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得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力度,实施一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我区先后迎来了重点生态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以及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等一系列林业建设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使我区林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区植树造林硕果累累,到去年年底,共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65.54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10亩,长防林24.46万亩,生态环境综合治理0.96万亩,退耕还林23.18万亩,德援项目5.14万亩。完成封山育林37万亩。并通过大力造林育林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全区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三增长”。林业用地面积由1978年的 210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 24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由210万立方米增加到487.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5.9%提高到72.97%。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进一步增强了森林的碳汇能力。
为了加强碳汇林业的发展,我区根据区情,制定了“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工作目标是抓好23.18万亩退耕还林的补植、抚育和管理,并切实抓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项目;在继续抓好中德合作项目已造林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森林经营项目;全力抓好测土配方等四项工作,全区新增有林地面积4.5万亩,达到244.7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0.2个百分点,达到72.97%,森林蓄积量增加30万立方米,达到492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增加3个亿,达到34个亿。
二、存在的问题
(一) 森林经营问题亟待解决。我区经过30余年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但是,我区森林经营不力,森林质量低下,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仍然脆弱,森林资源平均蓄积水平不高,低产低效林还占较大比重,森林通过固碳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难以发挥。
(二)林农造林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区农民种粮,除减免税费外,每亩国家还补助300—400元耕地保护基金。但是,经营林业国家补贴很低,每立方米木材还要上缴其销售价10%的育林基金,如果划为生态公益林,国家并未实施生态补偿。尽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老百姓吃上了定心丸,但由于造林周期长,见效慢,导致我区林农经营林业特别是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不高。
(三) 全民碳汇林业意识不强。近年来,气候变化逐渐被公众所认识,但是森林碳汇、碳汇林业等诸多新名词和气候变化与森林的关系,广大市民不了解;有些人不了解《京都议定书》规则的条件,错误理解国际碳汇市场,认为森林吸收和固定的二氧化碳都可以进入市场交易。
三、采取的对策
永定区现有林业用地243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3.8%,区划生态公益林100.7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50%。为永定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撑。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永定林业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林业生态体系、森林文化体系、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和林业法制保障体系建设,把永定林业推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更好地服务永定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广泛宣传发动。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气候变化结果导致了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和极端天气频发等,直接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在或潜在构成严重威胁。采取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使用清洁能源和大力发展碳汇林业既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生态建设、提高林农收入、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加大对碳汇林业的宣传,要充分利用“植树节”、“森保节”等活动,开展碳汇、林业碳汇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碳汇林业、碳补偿的了解,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造林固碳意识;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进一步形成关注森林、热爱自然的良好风尚。
(二)强化体系建设。一是抓好林业产业化建设。我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业优惠政策,加快油茶产业建设和五倍子等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要根据省厅的总体推进“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的要求,加快现代林业产业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我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名优特时鲜水果基地。要充分利用我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全省的龙头。要积极整合资源,大力扶持竹木加工企业,建成一定规模的竹木加工企业;二是抓好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把林业生态、民生林业建设作为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保护好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逐步将成片天然阔叶林和重要区位的森林划为生态公益林,将针叶纯林改造为针阔混交复层林。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切实加强澧水流域、水库、城镇、村庄周边森林的保护,为永定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①澧水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做好永定区内澧水、沅水流域干流、一级支流一重山造林、补植和封山育林,修复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实现区域内林分结构合理,生态功能稳定发挥。
②抓好长防护林工程建设,实现区域内防护林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③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常张、张花等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张桑、张青、张沅等交通干线及两侧一重山绿色长廊,加快城市片林、城边林带、城郊森林建设,大力推进绿色村庄、绿色城市、绿色校园、绿色厂区、绿色社区、绿色军营建设,建设宜居家园。
④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加强濒危物种、重要湿地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将重点区域的生态公益林列为自然保护区、小区,对珍贵濒危物种实施拯救。
⑤森林灾害防控工程。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建设,加大森林火灾扑救应急物资储备库、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阻隔带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加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疫情除治力度。
三是抓好森林文化建设。永定区属少数民族地区,有着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把森林文化建设作为林业发展的新任务,将森林文化教育纳入公民文化素质教育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森林博物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在全社会树立热爱森林、保护森林和建设林业的良好风尚。着力培育竹、花、茶、名木古树、湿地等森林文化,建设森林文化载体,丰富森林文化产品,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
(三)提高科技支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转变森林经营方式,把重心从外延扩大转到内涵提升上来,着力科学经营森林,加强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分改造,逐步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森林生态功能。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建设。
(四)推进依法行政。贯彻落实湿地、生态公益林、森林防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林业法制教育,普及林业法律知识,创造良好的依法治林氛围。加强林业行政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林业执法能力,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强化林地资源保护,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确保生态公益林占补平衡。
(五)积极筹措资金。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参考借鉴,联合一些大的企业(集团)成立绿色碳基金永定专项,大力倡导本地和外地的企业、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资加入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等活动,增强永定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碳汇功能,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力,促进永定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行动。
相关知识
林业碳汇
张掖森林公园林木碳汇计算与价值评价
黑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化潜力评价研究
内蒙古兴安盟全域开发林业碳汇
什么是碳汇、林业碳汇和森林碳汇?
关于城市园林绿地碳汇问题的初步探讨
榆林“试水”林业碳汇
加快林业碳汇标准化体系建设
发展桉树速丰林是增加碳汇的有效途径——桉树在漳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详细介绍林业碳汇
网址: 黄兴吉:关于永定区碳汇林业现状调查与对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7639.html
上一篇: 植物碳汇知多少?这个新装置“上线 |
下一篇: 多伦县:打造百万亩碳汇林 推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