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石斛病虫害防治(一)真菌性病害

石斛病虫害防治(一)真菌性病害

病虫害防治

(一)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

在农作物侵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两种,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由于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病源不同,其防治方法和药剂使用也截然不同。所以,正确诊断区别两种病害,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关键。其诊断依据主要是两种病害的病症特点:

1、真菌性病害

(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

(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菌。

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

(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侵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黄萎病等。

(7).腔孢菌纲的黑盘孢菌。其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白色的黏液。

(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较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形成干腐或湿腐。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2、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胞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以上所述是诊断这两种病害的主要区别标志,要认真仔细的区别判断;正确选择药剂进行防治,尽可能降低这两种病害的危害程度。

(二)病害防治

石斛茎叶肥厚,营养丰富,生性娇弱,易遭病虫灾害,特别是病害发生时,受害部分会叙述腐烂,有时会引起整株植物死亡,同时由于石斛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病虫害繁殖快,难以控制与防治。因此在病虫害中发生时,如果防治不力,病虫害常由少变多,逐步蔓延开来,甚至会引起石斛整个种植棚病害,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1、炭疽病:

又称黑斑病,褐腐病,斑点病等,也是石常见真菌病害之一。石斛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发害初时。在叶面上出现若干淡黄色、黑褐色或淡灰色的小区,内有许多黑色斑点,有时聚生成若干带,当黑色斑点发展是时,周围组织变成黄色或灰绿色,而且下陷,严重的可感染至茎枝。发病适温为22℃~28℃,相对湿度95﹪以上。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飞散进行空气传染,一般通过伤口侵染。但当分生孢子附在健康的兰叶上时,即使侵入也不发病,而是潜伏在组织内,当寒害、药害、H灼、肥力不足等情况发生时,石斛抵抗力减弱,潜伏菌丝开始活动而引起病害。1~5月为本病害的主要发病期。

防治方法:(1)发病时要剪去受感染的器官,并哟能50%多菌灵8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杀。(2)在发病前用65%代森锌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75%白菌清800倍液加0.2%浓度的洗衣粉喷布预防。(3)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喷雾2-3次。以预防并控制该病对新株的感染。

2、黄斑病:

一般表现为叶片发病。发病初期在叶面上生成不明显的淡黄色,后扩大为周边不清晰的黄色病斑。病斑的中央出现褐色斑点,有时在病斑的背面出现黑霉。

防治方法:

(1)栽培时采用适当密植、避免浇水过量、并喷施植宝素7500倍液,促进植株早生快生增强抵抗力。

(2)在发病时,可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防治,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疫病:

主要危害石斛的叶片及地面处。叶片染病时,初期呈水浸状斑点,然后很快扩大变为黑褐色腐烂状造成落叶,有时在叶片受害表面处有白色薄霉层。

防治方法:

(1)却除受害部位,或将病株隔离进行单独管理以防传染。

(2)在发现病株时可采用25%甲霜灵粉剂600倍液、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喷雾防治。也可采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株灌300g。

4、叶枯病:

一般从叶间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在叶尖上发生褐色小斑点。有时相邻病斑融合成大病斑,严重时形成叶枯。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时应及时摘去病叶,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喷2~3次。

5、煤污病:

主要危害石斛的叶片,病害时整个植株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灰黑色粉末状物,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发病初时在叶片上产生灰黑色至炭黑色霉污菌菌落,分布于叶面局部或叶脉附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面。造成植株发育不良。3~5月为本病害的主要发病期。

防治方法:

(1)石斛兰煤污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在大棚和温室栽培时使其通风良好,雨后及时排水,及时防治蚜虫、粉虱、介壳虫等传染源。

(2)在发病时,及时喷施40%米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的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40%多菌灵胶悬剂15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隔15天1次,连续~3次。

(3)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500倍液喷雾1~2次防治。

6、斑点病:

症状:叶部发病。初生褐色的小斑点,小斑点扩大,中心部坏死,呈灰褐色,直径5~10毫米。老病斑表面出现小黑点。受害叶变黄而落叶,但品种间有差异,石斛系(nobile)有落叶较重的倾向,生长发育显著不良。本病害常在初夏(3~5月)发生。病原:石斛壳月孢Selenophoma dendrobii Abiko。属直菌半知菌类。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新月形,大小为5~8*1~2微米。菌丝褐色有隔膜。生长发育温度5~30℃,25℃左右为生育适温。

传染途径:

主要为分生孢子通过空气传染。秋~春季了生较多,一般在中位及下位叶发病。

防治方法: 1、及时摘去病叶,并处理。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喷2~3次。用1:1:150波尔多液或多灵1000倍液预防和控制其发展。

7、褐腐病:

一般危害石斛的叶或茎。受害时,兰株的叶面先是出现水渍状黄色小斑点,后逐渐变为栗褐色,并有可能下陷,接着水浸处呈褐色腐烂,常会叙述扩展至连续长出的叶上,继而毁坏叶子,使其脱落,有时会危害整个植株。

防治方法:

植株一旦受害,应及时出去病叶,直至留下假鳞茎,然后用200mg/L农用链霉素或0.5%波尔多液喷杀,每周1次,连续3-5次。8、软腐病:全株发病,多从根茎处侵染,叶片受害时,为暗绿色水侵状小斑点,迅述扩展呈黄褐色软化腐烂状。腐烂部位不时有褐色的水滴浸出,有特殊臭味。严重时,叶迅述变黄。若假鳞茎感病,也会出现水渍状病斑,褐色至黑色,最终使用假鳞茎变得柔软皱缩和暗色,迅速腐烂。随雨水或浇水传播。

相关知识

真菌性病害防治
兰花真菌性病害介绍及防治.doc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葡萄所有病害中最难防治的真菌性病害,病害症状表现及防治技巧
兰花的真菌性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解密!植物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特点与防治!
姜科花卉的主要真菌性病害及防治.pptx
真菌性病害“克星”,三唑类药剂防治对象大汇总!
真菌性常见病害有哪些?该如何选择防治药剂?

网址: 石斛病虫害防治(一)真菌性病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015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详解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病害三
下一篇: 蓝莓种植真菌性病害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