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我中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显山露水、疏密有致”的总体布局要求,坚定信心,重点突破,围绕法治建设、大物业管理、联防联控机制、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优化标识系统、提升门户景观配置、共建共治活动等7个方面开展工作。)

        2020年,我中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显山露水、疏密有致”的总体布局要求,坚定信心,重点突破,围绕法治建设、大物业管理、联防联控机制、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优化标识系统、提升门户景观配置、共建共治活动等7个方面开展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法治建设为主导,制定并印发规范性文件

        2020年6月,我中心制定内地首部郊野公园管理规范性文件——《深圳市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以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我中心根据《管理规定》制定配套车辆管理办法,对入园社会车辆实施管控,上山车辆同比减少近95%,进一步保障饮用水一级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及游客人身安全。

        (二)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开启大物业管理模式

        自2020年6月起,园区实行大物业管理模式,全面整合园区安保、绿地养护、保洁、有害生物防治、手作步道建设维护等多项服务内容,探索基层治理与专业化运营机构有机结合的模式。新物业管理公司入驻以来,园区管理在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绿化保洁、便民服务方面改善显著,受到游客好评。

        (三)以部门联动为抓手,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为提高管理效率,加强部门联动,我中心一是联合三洲田森林公园管理处、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辖区街道及派出所,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车辆管控、疫情防控等方面形成联防联控机制。二是落实区主要领导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联合执法部门对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积极协调盐田区有关部门,针对从盐田入口进入马峦山的不法行为,实施入口管控措施,有效阻止运输活禽入园等不法行为,切实保护马峦山生态环境。三是加强日常训练,提高作战能力。邀请深圳市森林防火、应急处置等领域专家为我中心进行森林消防培训。在深圳市第四届森林消防业务技能大比武中,我中心森林巡防队作为坪山区半专业队伍代表,取得了半专业组团体第二名、300米水带接力赛第一名、理论知识考核第三名的好成绩。

        (四)以便民服务为宗旨,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通过完善园区道路,改造停车场,设置自动售卖机、休息凳等服务设施,全面提高便民服务水平。一是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坪马线道路改造系列工程。对园区主要道路坪马线进行拓宽路面、增设路灯、路面平整等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行车顺畅和安全程度。二是推进停车场改造工程,推动马峦入口南坪快速路(马峦山2号-3号隧道口段)桥底空间及碧岭入口南坪三期中山立交桥下空间项目立项工作,马峦入口停车场项目已完成概算编制等工作,预计明年初进入施工阶段;碧岭入口停车场项目已过区政府常务会议纳入今年计划外新增立项项目。三是在碧岭入口人流量较多处增设3台自动售卖机,平价销售饮料、零食及橙汁,并增设石制桌椅,以满足游客能量补给及休息需求,受到游客一致好评。

        (五)以提升园区形象为目标,全面优化标识系统

        针对马峦山多家管理主体设置的标识牌风格、款式不统一的现状,全面优化标识系统,补足设施短板。一是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森林防火、三防和手作步道等工作需求,制定园区标识系统设计指引,打造风格、款式统一,指向清晰、科学的标识系统,并对现有标识系统进行逐步替代、完善。二是在园区主要入口设置风格古朴自然、定位明确、辨识度高的导览地图,满足游客定位、导览需求,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六)立足小投入办好事,提升门户景观配置

        在预算紧张的条件下,对马峦、碧岭两个主要入口进行局部景观提升,成效显著。一是对新接管的碧岭入口公园进行景观提升,在部分危险边坡种植簕杜鹃等开花植物,提升景观效果,同时有效防止了滑草等不安全行为。二是开展马峦入口景观微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景石景观小品,秉承小投入、见成效的理念,结合郊野公园特点,运用植物与景石搭配造景,通过种植樱花风铃木、小叶紫薇、红叶狼尾草等苗木,搭配原色景石,突出公园自然、郊野特色,增添野趣。三是打造桃花谷景点,在马峦片区888果场附近区域,大面积种植色彩艳丽的开花植物,预计明年春季将形成桃花烂漫的诗意景观,切实提升园区景观效果。

        (七)开展环保志愿活动及摄影大赛活动,打造“马峦山环保日”等特色品牌文化

        一是持续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及手作步道志愿建设活动。采取中心自建和招募志愿者共建相结合的方式,在碧岭片区汤坑段累计建设步道5公里,并对现有手作步道进行定期保洁及维护,沿途增加了标识牌为徒步游客提供通行便利。

        二是持续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共计开展22期活动,参与人员超过100人,共计拾取垃圾百余袋,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贡献马峦山力量。

        三是设立“马峦山环保日”。我中心将每年12月份第一个周六定为“马峦山环保日”。12月5日,成功举办首届主题为“携手共护马峦山,共享共赏坪山生态绿”的“马峦山环保日”启动仪式,并以此为契机,将志愿服务打造为马峦山的特有品牌文化,让马峦山环保志愿服务及手作步道志愿建设活动成为坪山开展自然教育、培养文明意识的平台,成为坪山特色文化的载体。

        四是开展马峦山摄影大赛。7-9月份,我中心组织开展“摄见之美·马峦山色”马峦山郊野公园摄影大赛,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共征集到480名选手的800余幅作品,总投票数达15余万票,经过专业评委老师的严格筛选,分别评选出手机组和单反组的金、银、铜奖作品各一幅,另外,在全部优秀作品中评选出最佳构图奖、最美视觉奖各一幅,最具人气喜爱奖三幅。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我中心计划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着力探索开展废弃石场生态修复试验,推动森林康养等生态旅游产业开发,进一步开展门户景观改造及园区景点开发工作,全面提升园区生态保护及管理水平,具体如下:

        (一)生态资源管理方面

        1.探索景观复绿模式,开展废弃石场生态修复试验

        针对园区内7处废弃石场,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治理原则,结合园区总体规划,探索垂直区域的复绿模式,宜绿则绿,宜景则景,试验种植藤类植物,利用其生长力强、易攀援的习性,逐渐形成石场裸露区域复绿的景观效果。

        2.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

        针对园区内桉树、相思树等速生丰产林较多,影响林分结构、森林质量的情况,遵循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念,联合林业部门科学推动实施低效林改造、中幼龄林抚育等森林精准提升工程,补植补造本土树种,促进林分天然更新,优化林分龄组结构。推动实施林相改造工程,丰富植被的种类、色彩、层次和季相,并结合功能布局,有针对性地营造、补植具有康养功能的本土树种、花卉。着力打造生态优良、林相优美、景致宜人、功效明显的森林康养环境,形成生长稳定、物种丰富、效益显著、具有南亚热带森林景观特色的森林群落。

        3.开展野生动物本底调查及监测,为保护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对于园区内珍稀保护野生动物,通过设置红外摄像头,监测、记录野生动物种群行为,并开展动物本底调查,积累第一手资料,为科学保护、管理野生动物提供数据支撑。

        4.优化机构设置,深入开展生态资源监测、研究工作

        参照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仙湖植物园管理处等兄弟单位的机构设置方式,优化机构设置,增设科级单位,聘请相关领域的退休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园区内生态资源的监测、科学研究及保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科研价值。

        (二)景观提升及景点开发方面

        1.提升门户景观,开展主要入口系列改建工程

        一是开展马峦、碧岭入口停车场改造项目,充分利用立交桥下方空间改建停车场,设置停车位1050个(马峦口800个,碧岭口250个),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满足游客停车需求。二是建设景色优美、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满足游客的休憩、餐饮、咨询、科普、宣传等多方面需求,为游客提供便民、惠民服务。

        2.科学开发景点,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一是开展亲子径建设项目。在马峦入口平缓区域,沿矿山水库段改造提升1.9公里的道路,以“无痕山林”理念打造亲子径,使之成为适合各年龄段群体徒步、休闲、健身的健康径、绿色径;二是推进龙潭瀑布亲水平台改造项目,在游客较为集中的戏水区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设亲水平台,提高游客亲水体验感。

        3.串联互通,打通马峦山全域手作步道

        结合马峦山山形山势,以防火巡查路线为基底,打造联通马峦山各片区的手作步道,规划为五期建设,总长度约10.44公里,以中心自建及志愿者共建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深化“共建”内涵,将志愿服务打造成为马峦山的特有文化品牌,赋予马峦山新的文化软实力。

        4.探索马峦山森林康养发展模式,推动康养产品可持续发展和康养产业健康成长

        全面整合林间步道、瀑布栈道、护林防火道和生产性道路等道路资源,着力构建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的森林康养步道体系,完善康养步道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休憩、科普及游玩需求,为坪山区吸引高端人才、留住高端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特色文化挖掘及品牌打造方面

        1.挖掘特色文化,将禾雀花打造为特色旅游品牌

        在对马峦山禾雀花的分布状况、习性特点等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禾雀花的文化价值及科研价值,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禾雀花节”推广活动,并考虑建设禾雀花种苗基地,将禾雀花打造为马峦山特色旅游品牌,努力使之成为深圳赏花旅游的新亮点。

        2.深入挖掘马峦山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资源

        一是联合相关部门,推动开展马峦山红色文化研究记载传播工作,通过采访马峦山原居民,梳理历史资料,踏访旧址,形成马峦山红色文化系列记录宣传资料,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路线。二是挖掘、保护马峦山联通大鹏、盐田、横岗的古道,对沿路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并挖掘古道的来源、历史、演变,记录马峦山故事,进一步保护传承马峦山珍贵的历史文化。

        3.构建高端民宿综合体,完善配套服务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旧民居资源,以保护原生态人文历史为原则,突出坪山特色、客家风情、历史底蕴,在适当区域,将房屋质量、保存状况良好的旧民居,在保留原汁原味客家乡村风格的基础上,改建成集餐饮、住宿、调适机能、修身养性、康体健身等于一体的高端民宿综合体,提供森林浴、森林氧吧等特色服务设施,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全面整合马峦山片区6个村落资源,以花为媒,以花会友,每个村落构建别具特色的花卉主题民宿板块,形成一花一世界、一村一主题的特色民宿样板,塑造坪山特色旅游文化。


相关知识

产业坪山、创意生花,坪山区政协举办“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云聊汇活动
柳州市鹿寨生态环境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浅谈园艺疗法在残障领域服务中的运用——以“康晴花园”坪山区精神康复者园艺康复项目为例
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在温度逆境下的存活率比较
浦江郊野公园:花卉艺术乐园的世界!
上海浦江郊野公园植物多样性调查及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企业年终安全工作总结(30篇)
北京今年计划新增造林绿化1万亩 建设100公里社区级绿道;在重点区域新建郊野公园9处 今年将建20处花园城市示范街区
绿化工作总结(精选15篇)
赏花、阅读、露营 2022深圳簕杜鹃花展全部满足你!

网址: 坪山区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29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传统文化论文)传统花卉文化传承
下一篇: “文化立县”与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