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鲜花代替鞭炮和香烛!清明祭扫,带上文明同行

鲜花代替鞭炮和香烛!清明祭扫,带上文明同行

  绿色祭扫,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平安清明,是对先人最好的缅怀。碑前献一束鲜花,馨香寄哀思;坟旁种一棵绿树,绿荫表怀念;在墓碑旁的树上系着黄丝带和心语卡……如今,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成为清明时节的新风尚。

福禄园首次设立“时空邮局”,让祭扫者写信倾诉思念之情。

  “时空邮局”寄哀思

  3月30日,亭湖区福禄园迎来了今年清明第一波祭扫高峰。该园从去年开始力推“限烧”,效果究竟咋样?

  当天上午8时,陆续赶来扫墓的市民发现,福禄园西区入口处设置了两条通道,一条是“文明祭祀绿色通道”,还有一条是“劝导通道”。看到拎着成捆冥纸的市民,值守的工作人员立即迎上去耐心解释:“为了保护环境,尽量不烧或是少烧冥纸,你可以将整捆纸存在园区,我们给你准备了‘小刀冥纸’。”

  孙妗妗值守在劝导通道,从8点到9点半的一个半小时里,她的身旁堆放了18捆冥纸。对每一位经过劝导愿意留下成捆冥纸的,她先递上早已准备好的一小扎冥纸(约几十张),然后再送上几张寄存卡。

  “寄托哀思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送鲜花、盆花,也可以到我们的‘时空邮局’去写下对亲人思念的话语。”孙妗妗的介绍让祭扫的市民很是感兴趣。

  福禄园副主任严霞介绍,虽然多个城市完全禁烧,但园区觉得应该“疏”而不是“堵”。焚烧纸钱是传统习俗,必须要尊重,所以想到“限烧”,即焚烧成捆冥纸必须劝阻,换成园区提供的鲜花去祭祀,或是分成多个“小刀纸”,多余的寄存在园区,以后再来凭寄存卡可以直接再领“小刀纸”,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免去了路上携带的麻烦,一举两得。园区工作人员还挨着拜访了周边的商户,倡议他们将成捆冥纸“小刀化”,效果不错。记者观察了半个多小时,没有看到一个市民拎着成捆的冥纸进入园区。

  冥纸焚烧量降低了,祭奠者的感情如何得到充分宣泄呢?记者看到,今年园区内新设了“时空邮局”,为市民免费提供纸笔和倾诉卡,并设立邮筒收集、存贮市民对先辈、先烈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愿在天堂的你们一切安好,儿女永远怀念你们!”市民王如群在时空邮局写下了这段话,然后投进了邮筒。“这种做法新颖,有仪式感!”

  记者看到,有市民写着写着,眼睛红了,泪水滚落下来。“在这里,祭奠者找到了另一条情感宣泄的出口,这种做法值得表扬。”前来祭奠父亲的亭湖科技局工作人员孙海峰说。

  当天风很大,但园区内没有浓烟滚滚,没有听闻鞭炮声。反倒是那随风飘动的心灵倾诉卡,仿佛带走了人们无尽的思念……

  黄丝带心愿卡免费赠送

永安陵园准备了上百盆盆栽花、手捧鲜花,倡导市民将带来的纸钱换成盆栽花或者鲜花。

  4月2日,记者来到永安陵园,一进门就看到三块大宣传牌,其中有一块是一封《倡议书》,倡议市民低碳祭祀,告别祭祀陋习,建议采取献一束鲜花、植一棵树、读一篇祭文、清扫墓碑等移风易俗、健康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之情。

  进入大门,永安陵园挂出了“文明追思逝者、鲜花祭奠亲人”的横幅。陵园为前来祭祀的市民准备了上百盆盆栽花、手捧鲜花,倡导市民将带来的纸钱换成盆栽花或者鲜花,用更加环保、低碳、文明的方式来祭奠亲人。“今年我们陵园继续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活动,倡导市民少烧或不烧冥纸。”永安陵园管理处主任章青告诉记者,陵园志愿者也会积极劝导市民把带来的纸钱换成鲜花,陵园还准备了黄丝带、心愿卡,免费供市民领取。

  进入墓葬区,记者看到,陵园内准备了很多大桶装清水,这是陵园为方便前来祭扫的市民清洗墓碑用的。王梓强夫妇今年就带了两盆菊花前来祭扫,记者注意到,王梓强手里捧着菊花,妻子手里拿着一条毛巾。一到父亲的墓碑前,夫妻俩就忙开了,王梓强忙着清扫墓碑周围的灰尘、泥土,他的妻子弄湿毛巾,把墓碑从上到下擦得干干净净。收拾干净,王梓强把带来的两盆花放到了墓碑的两侧。王梓强对记者说:“我们觉得对待长辈应该在他们生前对他们孝顺一点,而不是死后攀比着烧纸钱。”

  “我们一直积极倡导不要在陵园内烧纸钱,整捆冥纸不要带入园区,禁止在墓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焚烧衣物等其他用品。”章青告诉记者。

  鲜花代替鞭炮和香烛

  4月2日,记者在市兰园公墓看到,“文明低碳祭扫、维护环境卫生”的标语赫然入目,墓园里不再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和绢花,文明祭祀渐渐成为新风尚。

  “以往来扫墓的时候还能听到鞭炮声,现在几乎听不到,市民文明祭祀的觉悟越来越高。”手捧鲜花前来祭祀的市民赵宏育认为,比起纸做的“元宝”“冥币”,用鲜花祭祀既文明雅致又能表达对亲人的哀思,还能响应政府号召,过一个“绿色清明”。

  在墓园内,不时听到公墓工作人员向前来祭扫的市民宣传有关文明祭祀和安全注意事项,在各主要通道上也能随处可见提醒市民文明祭祀的标语。

  “相比以往清明节的烟熏火燎,这两年墓园增添了几许肃穆和清雅,几乎没有人随意燃放鞭炮,用鲜花表达情意的文明祭扫者今年占了绝大部分。”兰园公墓管理处主任颜玉洪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厚敛重葬、烧纸钱等陈规陋习正逐步淡出,文明祭祀和生态安葬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该墓园已有百余位市民预定了壁葬、花坛葬、树葬等生态葬方式。

  据悉,从3月下旬开始,该墓园扫墓人群日渐增多,上周末迎来首个祭扫小高峰,日均人流量达15000人。为了维持好安全卫生秩序,墓园每天安排1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巡查,增加保洁和保安人员,协助维持秩序和环境卫生,对极个别携带鞭炮的祭扫者,及时进行现场劝导。同时,墓园还准备近万个免费赠送的瓷盆,前来扫墓的市民只需携带身份证、墓穴证,即可到公墓服务大厅签约申领到一对免费的小瓷盆及绢花。

  绿色生态葬渐入人心

  “我们每年都会利用清明期间人流集中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节地生态理念,提倡厚养薄葬,为公众逐步接受壁葬、树葬、花葬、海葬、草坪葬等新式的节地生态葬法创造条件。”永安陵园管理处主任章青告诉记者,陵园现有多种新式的节地生态葬法。

  “相对而言,各种生态葬法中,壁葬公众比较能接受。从经济角度来讲,与墓穴相比,壁葬的价格便宜了很多,最主要的是环保,节约土地。所以壁葬引入后,很快就被公众所接受。”章青说,骨灰墙的设计建造,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缓解日益紧张的公墓用地与逐年严峻的安葬形势带来的矛盾。“永安陵园壁葬一期准备了399个穴位,已经售出100多个。前来咨询、了解壁葬的人也不少,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目前壁葬二期工程我们已经完工,可以接受市民预订。”

  在永安陵园的树葬区,一片茂密的小树林里,一棵龙柏树长得枝繁叶茂。树前一块墓碑上刻着一位陈姓逝者的名字。经多方打听,记者联系到了逝者的家属李女士。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老伴生前是盐城师范学院的退休教师,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种树、栽花。“我爱人长眠于龙柏树下,与大自然如此亲近,也算是实现了他生前的遗愿。”李女士说。

  除了树葬、花坛葬、壁葬外,永安陵园今年准备新开辟一种全新的墓葬方式——廊葬。廊葬是一种回廊式的壁葬,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节约土地。“我们准备新建100个廊葬穴位,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章青说。

相关知识

玉林:鲜花代替鞭炮 绿色祭扫让清明更文明
鲜花替代鞭炮 文明祭扫受青睐
铜梁:鲜花替代鞭炮 倡导文明祭扫
【关注】鲜花寄哀思 文明祭扫更“清明”
昆明市民文明过清明 纸钱香烛换鲜花
市民文明过清明 纸钱香烛换鲜花
文明祭扫理念渐入人心 这才是清明正确打开方式
鲜花换鞭炮!阳春种植户捐赠1.2万枝菊花支持文明祭扫
鲜花替代鞭炮 文明祭扫拂新风
文明祭扫让清明气更“清”、景更“明”

网址: 鲜花代替鞭炮和香烛!清明祭扫,带上文明同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23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森林防灭火】“鲜花”替换“纸钱
下一篇: 电子花圈比纸质花圈和鲜花花圈更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