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楹主题赏花巴士
近日,2024年第六届中国·昆明蓝花楹文化艺术节圆满闭幕,五华区通过搭建政企合作平台,打造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消费新场景和区域特色赏花品牌,以“文化+创意”“文化+生态”“文化+消费”等方式,推动赏花经济蓬勃发展。截至5月10日,超240万人次前来教场中路赏花打卡,片区餐饮商户销售额较去年同比增长50%、宾馆酒店销售额较去年同比增长30%。
以节兴市 促文商旅融合
4月底的教场中路,云淡风轻、蓝花如雨,市民、游客纷至沓来,按下快门,定格属于自己的紫色盛夏。
除了全新亮相的蓝花楹文创雪糕、蓝花楹冰箱贴和胸针等,新中式非遗漆扇DIY体验、趣味科技体验等,也不断为游客带来惊喜。据统计,今年推出的蓝花楹文创产品种类超过50个品种,70余家市集商户累计销售额近360万元、同比增长30%,蓝花楹文创冰淇淋销售量超30万支,手工文创集市销售额约80万元,带动旅游文创产业市场不断扩大。
“赏花+文创”火爆的同时,五华区还围绕时尚、健康、音乐、艺术4大主线举办时尚街区,体验华为Pura 70系列产品品鉴会、《云南映象》民族舞、孔雀舞快闪表演、花下瑜伽、云南听风青年合唱团快闪等20余场主题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蓝花楹树下的花漾体验。
此外,精心“打扮”的蓝花楹主题双层敞篷赏花巴士,接待游客1.6万余人次;与云南白药养元青、圣爱中医馆、苏宁易购、安琪儿、子渊教育等1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联动,开展沉浸式互动消费。联合云南四海国际旅行社合作推出以“咫尺蓝花楹”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向全国推广,新增省外跟团游客约7000人,同比增长约20%。
以节聚势 线上线下齐引流
本届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活动期间,教场中路蓝花楹文化IP全网曝光量突破200亿次,“昆明五华蓝花楹”主流媒体报道超过50余万条,带动社交博主刊发推文、短视频超42万篇。4月23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开幕,工作之余,央视主持人朱迅来到蓝花楹树下,通过多个社交平台发布视频,邀请大家在花香中走进书香。
五华区还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载体,结合教场中路蓝花楹文化IP,通过机场航空公司、地铁、公交、赏花巴士等社会宣传,让蓝花楹文化IP全面出圈。其中,联合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开展城市文化形象宣传活动,并在“五一”期间到教场中路开展歌舞快闪;携手祥鹏航空打造“初夏限定花楹有期”主题航班;在昆明地铁4号线开设“蓝花楹”主题专列,并在苏家塘地铁站打造蓝花楹主题打卡点。在今年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期间,苏家塘站累计进出站人流达44万人次,同比增加10万人次。
同时,联合携程在App平台开展蓝花楹旅游宣介,携程旅行热点“云南昆明·蓝花楹撑起春日昆明绝美街景”在当期全国热点榜排名第二。
多维聚力 再提节日体验感
教场中路蓝花楹文化IP持续出圈的同时,五华区10余个部门各司其职、高效联动,先后召开专题保障会议、方案研究会议、现场办公会20余次,解决各类问题100余个,从交通安全、路线指引、文明观赏、医疗服务等多个维度提升服务保障,为市民游客提供安全舒适整洁的赏花环境。按照核心控流、外围引流、区域分流的原则,对“赏楹”最佳路段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设置非机动车临时免费停放点3处(街区外围)、移动公厕2个。
同时,五华区还全力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的“赏楹”出行需求,开通公交环线1条、接驳专线3条、定制专线5条,设置固定信号保障站点5个、4G基站162个、5G基站87个,实现教场路片区信号全覆盖;每天投入服务人数近300人次,为前来赏花的市民游客提供帮助。(记者 龙舟)
相关知识
多地布局“美丽经济”新赛道:加快区域产业晋级城市文化IP
“赏花经济”为和美乡村建设锦上添花
赏花经济何以实现“花开四季”
广西开展“荷美夏日 畅游广西”暑期文化旅游推广活动
让“颜值”转化成“产值” 济南花经济全产业链蓬勃发展
王慧敏:挖掘花文化资源,大力推进花文化创意产业
英国花文化发展经验研究 任明 文化创意 文化产业 上海 文化经济 【简介
王慧敏:大力推进花文化创意产业
安徽枞阳第二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赏花热背后: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网址: 推动“文化+创意”“文化+生态”“文化+消费”融合——五华区赏花经济蓬勃发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527.html
上一篇: 100亿文化创新资金怎么花? |
下一篇: 2023,广州线下迎春花市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