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晚香玉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初探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4年03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天津晚香玉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初探
陈德芬,赵国防,徐贵君,刘慧芹,刘峄 开通知网号
【摘要】:对实验室内盆栽晚香玉(PolianthestuberosaL.)叶部害虫进行调查和防治,并对温室内地栽晚香玉花序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确定害虫的种类有:为害叶部的害虫为二斑叶螨(TeytanychusurticaeKotch)及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为害花序部的害虫为花蓟马(Fran kliniellaintonsaTrybom)、黄胸蓟马(ThripshawaiiensisMorgan)和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ner)。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晚香玉的害虫种类较多,二斑叶螨及蓟马为害较大,二斑叶螨发生的虫口密度为76.43~86.53头 盆。蓟马发生的虫花率为78.45%,花斑率为73.68%,严重影响了晚香玉正常的生长及鲜切花生产的质量和数量。防治试验应用了清源保和乐斯苯两种药剂。结果表明:两种药剂的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清源保600倍液防治效果达96.32%~100.00%,乐斯苯1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5.51%。清源保600倍液防治二斑叶螨既经济,又有效,是一种有效的环保型药剂。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芬,赵国防,徐贵君,刘慧芹,刘峄天津晚香玉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初探[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庄寿红;庄寿红[J];艺术沙龙;2015年01期 3 刘慧芹;王俊学;陈德芬;赵国防;晚香玉切花评价标准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8年12期 4 金建良;晚香玉的栽培技术[J];云南林业;2008年02期 5 金建良;郑建勇;晚香玉的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7年08期 6 高尚士;晚香玉的栽培[J];现代园林;2006年05期 7 赵国防晚香玉品种简介[J];天津农林科技;2004年02期 8 赵国防介绍几个晚香玉品种[J];北京农业;2004年10期 9 韩凤阳 ,胡华东晚香玉及其繁殖栽培管护[J];中国农业信息;2004年11期 10 徐成文晚香玉的栽培[J];江西园艺;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林;郑红英;陈炯;陈剑平;张巧艳;中国晚香玉上的一个马铃薯Y病毒属新成员[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涂晓嵘;涂晓赟;黄林;高勇生;涂国全;梅岭霉素对二斑叶螨和昆虫的杀虫活性研究[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3 刘育俭;王艳;李连红;北京地区白车轴草刺吸类害虫的调查与治理[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4 高莹;刘大军;王山林;沈阳地区土壤害虫发生与治理[A];2004年辽宁农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何永娟;贾冰红;吕佳乐;王恩东;徐学农;二斑叶螨营养需求及人工饲料配制[A];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王恩东;徐学农;雷仲仁;王静;吴圣勇;高玉林;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及与挂放诱虫板结合对大棚黄瓜上西方花蓟马种群的控制作用[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戈峰;21世纪害虫管理研究与发展的一些思考[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孙晓会;徐学农;王恩东;东亚小花蝽对西方花蓟马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选择性[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潘永;代伐;郭党;谢贞;牡丹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A];华中昆虫研究(第一卷)[C];2002年 10 王曰营;侯有明;农药胁迫下植物诱导害虫再猖獗的可能机制[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翔;基于机器视觉的害虫识别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龚光明;中国古代害虫观念与防治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昇;清代害虫观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4 李瑞;小目标害虫图像自动识别与计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 5 吴沂霞;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取食介导下豇豆防御反应的嗅觉感受机制[D];西南大学;2023年 6 韩瑞珍;基于机器视觉的农田害虫快速检测与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滨红;晚香玉病毒病原鉴定及脱毒苗培养·增殖技术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姚强;二斑叶螨对三种重要杀螨剂的抗性选育及抗性风险评估[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龚舒;月季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生态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徐丹丹;二斑叶螨抗药性监测及靶标基因突变频率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5 何永娟;二斑叶螨营养需求及人工饲料配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6 孙晓会;东亚小花蝽对西方花蓟马与二斑叶螨的捕食及其繁殖的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7 马凯悦;花生种植模式和品种对花蓟马发生的影响和药剂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8 张玲;新疆苜蓿田蓟马种类、发生规律与温度对花蓟马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家宁;长春市访花蓟马物种多样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0 付步礼;香蕉花蓟马的抗药性监测及其生化机理初步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岳华;晚香玉[N];中国花卉报;2010年 2 本报通讯员 李广联;臧健公司反季晚香玉市场独占鳌头[N];中国花卉报;2005年 3 艾美丽;罗马伞松遭害虫入侵[N];环球时报;2023年 4 本报记者 高志民;害虫绿色防控研发获突破[N];人民政协报;2024年 5 记者 江瑜;暴雨洗刷 意外除掉大批树木害虫[N];南京日报;2007年 6 徐锐;种植“哨兵树”预警外来害虫[N];中国科学报;2020年 7 ;布下“天罗地网” 让害虫无处可逃[N];农业科技报;2021年 8 记者 应磊 通讯员 刘波 沈子琳;宁波“水稻医生”滴汗查害虫[N];浙江日报;2019年 9 赵熙熙;真菌害虫每年7公里挺进两极[N];中国科学报;2013年 10 记者 刘昊欣;我市全面展开玉米害虫防控[N];榆林日报;2021年
相关知识
天津晚香玉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初探
几种温室花卉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
园林花卉常见虫害的综合防治
国槐行道树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关于园林植物虫害监测与防治体系建立的初步思考
园林植保︱春季蚜虫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秋季花卉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昆虫学与昆虫害防治.pptx
智慧虫情监测预防虫害发生
花卉虫害防治
网址: 天津晚香玉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初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