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发生的真菌性病害,占农作物发生的所有病害的比例较大(据相关统计达到80%以上),而这其中低等真菌性病害是最难防治的一类,一般一旦发病基本都很难根治(如:蔬菜霜霉病、疫病;苗期的猝倒病、根腐病;马铃薯、西红柿上发生的晚疫病;十字花科的根肿病、白锈病等)。
相对来说,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小麦的赤霉病、白粉病;蔬菜上发生的碳疽病等,这些高等真菌性病害在防治难度上相对低等真菌性病害要容易一些。
1
低等真菌性病害与高等真菌性病害的发生和防治上的区别
1、从微观角度来说,根据真菌的营养体有无隔膜来划分,低等真菌的菌丝是无隔膜的,称为无隔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是有隔膜的,被称为有隔菌丝。
2、症状和表现不同。低等真菌性病害开始发病时,一般会在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或者“中心病团”,局部发病后向外逐渐扩散,直到全株、全田枯亡(如:马铃薯的晚疫病)。
高等真菌性病害一般在田间分布比较均匀,发病的部位有着固定形状的斑点和霉点(如:稻瘟病水稻叶片上的病斑,小麦白粉病株体上白色的霉点等)。
3、低等真菌性病害的生存环境。低等真菌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易发。一般在水和土壤中,最适宜的活动温度在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左右。每年的春、秋两季是最适宜低等真菌性病害发病的时段。常见的低等真菌性病害大有:霜霉、晚疫、猝倒、根腐、白锈病等。
而高温高湿则是高等真菌性病害的适宜环境和条件,且一般发病会比较重。
4、在防治药剂上的区别。一般情况下防治低等真菌性病害的药剂对防治高等真菌性病害无效。而防治高等真菌病害的药剂对低等真菌病害有着一定的效果。如:三唑类的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多菌灵等。但是如果专门针对低等真菌性病害的防治,一般不提倡单选这些农药品种,因为这些农药品种对防治低等真菌性病害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故不建议针对性选用这些药,以免耽误了防治时间,加重了病害的危害程度。
低等真菌性病害常用的可选药剂可选,甲霜灵系列的、烯酰吗啉、氟吗啉、霜脲氰、氟吡菌胺等(但这些药剂对高等真菌无效)。
2
低等真菌和高等真菌发病后侵染力的不同
1、低等真菌的侵染能力比较弱,所以它会先杀死植株组织局部的细胞,前期的症状会伴有水渍状,如:种植的黄瓜发生霜霉病叶面的背部像用开水烫了一样。
2、高等真菌的侵染能力比较强,它会直接显现在作物的各个部位上。常见的高等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锈病、叶斑病、灰霉病、炭疽病、立枯病、枯萎病等,这些病的发生可以选用三唑类的、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嘧菌酯、肟菌脂、甲基硫菌灵等。
END
责任编辑:陈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高/低等真菌性病害症状危害,教你详细识别和防治!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别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如何区分?不同病害如何选择防治药剂
细菌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的区别
植物真菌病害分类 植物真菌病害特征
真菌性病害与病毒性病害有什么区别?
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简易区分法
真菌性病害防治
解密!植物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特点与防治!
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网址: 农业生产管理中的“低等真菌性病害与高等真菌性病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0183.html
上一篇: 鲜切花报价 |
下一篇: 教你快速识别真菌、细菌、病毒、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