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遗
传
承
人
▲李伟钊平常都在家中天台打理盆景。
▲李伟钊(左)师承孔泰初(右)。
▲李伟钊(右)曾为任仲夷(左)修剪盆景。
本期独家专访的嘉宾是岭南盆景市级非遗传承人李伟钊。访问中,李伟钊分享了他致力于推广盆景艺术的理念,希望把岭南盆景走进千家万户。当年师从岭南盆景一代宗师孔泰初,李伟钊表示:“从孔老师身上,我明白到学种盆景要学好种德行。”
种盆景先学“种德行
岭南盆景艺术是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而广州荔湾是岭南盆景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岭南第一花乡”,种花历史逾千年。明清时期,人们选用制作古树盆景的植物主要有罗汉松、榆、九里香、柏、水松等。当时的盆景的制作方法比较呆板,以传统的铁丝扎作手法为主,稍加修剪造型。树干必呈“之”字型。另一种是用铁线绑扎成福、禄、寿、禧等字形,表示吉庆和祝福。上世纪二十年代,岭南盆景艺术出现变革趋势,盆景艺人选用在山野采集的形态各异的树胚,根据不同的自然生态取势造型,创作出形似自然树木的新式树椿盆景。这次盆景因材造型,着重于剪截造型,形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集形、神、意、韵于一身的艺术风格。具体的装饰手法有雕凿法、挑皮法、打皮法、打木砧法、带枝法、丁字枝嫁接法、直接嫁接法、头根气根嫁接法等。
作为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岭南盆景市级非遗传承人,李伟钊当年师承岭南盆景一代宗师孔泰初,他表示:“从孔老师身上,我学会学种盆景要学好种德行。”
李伟钊:1956年,还在读初一的我报名参军,4年后退役回到广州,被分配到广州市荔湾区委工作。单位宿舍是旧式楼房,我住在四楼,当时,宝源路沿街都是华侨房屋居多,这些楼房的间距颇近,邻居之间经常轻松跨过阳台“串门”。这些老华侨喜欢种一些花花草草,当彼此相熟后,他们在无暇顾及时会请我帮忙。久而久之,我也懂得了一些种植盆景的方法, 其实我从小就喜欢植物,在部队期间也学会了种菜的技能,返穗工作后又帮邻居打理花草树木,在不断耳濡目染之下,我在1960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培植盆景,后来在因缘际会下结识到孔泰初老师。
若论德艺双馨,孔泰初在岭南盆景界可谓享负盛名。孔泰初对盆景充满炙热之心,从事盆景研究长达60余年,首创“蓄枝截干”造型艺术,创作出雄伟苍劲的“大树型”盆景,因成就、贡献卓著,被誉为广州岭南盆景“三杰”之一。
声屏报:与孔泰初如何结缘?
李伟钊:1964年,广州盆景协会成立,孔老师被选为会长,并被聘请为广东园林学会理事。同年,流花西苑在荔湾区西华路附近建立,孔老师担任盆景技术员。因工作之便,我与他经常有交流的机会。获知我也同样热爱盆景后,他便把自己几十年的栽培经验和修剪技法传授于我,我也因此拜他为师。那时候我们并没有正式的拜师仪式,双方讲求信誉,我认他,他接受,便成一辈子的师徒。
声屏报:跟随他学习之后,总结到种好盆景需要哪些步骤呢?
李伟钊:孔老师授课时,会一边剪裁一边讲技法。从这么多年来的经验所得,其实6个字便能总结出方法。首先是心至,种盆景需要有爱心、恒心、耐心,倘若没有“心”,做任何事都不能成功。其次是眼至,确认自己有心后,就要开始去选树胚、工具、盆皿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后是手至,淋水、施肥、种植、翻土,除虫,那么多的工序都是要靠手做。这简单的6个字,不仅可以体现在种盆景上,也能应用在做人处事上。而且从他身上,我学会种盆景要学好种德行—做生意不能骗人,玩艺术不能作假。
声屏报:广东地区有哪些树种适合做盆景呢?
李伟钊:因为广东出于亚热带地区,气温偏高,初学者可以选择比较容易种植的九里香、福建茶、雀梅(又名酸味仔树)、榆树、细叶榕等,其他地区的话则因地制宜。但总的来说,只要是适合当地水土状况生长的植物,都可以做成盆景。
▲李伟钊作品《飞天》。
▲李伟钊作品《陡高临远》。
师徒合作推出盆景书
据资料记载,岭南盆景分为三个流派,以孔泰初为首的一派,参考国画艺术特点和树桩的自然形态,形成以雄伟苍劲、纯朴自然见长的“大树型”盆景;另外一派则利用将近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使树桩某一部分长出一支树芽,以孤飘潇逸为贵;还有一派追求枝干清瘦、扶疏挺拔,意境清高超脱。
1985年,李伟钊和孔泰初、樊衍锡合作撰写了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岭南盆景艺术的著作《岭南盆景》。书中详细介绍了岭南盆景的艺术特色与风格形成,出版后大受盆景爱好者欢迎,并多次再版,曾荣获198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此后,他还出版了4本有关盆景的著作,分别是《岭南微型盆景》《岭南盆景欣赏》《广东盆景》《树根雀梅盆景裁剪集》,更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花王奖”“跨世纪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李伟钊:当时国内还没有一本系统讲述岭南盆景的相关书籍,这本书的面世可说是开创先河,所以我十分感恩能跟两位前辈学习和合作。在孔老师过世后,我把他送我的9幅画作珍藏在家里。每次看到总会睹物思人,不时想起其对我的教诲。
李伟钊家中的客厅里,挂着一张由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任仲夷赠送的书法条幅。李伟钊表示自己在荔湾区委当新闻秘书期间,先后写了两篇通讯稿,可能对方看过这些稿件及获知自己业余时会种植盆景,所以特意前来家中交流。
李伟钊:1988年5月27日中午,任书记来到我家中关心我的业余生活,看了我的《岭南盆景》后,就一起到天台看赏花草。他对盆景充满兴趣,互相交流了一些心得。之后我还有机会到他家中帮忙裁剪盆景。
▲1991年,李伟钊推出《岭南微型盆景》。
盆景走进千家万户
业余从事岭南盆景栽培创作逾60年,李伟钊创作的作品在国内外的大赛中屡夺殊荣,先后获得国际杯奖、国际大赛特别奖、全国双龙金杯奖等奖项。2018年,李伟钊成为广州市第六批非遗传承人,他说:“希望能把岭南盆景这个金漆招牌擦亮,推广到千家万户。”
李伟钊:除了把技艺传授给徒弟之外,我还写了5本关于盆景艺术的书籍,都只希望把岭南盆景这个金漆招牌擦亮,推广到千家万户。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广州挑选了荔湾四盆岭南盆景精品,赠与埃塞俄比亚国王塞拉西,由此可见岭南盆景充分证明我们“花城广州”的美誉。目前这门艺术的发展前景是向好的,早前有几名学生登门拜访,原来现在大学中有盆景艺术的课程,而且还不少人踊跃修读,对此我感到十分安慰。
声屏报:从事这门艺术超过一甲子,收获最多的是什么?
李伟钊:退休之后,除了继续传承孔泰初老师的“大树型”盆景风格,我还撰写了《岭南微型盆景》一书,在保留岭南盆景艺术特色的基础之上,创新出一种新的格调,提出了“清、奇、古、雅”的艺术特色,受到了众多盆景爱好者的喜爱。微型盆景十分适合室内摆放,而且灵活性又大,能按照家中不同的摆设来搭配,十分方便。此外,数十年来,我对着这些花花草草,心态平静,生活安稳,所以身体十分健康利索。而且我还因此结交到不少挚友,可谓相识满天下。
▲李伟钊(中)到社区推广盆景艺术。
▲李伟钊(左)乐于与热爱盆景的居民分享感受。
END
相关知识
《莳花弄草
莳花弄草
莳花弄草也有“发烧友” 羊城洋兰大行其道
助力园艺治疗师:莳花弄草“种”出好心情
喜欢树花草有什么好处(拥绿自然享健康 莳花弄草益身心)
莳花弄草 我的园艺慢生活
莳花
养花庭院景观设计四季园林莳花弄筑道修篱种花屋顶园艺
[沅陵电商人物]“苗木夫妻”莳花弄草干事业,修篱烹茶做直播
莳花弄草 我的园艺慢生活 家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庭院花卉植物 绿化绿植盆栽造景设计 私家庭院 室内花园园艺素材园林景观设计书
网址: 莳花弄草一甲子,李伟钊:擦亮花城招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3969.html
上一篇: 任帅告诉你石榴盆景造型的艺术特色 |
下一篇: 第二十届花博会|盆景艺术展,方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