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乌兰牧骑的精彩演出(资料片)
近年来,乌拉特中旗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积极推动文化发展,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不仅要让群众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更要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加强文化建设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初春,记者来到乌加河镇,看到这样一番景象:小镇上休闲广场宽敞,健身器材齐全,文化活动室里热闹非凡。
自2006年以来,乌加河镇筹集600万元,完成了7处组级文化大院、3处农牧民体育健身场地、7个村级文化室和1个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工程,为群众提供了文化活动平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据乌加河镇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共有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基层文艺队伍13支、秧歌队12支,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多达200余场次,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近年来,我旗积极开展文化结对扶贫活动,目前,已建成71个村嘎查文化室和24个文化大院(户),并为各基层文化站、室配备了价值近50万元的文体活动器材,使全旗8个苏木镇形成了镇(苏木)有文化站、村(嘎查)有文化室、组(户)有文化大院的格局。成立了二人台学会、乌拉特民歌学会和29个基层文艺宣传队、24个秧歌表演队,会员达到700余人。这些文艺爱好者们充分利用各种集会、农闲时间和传统节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宣传活动,营造了和谐文明的新风尚,有效解决了农牧民精神文化需求。
在中旗,不仅乡村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区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走在海流图镇的大街小巷,你一定会被那浓郁的文化气息所感染。晨曦初现,晨练的人们已开始锻炼;华灯初上,欢快的舞步已跳动起来;在海流图镇西公园,总是挤满了打太极拳、扭秧歌的市民。
“目前,海流图镇有大小文艺活动团体8个,参加活动的人数达到140多人。”海流图镇分管文化活动的副镇长刘寅介绍说。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秧歌、腰鼓、健身操、跆拳道、太极拳、健美操,还有美术书法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广泛。从2003年开始,中旗就以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为载体,开展红红火火的广场文化系列活动。截至目前,该旗已连续9年举办了“情洒乌拉特”消夏广场文化艺术节,期间累计举办了二人台表演专场晚会、青年歌手大奖赛、乌拉特民歌大奖赛、山曲大赛、千人大合唱等文艺演出活动50场次,观众累计达34万人次。这些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既结合了社会热点,又紧贴群众生活,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挖掘旅游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品牌
乌拉特中旗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在这里,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蒙元文化与北方文化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织,独特的文化氛围造就了魅力十足的乌拉特文化品牌。近年来,我旗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边疆文化等多重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使乌拉特文化更具系统性和代表性。
我旗将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开发当中,打造了一批又一批人文景观。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以石艺文化园为载体,重点培养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玉文化、民族手工艺品、奇石、根雕和木雕等产业。投资3100万元,充分利用当地的草原、湖泊、戈壁自然野趣、历史遗存及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对同和太牧场、乌拉特石林、德岭山水库3处旅游资源进行了规划,并开发为乌拉特文化旅游景区,全面打造“一线多点”的旅游黄金线路,构建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历史遗存、异国风情“四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据了解,目前我旗已发展旅游企业41家,有希热庙、海流图生态园、巴仁宝力格度假村、鹿苑、瑙干塔拉家庭生态牧场等5处旅游景区。已开发境内旅游线路3条,中蒙跨国线路1条。全旗旅游从业人员1141人。同时,该旗还精心打造“一镇一品,一苏木一特色”独具魅力的苏木镇文化品牌,德岭山镇举办了新农村建设暨金色希望文化节,乌加河镇举办了大后套·乌加河文化节,川井苏木举办了蒙古马文化节,海流图镇举办了草原文化节等文体活动,另外,各苏木镇还成立了农牧区文艺协会,并组成了秧歌队和文艺宣传队,基本上形成了“一镇一品、一苏木一特色”的文化品牌局面。截至目前,中旗累计举办了歌手大赛、二人台、原生态演唱、山曲大赛、千人大合唱等文艺演出活动36场,观众达27万人次,顺利实现了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的预定目标。
加强文化传承 实现文化繁荣
近年来,我旗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旗内文化资源进行了全方位盘点、挖掘、收集,目前,已经整理出乌拉特原生态民歌470余首,并通过举办千人演唱会的形式进行弘扬。
为了弘扬民俗文化,旗里每年举办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活动,并出版了《溯源文明》系列丛书和《草原雄鹰》、《乌拉特民歌集》、《回眸草原》大型画册等。成立了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民族礼仪、民族工艺品制作、马头琴等民族特色专业11个,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团体、乌拉特搏克协会、枣溜马协会、民族服饰协会等6个。该旗将乌拉特民歌列入民族幼儿园和民族学校的教程内让孩子演奏、学唱。连续举办多届乌拉特民歌演唱会、乌拉特民歌坐唱等活动,让年轻人了解和掌握乌拉特民歌,让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得到传承和保护。2010年乌拉特民歌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2011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在前不久公布的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中,中旗的乌拉特民歌名列其中。
相关知识
让文化之花灿烂绽放——来自乌拉特中旗的报道
《劳模风采》之李金红:田间地头绽放的“巾帼之花”
非洲鲜花+非遗文化,农博会绽放中非文化交融之花
花文化分会:发掘中国灿烂的花文化资源
文化传承看云南丨民族文化之花绚丽绽放
文明之花别样红——来自广东博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报告
我市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让“花儿”在文明阳光下灿烂绽放
让每一件文化产品都绽放精彩
让“祖国的花朵”在文明的阳光下灿烂绽放——青海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让文化创新之花“经久盛放”
网址: 让文化之花灿烂绽放——来自乌拉特中旗的报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286.html
上一篇: “玉兰”花绽,他们在舞台上“激活 |
下一篇: 彝族花腰文化保护区文化建设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