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茶树根部病害茶树根部病害有根癌病、茶根结线虫病和茶白绢病都发生都发生在苗期,全国各大茶区都有发生,常引起茶苗的大量死亡;茶紫纹羽病在我国江北、江南茶区小叶种茶树上发生较重。根部病害主要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常引起茶树全株死亡, 一旦流行,破坏性极大。主要控制措施有建立无病苗圃、严禁病苗出圃、挖除病株、土壤处理、挖隔离带等。一、茶苗根结线虫病 1. 分布及为害症状: 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浙江、福建等温暖的产茶区。多在 1~2 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根部发生,主根、侧根上生出瘿瘤状物,又称虫瘿。大的似黄豆,小的似油菜籽,黄褐色,表面粗糙,有的几个瘿瘤聚在一起,须根少或无,病根畸形。扦插苗染病,病根多密集一团,组织疏松易折,地上部瘦小,叶片逐渐变黄, 严重的造成落叶或全株枯死。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 花生根结线虫( ) 爪哇根结线虫( ) 泰晤士根结线虫( ): 我国已发现 4种?根结线虫是喜高温干燥的好气性生物, 1 年发生多代。?以幼虫在土壤中或卵和雌成虫在根瘤中越冬。?翌春气温高于 10℃,以卵越冬的在卵壳内孵化出 1 龄幼虫,蜕皮进入 2 龄后从卵壳中爬出,借水流或农具等传播到幼嫩的根尖处,用吻针穿刺根表及细胞,由根表皮侵入根内,同时分泌刺激物致根部细胞膨大形成根结。雌成虫就在虫瘿里为害根部,雄成虫则进入土中。?土温达 25~30℃,土壤湿度为 40 %~ 70 %适合其生长发育, 25~30 天就可完成 1 代, 10℃以下时即停止活动。生产中砂土常比粘土发病重,三年以上茶苗转入抗病阶段。 : (1)选择生荒地作苗圃,若是种过花生、瓜类、豆类、红薯等作物的地则不宜作苗圃。如需用作苗圃则应进行土壤消毒: 用3%的呋喃丹 5 kg/ 亩, 98%~ 100 % 棉隆微粒剂, 5~6kg/ 亩,拌细土撒在苗床上,或每亩用二溴丙烷 kg ,兑水 100 倍浇灌苗床,然后再放基肥和铺心土。盛夏应将土壤深翻,在阳光下暴晒 10天后再翻 1次,可杀灭土壤中的线虫。种植诱捕植物: 种植茶树之前或在苗圃播种前, 于行间种植万寿菊、危地马拉草,猪屎豆等, 这几种植物能分泌抑制线虫生长发育的物质, 减少田间线虫数量。(2)认真进行植物检疫,选用无病苗木,发现病苗马上处理或销毁。(3)对已发病的苗木应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抗病能力,同时用 80% 的二溴氯丙烷乳剂 100 倍稀释液对病株打洞注入 3毫升,然后覆土盖洞,或用石灰氮、敌灭威、甲基异硫磷等。(4)盛夏进行深翻,把土中的线虫翻至土表进行暴晒,可杀灭部分线虫,或塑料膜铺在地表,使土温升到 45℃以上效果更好。二、茶苗白绢病 1. 分布及症状: 白绢病是一种常见的苗圃根部病害。国内分布范围广,为害严重。除茶外,尚能为害瓜类、茄科、麻类、烟草、花生等 200 多种植物。发生在根颈部,病部初呈褐色斑,表面生白色绵毛状物,扩展后绕根颈一圈,形或白色绢丝状菌膜,可向土面扩展。后期在病部形成油菜籽状菌核,由白色转黄褐色至黑褐色。由于病菌的致病作用,病株皮层腐烂,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叶片枯萎、脱落,最后全株死亡。茶苗白绢病 : 属半知菌亚门,齐整小核菌 Scleroti μm rolfsii . 有性态: 属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 罗耳阿太菌) Athelia rolfsii ( Curiz ) Tu.&Kimbrough . 菌丝体初无色,后稍带褐色,密集, 形成菌核。菌核圆形,表面光滑、坚硬, 黑褐色。在湿热条件下产生繁殖体,即担子和担孢子,但不常见,传病作用也不大。
茶树根部病害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园林植物常见根部病害
大棚蔬菜几种根部病害
园林植物常见根部病害(收藏)
10 第八章 根部病害汇总.ppt
苗木常见的根部病害汇总
10第八章根部病害解说.ppt
苗木根部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中国茶叶:人工智能识别茶树病虫害的应用与展望
专家支招 蔬菜根部病害如何防治
怎样防治花生根部病害
网址: 茶树根部病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1427.html
上一篇: “省会植物科普展”省图展出 61 |
下一篇: 烟草**根部病害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