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木文化琐谈161:严防外来生物入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花木文化琐谈161:严防外来生物入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前面写过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南京的话题,现再写一篇生物入侵的琐谈来“烫馊饭”,重提筑牢生态屏障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差不多20年前,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代表的外来物种,大批进入我国各地。“一枝黄花”独立植株一年可产生两万多粒种子,种子通过风传播扩散,地下根茎也可传播,短时间快速成片聚集,抢占其他植物生长空间,堪称“隐性杀手”,所到之处,周遭植物相继枯萎、死亡。这需要我们积极应对,立即整治,必须采取“斩草除根”的雷霆手段,切断蔓延传播链条,割除花枝,挖除宿根,集中销毁,分组分片,发现一株,清理一株,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不久前,笔者朋友圈一位老报人再次“发圈”吹哨:警惕一枝黄花!这让我们感觉到外来生物入侵的危机,敲响了外来生物安全的警钟。作为花木文化研究者,警惕“一枝黄花”的命题也是花木文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甚至是一种使命责任与担当。



本来,地球上由于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源、温度差异、环境差别,按照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形成不同地域不同基因的不同物种,丝毫是不稀奇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地壳变动、台风变化、乃至动物迁徙,地球上的生物互相走动、移动乃至变异,然后适应另一个环境,这不但是可能的,也是被历史实践所证实了的,有的是有益的,必须的。从整个地球发展运动历史来说,这当然是属于正常的物候现象,丝毫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无为而治还是积极作为,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固然,生物的交流变动放在大的历史来看,当然是属于正常现象。但是,放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国家地域,这种生物的无序移动,或者人为、刻意的怀着某种意图的移动,就要考虑其目的性、合理性,以及生物到新环境的适应性,尤其要考虑到新生物的“入侵”,是不是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呢?新的物种到来,会不会对现有物种造成冲击、损害,乃至毁灭性的打击呢?这是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不可不考虑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某地域的生态环境是相对的和谐世界,各种动物、植物在这个小天地里、小王国里自由自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王国。

大概是小学吧,人教版的语文课本里这么一篇文章,说一个地方因为蛇容易伤人,就发动大家灭蛇,当蛇几乎销声匿迹之时,一个怪现象出现了:当地闹起了灾荒,饿死了许多人,比每年被蛇咬伤的人还要多几倍。甚至还闹起了瘟疫,鼠疫。后来人们在查找原因时发现,田地里的苞米几乎颗粒无收,被田鼠吃了。田鼠因为没有了蛇这个天敌,大量繁殖,繁殖了的大量田鼠大肆吃田里的苞米和庄稼,不够吃时,就甚至跑到农舍里与农民争“口粮”。原来食物链出问题了,导致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后来,人们又放养了蛇,并采取一些保护的措施,一年之后,田鼠渐渐少了,生态系统又被修复了。

也曾看过动物世界里的情景:草原里的麋鹿因为有天敌存在,练就了逃生的铁脚板,促使麋鹿家族健康地传宗接代。但是每天都会有幼小的或年老体衰的麋鹿被天敌吃了。当猎人全部猎杀了天敌之后,麋鹿家族大量繁殖,自由自在地生存,然而新情况出现了:因为无需逃生,许多麋鹿体质大减,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瘟疫感染的机会,麋鹿接二连三地死亡。生物界这样的故事很多。笔者说的都是动物,植物其实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植物的故事没有动物这么精彩。

上面的故事也同样启发我们:警惕外来生物“入侵”!外来生物在我国,固然也有改善我生态环境的好处,其功不可没!这里就不举例说明。加之历史以来,大多生物入中华,皆是出于友好!如今的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复杂,生物都进入战争领域了,生物战都发生了。甚至有人说,目前的新冠疫情,就是典型的病毒战、生物战。所以,我们必须从国家安全的高度,防控外来入侵物种,谨防生物战对我们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织密安全可靠的生物环境网、生态安全网。

仅从改革开放之后的南京来说,野外生存的外来植物,目前我们知道的植物不少于100种。前些年有人统计是73种,我们不管。关键的核心是:生物安全与生物入侵是关乎生态安全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外来植物指从国外引入南京的植物,还应指从植物地理分区外引入的非本地种。进入南京的外来植物最典型的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确实影响本地生态,在城郊蔓延极为快速,占据地域急剧扩大,成为最茁壮、最难清除的入侵种。除了“一枝黄花”外,凤眼蓝、空心莲子草等也显示出对本地植物的负面影响和对生态的明显破坏作用。因此,我们决不可再视而不见!

南京市已大量引入外来花木,主要用于城市美化,一些已规划为观赏栽培种,但引入外来野生入侵种的趋势压倒了保护本地植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些外来种如线叶金鸡菊等尚未表现出破坏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城镇花木年年出新,必须对外来植物保持警惕,不可随意引入或挟带出境,防止逸生野外。

还有,花木的变异是正常现象,阳春三月,桂花照样开放,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但这与外来生物入侵不可同日而语。(供稿:江苏花木文化研究根华。供图:东部战区创作室吴国平、中国刑警学院董杰、南京大学刘源。)

相关知识

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严打濒危物种走私 海关筑牢生物安全屏障严守第一道防线
认清“一枝黄花”, 筑牢生态屏障
青海联通以信息化服务赋能 筑牢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屏障
花木文化琐谈之十一:园林是花木的庇护所——从花木说到园林
明花乡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花木文化琐谈之二:文化是花之蕊木之本
中新网湖北 湖北新闻网 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屏障 解读荆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修复工程
生物入侵与城市生态安全
花木文化琐谈之30:爱花养花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花木文化琐谈之41:韶韶历史悠久的中国花艺

网址: 花木文化琐谈161:严防外来生物入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486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外来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的危害与防
下一篇: 园林植物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