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们仨一起当兵,退伍后,一成“家”,一穷困潦倒,一养花种草

我们仨一起当兵,退伍后,一成“家”,一穷困潦倒,一养花种草

我们仨是同村发小,一起玩耍,一起长大,又一起参军入伍,然而,由于后来奋斗历程的不同选择,人生也开始出现偏差,到如今,一个成了“企业家”;一个穷困潦倒,靠儿女养老;一个有稳定退休金,每日下棋遛鸟,养花种草。

我跟孙洪信、范进,是关系极好的发小,从穿开裆裤时,就一起玩耍,后又一起上学,直到初中毕业,经历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直到1977年,我们仨满了十八岁,又相约一起报名参军后,由于价值观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奋斗方向,命运的齿轮开始出现偏差。



三个人虽是同村,家庭状况差异大

先说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除了在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别无他长。

那时候,虽然生活不如现在富足,但好像心里没那么大压力,家家户户孩子多,我就有兄妹五个,我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我们几兄妹基本都挣不了工分,但吃的不少。全家人勉强能吃饱,但白面馒头几乎不敢想,吃的多是掺了野菜的窝窝头、玉米煎饼、地瓜干子(红薯)粥。

穿衣,没有讲究合身漂亮一说,能遮羞避丑就行了。一般都是大的穿了,改一下小的又穿,可怜我的妹妹,十来岁了还穿哥哥们穿过的旧衣服。

孙洪信的家境要比我好一些。他的父亲是村里的木匠,谁家修房子打个门窗、娶媳妇儿嫁女儿做个柜子都要找他。因此能赚点钱和粮食,贴补家里,时常能吃到白面,也不用穿补丁衣服。



洪信也有姐弟四个,但他是老幺,有三个姐姐,姐都比他大好几岁,很宠他,他简直比我舒服太多了。

再说范进。他的条件比较特殊,他父亲本是大城市里的干部子弟,因他爷爷不知什么原因,被撤了职务,他父亲作为下乡知青来到村里,并娶了村里姑娘安家落户。

到了1977年上半年,他的爷爷又官复原职了,据说还是副厅级干部。但他父母还是留在村里,他也还没有享受到任何红利。

范进家里人口少一些,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

入伍之后,三个人道路开始出现较大的偏离

话说,我跟孙洪信、范进跟全县的其他新兵一起,坐着闷罐火车,穿过崇山峻岭(隧道特多),跨过长江大河,来到了位于天府之国的某军级直属单位的新兵营。

两个多月的新训,我们仨都很积极上进,学习认真、训练刻苦。但因为三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最后考评时,成绩差距也很大。



我从小吃的苦多,脸晒得黑,身体健壮,体能很好,应对各项训练都游刃有余,考评成绩优异,被分到了特务连。

孙洪信家中老小,一直被姐姐捧着,面目清秀,皮肤白嫩(相对于我来说),个子挺高,但身板瘦弱,后来他被安排去学了卫生员,进了卫生所。

范进则既不突出,也不落后,分到了勤务连。

特务连、勤务连、卫生所都在机关大院里,我们仨相距并不远,但日常的工作性质、训练强度差距就太大了。

特务连大家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把生铁淬炼成钢的地方,这么说吧,过了半年,我就能头开酒瓶,背断木棍,掌断砖头。

可苦是苦了点,却很能锻炼人,不光是身体,精气神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虽然我们仨在一个院里,但第一年见面的机会很少,偶尔碰到也是匆匆几句话,主要是因为我自己的工作和训练都疲于应对,哪里有闲工夫去会老乡。

直到1979年春节过后,新一批战士下连,我们成了老兵,才有功夫,会会朋友,扯扯闲篇。

我们三借请假外出购买生活用品之际,一起去下了次馆子。吃了顿饭,畅聊了一番。



我才知道,这一年他们两个是常聚一聚的,只有我过得像与世隔绝。

我也看到孙洪信还是白白嫩嫩的,不像我更显黝黑健硕,范进倒是也变得英武了不少。

从范进嘴里,我了解到,洪信在卫生所干得还不错,他四肢不发达,但脑子很活,尤其是情商很高,既得到所领导器重,又很受战友们喜爱,尤其是受女兵欢迎(也许是姐姐多,养成了嘴甜的习惯)。

但有一点,我劝洪信要收敛,注意纪律。这小子居然想跟一个女兵谈恋爱。据说这女兵,长相甜美,还是一位师职领导的女儿。不知道,洪义是真心喜欢姑娘本人 还是想攀上高枝,改变命运。

再说范进,在勤务连的表现,就像他在新兵连,不愠不火,不突出不差劲。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谈,我们仨,还互通了一个好消息,地方恢复了高考,部队可以考军校了,毕业后就能当排长,在这以前士兵转干部都是直接提干,那个难度太大。

三个人回到单位后,又投入各自工作。我现在成了老兵,多了一些自由时间,有空就复习文化课,甚至周末战友们休息娱乐、打扑克下棋、吹牛聊天时,我也在独自用功。

其实,我也很想跟战友们一起嗨皮,学习多累啊,玩儿多舒服啊,但我想起老家的情况,我还是兄妹中的老大,又拿起了书本。

接下来的半年,我跟洪信、范进又一起聊过好几次。

洪信还是跟那个女兵有些纠缠,我常劝他,不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根本不现实,但他说他是金蟾。他被儿女情长冲昏了头脑,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复习功课,备战军校考试了。

范进倒是跟我一样,努力了一阵子,但不久前,收到家里的信,得知他的父亲已经带着他母亲返回大城市了,还说等他退伍回去,能安置个不错的工作。

这下,范进也没有学习的动力了,因为复习了也不一定考上,况且那时候回去只要安置工作,都是国家正式工,是“铁饭碗”。



那就只有我,一门心思,埋头苦读了,因为我没有其它捷径可走,唯有背水一战。

又过了一年,也就是到了1980年的夏天,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初级军事指挥院校。

而洪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终于尝到了异想天开的苦果。

人家姑娘根本就不喜欢他,只是对待每一位战友都比较和善而已,再说人家也不愿意违反部队纪律。受不了其纠缠,报告了领导。上级虽没有处分他,但也大大影响了他在所里的声誉,年底,有些不太光彩地退伍回了农村老家。

再说范进也在这一年,光荣退伍,回到了他爷爷、父母所在的城市,工作安置的好,进了供销社,待遇很不错,开始每月工资就有56元。

退休后的境况,大不相同

我军校毕业以后,没有回到军机关特务连,而是到了下面团里的一个步兵连当了一名排长。

在特务连打下了良好的军事、体能基础,又经过军校的三年培养,我在排长岗位上如鱼得水,工作开展十分顺利,后面进步也很快。

我提干以后,娶了以前的初中的同班同学为妻子,她在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师范,在我老家县城里当了一名老师。

到1996年,我以正团职转业到了老家地级市政府某局任职,最后一直干到实职副厅级退休,妻子比我还早三年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妻子还为我生了一儿一女,也都已成家立业,很争气。

如今,我跟妻子两人属于双退休人员,每日里除了带带孙子、孙女,就是养养花,种种草,下下棋溜溜鸟,安享晚年。



再看洪信。

洪信的成就是我没料到的。他当年有些灰溜溜地退伍后,经此打击,居然让他猛然惊醒,不再好高骛远,开始脚踏实地起来。

他先是跟父亲学木匠,可能他自己都没想到,在这方面,特别有天赋,两三年时间,技术就堪比“师傅”了。

后来,发生了一件偶然的事情,给他带来了机遇。

这一天,洪信的一个开奇石加工厂的同学,来找他,说让帮忙制作一张石头底座。他以前没有做过这玩意儿,但同学好不容易开一次口,不好回绝,就答应下来。好在洪信悟性确实很忙强,研究了三天,完美交差。

自那开始,同学再有做底座的活路常找他,当然,是付工钱的。

这一来而去的,洪信的木工手艺在奇石圈子火了起来,他干脆就在县城郊区租了一个院子,开了一个奇石底座加工厂。

随着他名气越来越大,生意愈发兴隆,厂子也一再扩大规模,到如今,洪信底座加工厂的年利润已经达到了500万以上,洪信在我们小县城算是成了一个小“企业家”了。



现在,洪信的儿子已经接班,当了总经理,他算是退休了,但还是不放心,也闲不住,仍然顶着董事长的名号,时不时地巡视厂房。

再说范进。

当年他退伍后,进了供销社,当时这工作是很吃香的,刚上班的工资待遇就比我当排长还高。

可是,供销社从2001年开始经营困难,2003年,他下岗了,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妻子是肥皂厂职工,后面也失业了。

范进两夫妻后来在私企上班,退休后领的养老金都不是很多,幸好他有个女儿,还挺孝顺,晚年生活才算有个幸福的保障。

回首们仨的岁月历程,真是感慨万千,当初,一起长大,一起入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由于每个人价值观的差异,选择道路的不同,注定后来经历的人生也千差万变。

无论如何,结局都还不错。我们仨都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先有父母的养育,后有部队的栽培,才让我们有了人生启航的风帆和奔向远方的翅膀,才创造了精彩的人生和幸福的晚年!

【口述人:黄晓强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相关知识

想要养好花,这些养花常识一定要了解!
鲜花养护:养花对人都有哪些好处?
养花
养花只浇水,半年就“枯萎”,学会6个技巧,你就是养花达人
理性养花
10个养花误区,7个绿植养护技巧,很多花友还不知道!
水中加点它,花朵保鲜一整月,花开爆盆,绿叶油亮超精神
绛县紫家峪红叶最佳观赏期是什么时候?
家庭养花,自制营养土,肥力足、透水好,一盆花半年不用施肥
三角梅这样剪一剪

网址: 我们仨一起当兵,退伍后,一成“家”,一穷困潦倒,一养花种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这个杀手不太冷》影评:捧着盆栽
下一篇: 盆栽The Weeknd又一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