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绒花开不败,但愿春常在:非遗绒花手工活动顺利开展

绒花开不败,但愿春常在:非遗绒花手工活动顺利开展

华大社团中心讯(通讯员:刘倩茹 刘佳欣)为探索社团育人新模式,加强劳育与美育相结合,促进会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11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手工艺协会(学生)于3118教室举办了“绒花开不败,但愿春常在”非遗绒花手工制作主题活动。

活动之初,会长刘佳欣借助PPT介绍了绒花的发展历史、文化寓意。绒花,又称宫花、喜花,谐音“荣华”,寓意吉祥富贵,自古便是民间吉祥、祝福的象征。它以天然蚕丝和铜丝为原料制作而成,工艺精美,外观雍容华丽。而后,会员们一同观看了非遗绒花的宣传视频。作为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品之一,非遗绒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场会员在观看视频之后对其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随后,工作人员分发绒花制作材料。技术部部长赵雨话为会员们播放教学视频,并强调绒花制作过程的重点和难点。经过简要的教学讲解,会员们进入自由创作阶段,技术部成员李菲菲、江钰婷为会员们提供技术指导。

绒花手工整体的制作步骤较为复杂,从挑选合适的材料到精心设计花型,从巧妙搭配色彩到依照审美组装,每一步都蕴含着匠心与技艺。在一步步手工的积累之下,才有了指尖绽放的璀璨。选线配色、排绒排、梳绒、绑铜丝、剪绒排、搓绒条、打尖修形,经过上述数道步骤,在场会员纷纷制作出各自心仪的形状主体,耐心组装,最终得到一支精巧的绒花成品。“绒花制作的步骤较为精细,需要制作者全身心的投入。在制作过程中他们能够体味绒花细腻的触感,感受绒花制作的不易与快乐。”赵雨话如是说道。

活动最后,宣传部部长刘倩茹为会员们的绒花成品拍照留念。非遗绒花活动不仅是一场手工制作的体验,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契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非遗绒花的魅力与价值,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本次活动,手工艺协会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将社团文化与非遗文化相结合,提升了社团文化内涵。未来手协将继续开发新的手工活动,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社团力量。

审读人:罗舰 吴波

相关知识

数字媒体视域下南京绒花的创新推广与传承
美术学院开展“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非遗植物拓染艺术手工体验特色活动
了不起的国潮|登上国际舞台,传统手工艺品中国绒花收获批量订单
“非遗”进校园 扎染开新花——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开展扎染技艺文化传承活动
【艺术学院】绒花植物拼贴艺术 感受自然独特韵味
楚雄大姚:欢庆插花节 展非遗魅力
袁老师手工作品:永不凋谢的非遗之花
让孩子们扛起弘扬民间艺术的大旗——元氏县开展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
广州各区花市逛游亮点提前剧透:非遗共年味一色 古韵与未来齐飞
非遗花杆进校园,文化传承助发展

网址: 绒花开不败,但愿春常在:非遗绒花手工活动顺利开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6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改造式”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
下一篇: “花香母亲节·家风共传承”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