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01期
作者本人免费下载 |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
吴保和 开通知网号
【摘要】: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经历了民歌、诗词、小说、戏曲、戏剧、电影、电视剧、电脑游戏等不同表现形式,其内容也由最初的几百字演变到上百万字。木兰形象不断地改变与刷新,关系人物不断地增加,故事情节不断地丰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谱系,最终成为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木兰故事在每个时代的再叙述,都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而木兰故事中最为吸引当代人的则是木兰故事在孝道、英雄、女性认同方面的精神价值。木兰故事的主题变迁,是从一个传统孝道典型,变成家国一致尽忠尽孝的典型,到成为爱父亲和自我成功的典型。木兰故事的传奇性形成了中国女英雄故事的叙述模式。在中国现代启蒙运动和女性解放的大背景下,木兰故事中的女性自主意识被放大与发扬,而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和肯定却被有意忽略。通过梳理木兰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分析木兰故事蕴含的精神价值,以木兰故事在不同时代语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以及诸多木兰作品中对不同价值的解读与取用,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化符号的形成变化过程及精神价值的实现。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珊珊;中国电影商业探索与革命话语的互渗——以易装表演为中心[J];艺术传播研究;2024年01期 2 曾旭彤;木兰故事从文字到视觉的再现[J];名作欣赏;2016年15期 3 张成智;余人;从《花木兰》传播看“讲好中国故事”[J];编辑学刊;2023年01期 4 王桂琳;李莉;木兰形象在美国文学中的流变——以《女勇士》和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为例[J];戏剧之家;2023年03期 5 陈肖彤;中国传统故事的现代演绎——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的改编经验[J];西部广播电视;2023年14期 6 宋毅菲;贾涵;孙玉卓;形象学视角下中国文化的西方想象——以迪士尼版《花木兰》为例[J];今古文创;2022年24期 7 孟喜华;木兰传说在美国的传播特点与启示[J];东南传播;2022年08期 8 郑疏影;豫剧《花木兰》中的个人情怀与时代性表达[J];戏剧之家;2022年29期 9 王帅;女性主义视阈下《花木兰》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电影文学;2021年05期 10 柴仕伦;论动漫英译片Mulan中的现时性文化储存[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爽;花木兰故事改编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21年 2 于子情;《木兰诗》教学史研究[D];河南大学;2023年 3 彭婷惠;武汉木兰传说的当代传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 4 刘婵娟;舞剧中花木兰形象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建构[D];南京艺术学院;2022年 5 高晨;多国花木兰儿童绘本的多模态话语对比分析[D];西北大学;2022年 6 张思璐;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动画版和真人版的中国受众接受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年 7 陈倩;影视剧中花木兰形象的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 8 杨璧全;迪士尼电影对中国传统人物的建构与变化[D];南京大学;2021年 9 杨方圆;基于现代图形语言对传统故事的重新诠释[D];山西大学;2021年 10 厍瑞瑞;新世纪以来中国主流电影女性形象建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保和;“戏说”类电视剧辨析[J];戏剧艺术;2007年03期 2 北淮;历史剧的历史化和非历史化[J];戏剧艺术;198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保和;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张紫怡;新冠疫情下木兰故事对女性身份的再建构[J];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09期 3 朱迪;从“木兰”看中美两国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差异[J];今古文创;2021年29期 4 郭丽;红木兰: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积极承担、践行企业社会责任[J];中国化妆品;2021年09期 5 鹿佳妮;姜智芹;易装、性别与女性困境——美国儿童绘本中的木兰形象[J];外国语文;2020年04期 6 王伟滨;阅读被“误读”的木兰[J];英语学习;2023年09期 7 刘雨薇;新木兰赞[J];初中生学习指导;2020年23期 8 陈卉;从对木兰形象的解读说开去[J];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35期 9 黄锂;木兰传说的历史渊源及人文价值(上)[J];学习月刊;2013年22期 10 黄锂千秋木兰家国情[J];武汉文史资料;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燕美;从体育的价值透析木兰拳运动的发展方向[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张素珍;陈文鹤;魏安奎;袁公亮;沈步乙;木兰拳练习对女性血脂成分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3 邹荣琪;陈文鹤;郭黎;长期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邹荣琪;陈文鹤;李国平;木兰拳练习对改善中老年妇女的平衡能力—前庭功能的影响[A];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学术大会摘要[C];2009年 5 巫锡良;李勇;张寿洲;仙湖植物园木兰园引种初报[A];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范艳美;杨隽;木兰拳对城市中年妇女心理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0年 7 张茂钦;左显东;适合于昆明栽种的木兰科树种[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8 徐凤霞;木兰科花粉形态及其演化[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徐凤霞;木兰科花粉形态及其演化[A];第七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崔文鹏;罗萍;苗里宁;木兰提取物对小鼠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亚玲;香港木兰Magnolia championii Benth的保护生物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雪;木兰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3年 3 傅大立;辛夷植物资源分类及新品种选育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4 何心怡;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形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 5 ARITSARA Amy Ny Aina(阿米);基部被子植物的枝条木质部和叶片结构的空间配置和功能优化:重点关注马达加斯加木兰类植物[D];广西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亚茜;论中美木兰故事里的忠孝观与婚恋观[D];南京大学;2021年 2 彭婷惠;武汉木兰传说的当代传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 3 段帅;黄陂木兰山朝山进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英辉;木兰拳的产生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5 周琴;木兰拳发展的口述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6 胡玲;性别视角下木兰形象及其叙事的流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秀丽;关于木兰故事的流传[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悦然;歌剧《木兰诗篇》木兰“刚”与“柔”的形象演绎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24年 9 梁程;明清通俗文学中的木兰故事文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林旭;中国戏曲中的木兰戏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毅;“数字木兰”助民宿“木兰”更具竞争力[N];中国文化报;2024年 2 记者 郭帅;“木兰加速计划”助力乡村女性创就业[N];人民政协报;2024年 3 本报记者 马思稳 通讯员 张澳;围场木兰夜校解锁“夜”余生活新方式[N];承德日报;2024年 4 芒市西山乡党委;郭木兰:匠心传承酿酒技艺[N];德宏团结报;2024年 5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刘丽君;残疾姑娘李木兰的电商创想[N];中国妇女报;2019年 6 本报评论员;“木兰”事件:“标题党”式创新要不得[N];科技日报;2020年 7 本报记者 纪娟丽;女性当自强 木兰战沙场[N];人民政协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苏宝平;木兰食品:一叶一追寻[N];秦皇岛日报;2019年 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马璇;“公益木兰”焕发全新生命力[N];湖北日报;2019年 10 通讯员 阳望春 杨桂华;“加油木兰”助2.2万苗乡女脱贫[N];邵阳日报;2019年
相关知识
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
[吴保和]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 · 中国民俗学网
吴保和: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
从《花木兰》看好莱坞如何误读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观察中美文化差异——以《花木兰》和《木兰辞》为例
从多元系统理论分析电影《花木兰2020》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翻译和解读
花木兰的前世今生,你可知道
诵读|木兰本是大同人?《木兰诗》中找答案
从电影《花木兰》看中西文化差异
花木兰是武汉黄陂人?这里有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
网址: 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9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