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
课程概述
植物生理生态学以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机理,植物作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环境发生的关系,群体的生命和功能表现是建立在植物个体与环境发生的种种关系及个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和代谢规律、对环境的适应等基础之上的。植物生理生态学旨在在基础生态学或植物生态学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植物与环境、植物的光合生理、水分生理、矿质营养,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逆境生理等内容,因此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掌握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一切利用植物生产的领域之中。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法,为学生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生态、农业、林业、园艺和资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服务。
成绩 要求
1、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2、期末总评成绩为:考试成绩(占70%)和平时成绩(占30%)相结合。
课程大纲
01
绪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生理学及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学科起源和发展历史。
课时
0.1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0.2植物生理(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0.3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展望
02
植物的水分生理
了解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和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细胞及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以及过程。植物对水分的适应型,植物个体和群体的水分平衡,植物的水分生理生态。
课时
1.1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1.2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1.3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1.4蒸腾作用
1.5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分流动
1.6植物个体的水分平衡
1.7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
1.8植物群落的水分平衡
1.9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03
植物的矿质营养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矿质营养的相关概念及判定方法,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及特点;氮、磷等的同化;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及利用。
课时
2.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2.2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3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4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2.5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
2.6矿质元素的排出
2.7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8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04
植物的光合作用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转换过程,植物的光合功能类型划分及其机理,不同碳同化途径的特点及相互异同点,光呼吸的机理。
课时
3.1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3.2叶绿体及其色素
3.3光合作用过程
3.4 C3、C4与CAM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
3.5光呼吸
3.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7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3.8光合功能型
3.9光斑环境及植物适应
3.10植物群体水平上的光合作用
05
植物的呼吸作用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详细学习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类型,意义,呼吸的不同代谢途径及其过程、特点和意义,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的相关概念、构成及过程机理,呼吸作用的多样性及其生理生态意义,呼吸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贮存与利用,光合与呼吸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呼吸作用的调节与控制。
课时
4.1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4.2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
4.3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4.4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4.5呼吸作用的调节和控制
4.6呼吸作用的指标及影响因素
4.7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06
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途径及其相关理论知识,韧皮部装载的两种途径和卸出途径,韧皮部运输的机理及同化产物的分布。
课时
5.1同化物运输的途径
5.2韧皮部装载
5.3韧皮部卸出
5.4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5.5同化产物的分布
07
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内的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的相关基本概念,其基本代谢途径,两种代谢之间的关联,次级代谢及其产物的生理生态意义,植物体内主要的次级代谢产物种类及其各自结构特点,主要的合成、分解代谢途径,其生理生态意义,以及次级代谢物及其基础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课时
6.1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6.2萜类
6.3酚类
6.4次级含氮化合物
6.5次级代谢物的生物技术应用
08
细胞信号转导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相关基本概念,细胞信号转导的4个步骤及其各自结构组成与信号转导过程。
课时
7.1信号与受体结合
7.2跨膜信号转换
7.3细胞内信号转导形成网络
09
植物生长物质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内主要的生长物质种类及其结构、分布与运输、合成与降解、生理作用与应用等。
课时
8.1生长素类
8.2赤霉素类
8.3细胞分裂素类
8.4乙烯
8.5脱落酸
8.6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
8.7植物生长调节剂
10
植物的生长生理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植物生长生理的基本概念,种子的萌发生理,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的光、暗形态建成,植物的运动等内容。
课时
9.1种子萌发的生理
9.2细胞生长的生理
9.3植物营养器官生长
9.4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9.5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9.6植物的运动
11
植物的生殖生理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植物生殖生理的基本概念,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植物花原基和花器官原基的形成理论等内容。
课时
10.1幼年期
10.2成花诱导
10.3花原基和花器官原基的形成
10.4受精生理
10.5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生态对策
12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植物成熟和衰老生理的基本概念,种子成熟生理过程,果实成熟生理过程,植物衰老生理过程,植物器官脱落的生理;了解植物的休眠生理,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生理。
课时
11.1种子成熟生理
11.2果实成熟生理
11.3植物休眠的生理
11.4植物衰老的生理
11.5程序性细胞死亡
11.6植物器官的脱落
13
植物的抗性生理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植物抗性生理的基本概念,逆境对植物的伤害,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机理。
课时
12.1抗性生理通论
12.2植物的抗冷性
12.3植物的抗冻性
12.4植物的抗热性
12.5植物的抗旱性
12.6植物的抗涝性
12.7植物的抗盐性
12.8植物的抗病性
相关知识
植物生理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PlantEcology.PPT
植物生态学的内容体系
植物生态学课件
植物的生态学分类
在小区生态环境营造中植物生态学应用分析
植物生态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及其贡献(下)
植物生态学课程
《高山植物功能生态学》读后感
植物生态学(第2版)
网址: 植物生理生态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5691.html
上一篇: 【中国科学报】植物所描述全球杜鹃 |
下一篇: 植物热值及其生物生态学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