利于果实着色和糖分的积累。

在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下,水分即成为制约经济林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宁夏中北部地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干旱少雨,风多沙大,年降雨量仅200毫米左右,且70%集中于7、8、9月,在4~6月的主要生长前期雨少干旱,干燥度在4以上。因此,除耐旱的杏、沙枣、酸枣、文冠果和野生树种外,栽培的经济树种都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引黄、杨黄)地区,面积4.487万公顷,占经济林总面积的53.74%。

西海固温带半湿润区,海拔1500~2000米,以黄土丘陵为主,降雨量300~500毫米,多数地区400毫米以上,≥10℃积温1700℃~2500℃。虽有霜冻及干旱等不利因子,但从雨、热条件看,适于发展海棠、槟子、楸子、花红、梨、杏、枣、核桃、花椒、沙棘等树种(表2-2)。

表2-2 宁夏主要地区气候特征

北部地区和新开发灌区降雨量虽少,但有黄河灌溉之利。黄河过境年均径流量325亿立方米,灌区现有大干渠14条、支干渠9条、扬水干渠5条;年引水量70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0万公顷。

由于地势从南向北阶梯性下降,气温和蒸发量递增,降水量递减。随着水热条件的变化,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分别呈现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流水侵蚀地貌→干燥剥蚀地貌,过渡带→少水带→干涸带;干旱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黑垆土→灰钙土等有规律的经向分布。

(三)土壤

土壤是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基础,树木从土壤中不断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土壤的温度、空气、酸碱度以及微生物等对经济林影响很大。不同土壤由不同的土粒组分构成,形成不同的保水、通气和肥力状况。沙土透气性好,根系容易从中获得必要的氧气,也易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但持水力差,易使根系缺水,不利于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也容易流失;黏土持水力强,土温变幅小,较肥沃,但透气性差,特别是雨涝时,根系呼吸受抑制,活动终止,甚至腐烂死亡;壤土,既有一定的通透性,又有较强的保水力,是各种经济林的理想土壤。土壤的深浅对不同经济林的生长也有明显的生态效应。根系深,地上部相应高大;反之,树冠矮小。土壤肥力,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易于吸收的无机盐类,是土壤肥力的主要内容。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被认为是经济林稳产优质的必需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不仅肥力高,而且物理性状好,各种土壤环境因子稳定。土壤中无机营养元素主要是磷、钾、钙、镁、铁、锰、硼、锌等。土壤中有害盐主要是碳酸钠和硫酸盐。

宁夏土壤包括地带性土壤、山地土壤、水成盐成土壤及耕种熟化土壤四大系列,南部以黑垆土为主,北部以灰钙土为主。一般土层深厚,但土壤有机质低,氮、磷含量较少。

二、宁夏经济林树种种类

对于经济林树木种类,宁夏学者曾进行过考察和研究。据文献资料记载,宁夏现有的经济林树种126种(含17变种3变型),隶属于20科36属,其中乔木类27种,灌木类86种,木质藤本类9种,多年生草本4种,约占中国野生经济树木73科173属1157种(变种、变型)相应的百分比分别为27.4%、20.8%、10.9%。在宁夏的经济林树木资源中原有的温带树种有秋子梨、杜梨、豆梨、酸梨、楸子、花红(沙果)、槟子、红海棠、花叶海棠、甘肃海棠、中国苹果(绵苹果)、山桃、桃、李、鄂李、杏、山杏、梅、毛山楂、虎榛子、乌头叶蛇葡萄、四萼猕猴桃、山胡桃、核桃、沙棘、沙枣、花椒、文冠果、峨眉蔷薇、桑、杞柳、紫穗槐等。

三、宁夏经济林树种分布状况

近年来宁夏经济林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开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指导理想,结合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按照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了树种、品种结构,突出了地方特色。截至2005年底全区经济林面积达15.5916万公顷,总产量60万吨,总产值24亿元,占自治区农业总产值的15%。其中南部山区8县经济林面积7.083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近50%。按树种分布:银南苹果面积2.187万公顷;银北梨面积0.24万公顷;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面积0.9333万分顷;黄灌区(盐池、灵武、利通区、中宁、中卫、红寺堡、同心等市县)红枣面积为2.8667万公顷;中宁、原州区、红寺堡、中卫、同心、银川以北为枸杞主产区,面积2.5333万公顷;宁南山区以山杏、仁用杏、山桃、花椒、核桃为主产区,面积达3.8667万公顷。

相关知识

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经济林新品种新技术介绍
宁夏农螨种类及防治建议
四季杜鹃的产地,除新疆和宁夏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宁夏罗山拟步甲物种多样性及分布特点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宁夏花卉种植基地名录
经济林研究所
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 科技园地 中国杜鹃花的分布
中国杜鹃花的分布
我国哪里的桃子好吃,桃子的产地分布及桃子之乡

网址: 宁夏经济林种类和分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458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海棠树品种、海棠花的种类等资料
下一篇: 申请林木品种审定的条件、程序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