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农民增收,切实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是磁县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蒲公英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它的鲜叶可以直接食用,晒干后它的根茎和叶子可以制作成中药材、茶叶等,因此蒲公英又有“药草皇后”的美誉。可是谁能够想到,这个在农村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在磁县蒲公英小镇八里冢村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致富花”,也成为了磁县大地一个新兴的富民产业。
农业发展新模式产业发展新道路
磁县在农业发展中着力扶持发展科技型、品牌化特色农业种植项目,在八里冢村建设了220亩的蒲公英温室栽培核心区,采用“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全县蒲公英种植3200余亩,年产值4260万元。
磁县相关单位起草编制了蒲公英标准化种植操作规范,引进国内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设备,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冷藏室、质检化验室等,先后开发了蒲公英叶茶、根茶、提取物、速溶茶、缓释茶、固体饮料、脱水蒲公英、冷冻蒲公英、烘焙食品、去火片、利咽片、压片糖果、口服液、果露酒、蒲公英挂面等系列产品,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基地先后被授予“磁县蒲公英产业扶贫基地”、“邯郸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河北省科技新型研发机构”、“河北省一县一业一基地一团队蒲公英科技示范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充分发挥“融媒+”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磁县蒲公英种植起始于2001年,已发展近23个年头,磁县融媒体中充分发挥“融媒+”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小小蒲公英登上央媒大舞台,中央、省、市媒体以《百变蒲公英》《河北磁县:蒲公英花开促增收》《邯郸磁县:“百变”蒲公英 致富产业兴》《百姓看联播|在这儿,蒲公英可不是“吹”的》等为题,多次专题报道磁县蒲公英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同时吸引了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种植户,前来参观学习基地种植发展模式,目前,磁县蒲公英产业已辐射带动国内合作种植1.2万亩,年产值9600余万元,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大转变。
以农业科技为支撑 以商品生产为主导
近年来,磁县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商品生产为主导,以蒲公英加工为延伸,推进蒲公英产业有机化、功能化、观光化,成立“蒲公英标准化种植及产品精深加工研发中心”,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重点围绕茶饮、食用、药用、保健、化工、衍生品、快消品等方面进行研发。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蒲公英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将磁县打造成全国知名的蒲公英产业强县。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全国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持续优化企业服务,源源不断汇聚更多、企业、资本、人才,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通过发展蒲公英种植产业,磁县实现了农业产业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经济效益由微薄到丰厚的显著提升。采用科技支撑、商品生产主导的模式,磁县建设了蒲公英种植核心区,并通过多方合作,推动了蒲公英产业的发展。该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还吸引了国内外种植户前来学习,形成了产业辐射效应。通过有机化、功能化、观光化的发展路径,磁县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的蒲公英产业强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关知识
播种药草皇后 开出致富之花 | 第三届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江西省乡村振兴局 图片新闻 黑木耳种植助仙女湖区后元村开出致富花
温室大棚开出“致富花”
走近2021文化科技融交会 看江苏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之花绽放
西华县西华营镇:千亩玫瑰开出“致富花”
广西金秀:一棵树上开出数朵“产业花”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助力鹤壁樱花节
河北邢台南和区:“芬芳产业”开出致富花
乡村振兴路 盛开“致富花”
文旅部: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 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
网址: 播种药草皇后 开出致富之花 | 第三届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459.html
上一篇: 兰花文化产业园落户资兴  |
下一篇: 晋福文化艺术馆:南安传统工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