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0916/photos/middle/20240916215312_4kpv_oo1mv2q8.jpg)
鲜花寄哀思 刘力果 摄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0916/photos/middle/20240916215312_4kpv_la21k808.jpg)
3月31日,南阳市二十三中组织60多名师生代表来到南阳烈士陵园,用齐唱国歌、肃立默哀、献花、重温入团誓词、聆听讲解等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崇敬之情。(南阳晚报记者 曹立峰)
核心提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祭奠祖先,缅怀故人,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焚香祭奠,扫墓踏青,向逝去的人表达绵绵的哀思。
市民越来越重视清明节
清明节,既是一年中的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很多传统的清明风俗被很好地传承下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重视这个传统节日。
清明是一个祭奠亡灵、思念故去亲人的日子。昨天早晨,市民张玲和家人前往独山公墓给外公、外婆扫墓。她告诉记者:“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来扫墓。虽然外公、外婆都已经‘走’了快十年了,但每年来‘看望’他们时,仍然觉得很伤感。” 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的主任张卫东告诉记者:“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在怀念中继承先人的优秀品质,这其实是我市家风文化的一种延伸。”
绿色祭扫带旺鲜花市场
随着“绿色祭扫”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很多市民选择用鲜花祭奠已故亲人。记者在城区梅溪路的几家鲜花店内看到,花店老板都将菊花、百合、康乃馨等鲜花摆在了醒目位置,黄色、白色等朴素淡雅的花难得当了一回鲜花市场的主角。
记者注意到,不时有前来花店预订咨询的市民,有的还打来电话咨询。“以前,我们祭扫都要烧纸钱、放鞭炮,不管是鲜花还是鞭炮,心意都是一样的,都为表达对亲人的一份思念。现在,提倡环保、节俭、文明、低碳,所以我在清明节的时候更愿意买束鲜花去祭扫,既漂亮、安全又无污染。”在花店里买花的市民王女士说,“很多花店推出预订鲜花业务,而且祭扫用的鲜花品种、样式十分齐全,我的很多朋友都选择这种祭扫方式。”
网上祭祀成为新风尚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能亲手为逝去的先人献上一束花、敬上一杯酒、植上一棵树、清理一下墓碑固然好,但是有些远在他乡的打工一族却不能回家祭扫。网上祭扫不仅环保,而且能让外地打工的人实现祭奠,更适应现代年轻人的节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清明节快到了,能够通过网络祭奠平台给亲人祭扫、留言,也算是一种寄托方式吧。”在广州做生意的张鑫是记者多年的好朋友,和记者在微信上聊天时,她说她跟奶奶一起生活了十多年,感情很深,现在自己有能力挣钱了,奶奶却不在了。但因为她生意比较忙,所以清明节也没有机会赶回来祭奠,所以她就到网络祭奠平台上祭扫、留言,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奶奶的怀念之情。(南阳晚报记者刘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