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情感故事】缘来缘去,花落花开

【情感故事】缘来缘去,花落花开

相关链接:【原创故事】曲樑:相逢知情重(上)

本文讲的是一个单身男孩经媒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单身女孩,却被她“脚踏两只船”玩弄了的故事。这个故事提醒广大单身青年:谈恋爱不要脚踏,否则给另一方心灵伤害太大;失恋的人一定要以事业的进步、成功为补药。

一篇反映农村相亲现状的故事,分享给你~

作者:曲樑

进入11月了,没几天就到双十一了,没对象的他又陷入了焦虑……

晚上,母亲打来电话问“你和人家那个小姑娘怎么样了”,他打哈哈说“怎么样了,同床共枕了呗”,母亲训道:“滚一边子去,好好说话!……你们有什么进步吗?”他继续撒谎:“好着呢,经常一块玩……”

母亲说:“一块玩,好啊,但是得有实质性的进步啊!”

他又开玩笑道:“你所谓的‘实质性进步’,不就是那什么吗?”

母亲又忧愁道:“别人逢年过节把媳妇都领回家了,而且女孩也不要车不要房,你说你在市里都有房了,怎么还……”

他匆忙地敷衍道:“有人给我打电话,我接一下,待会回给你啊……”

就这样,逃避了母亲的责备式询问。

其实,上文提到的“小姑娘”是他在网上认识的一个同在本市的女孩,而且双方住处还挺近,但认识快7个月了,就是没有见过。可是,他为什么要对母亲撒谎呢?

为了减少母亲因他没对象的焦虑。

至于年底回家怎么交待,到时候再说。

从5年前,亲人就为他找对象的事上愁。媒人给介绍了十几个了,就是一个也不成。父亲有时候很郁闷:“都介绍了这么多个呢,好歹成一个呀,怎么就一个也不成?别人介绍没几个就成了,几个月就结婚了……你问题到底出在哪?是不是你身上没有吸引女孩的地方?”

一听到这样的问题,他就又烦恼又愤怒,恨恨道:“都给我等着,我一定要发达给那些不识货的人看!”

父亲道:“哈,是别人不识货,你以为你是谁呀?樑啊,咱家是老农民,没啥资源,对女孩别恁挑了,差不多就行了……”

差不多就行了?怎么叫差不多?

一、缘分匆匆如花落

去年10月,他在老家通过邻村媒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女孩,当时聊的还挺多,可是,他回来市里没几天,女孩就微信回复他:“我看了你给我发的诗啦,我感觉咱俩不是一条路上的人。我给不了你文人的气息,也欣赏不了你高雅的水平……你就别费心啦……会有好姑娘等着你的!”

他一拍桌子:“嘿!难道还怪我给她发的诗歌了不成?”

其实我们以旁观者的眼光来看,他们俩是兴趣爱好不投,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早早地结束也是好事,免得将就着双方都痛苦。

两个月后,经同村的一位媒人奶奶介绍,他电话联系了同在本市做会计的、老家是一个乡的一位姑娘。两人先在微信上聊了几句。女孩说,因为比他大两岁,所以不太喜欢找年龄小的男生,不过具体也看人。

又是这种想法!不就隔两岁吗,马伊利比文章大9岁不也过得挺好吗?多大事!

某一天,他约了女孩在饭店一块吃饭。

姑娘笑起来像鞠婧祎一样漂亮,短短的辫子显得非常有精气神,高挑的个子,身材很苗条。

两人聊了两个多小时,交流各自对情感的一些认识。女孩说,她每次回家,妈妈都叨叨叨,说来说去还是那些事。他呵呵笑了:“我也是。每次打电话,俺娘都老调重弹,有时候我一着急就直接挂了!”女孩一笑:“你够狠!你在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呀?”

“作图的。不过我们不是公司,是一家科研单位。”

“科研单位?什么名字?”

“xx研究院。”说到这里,是极令他自豪的一点,毕竟自己也是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人,虽然只是个劳务派遣合同工吧。劳务派遣合同——这是一个让人尴尬的劳动关系:表面上,是在这家单位上班,在法律关系上却不是单位的正式职工,而是A单位派遣到B单位的员工。直签合同一般是3年甚至更长,而劳务派遣合同却是两年。不懂《合同法》或人力资源常识的人,不会想到这些东西。

“听起来不错哦。那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女孩继续问。

唉,问到工资,寒碜了,每个月只有2000出头,实在不好意思说实话。于是他撒谎道:“5000左右。”

“哦,五险一金给交着?”女孩这一“哦”,不知道是认为他工资高还是低?

“对。”然后他又问了女孩的一些情况:在哪住,平时工作忙不忙,闲暇时间喜欢做什么等等面上的话。

不知道为什么,和她说话的时候总感觉憋的慌,总有些话说不出来。不像和文朋诗友们说话那样话题多到说不完。

走的时候,他给她说:“明天我要去北京参加诗歌春晚。”

“喔?诗歌春晚是什么?”

“就是像戏曲春晚、旗袍春晚这样的一种大型联欢会呗,只不过这个是以诗歌为主。”

“好,明天一路顺风哦!”她嫣然一笑,这一笑,让他感觉好有风韵,就像鞠婧祎的微笑一样。

第二天,他孤身一人前往北京,来到2017第三届中国诗歌春晚的颁奖现场。由于颁奖典礼晚上7点才开始,他中午到达北京后给在地铁牡丹园站附近的二爷打电话,在那儿待了一下午。二爷同样也问到了他的感情问题:“赵庾啊,对象咋样了?”

这可怎么回答啊!昨天才见了一个女孩,能不能处长久还不知道呢!

于是他无奈地撒谎道:“与一个女孩处了几个月了,挺好的。”

二爷惊喜:“哟,行!哪里人?”

“北杨庄的。”

“哎,挺好,离咱南王庄8里地,不远。”然后就问个没完没了了:做什么的,多大了,家里有什么人,年底能不能结婚等等。

把这样老套的情节写进这个故事,实非笔者所愿,可是,赵庾早就对笔者说:“将来你要以我为原型写小说、反映大龄青年婚恋难题的时候,一定要如实地写!”笔者也就呵呵哒了。我对赵庾的感情史,太了解了!

2017年1月13日晚,赵庾第一次登上国家级的领奖台。他获得的是组织奖,虽然是个不大不小的奖,但也让他永远引以自豪。虽然站在台上只有一二分钟,但他感动莫名!感谢诗歌春晚组委会,感谢诗歌!

颁奖结束后,好朋友永谦微信发消息开玩笑道:“赶紧从晚会现场领回来个像你一样热爱诗歌的小姑娘!”

“瞎说!我有小姑娘!”

于是永谦也像他二爷一样追问起来:“啥时候有的?哪里人?发照片看看,有图有真相……”

这时候,他忽然想到那个叫沈雁蓉的女孩,于是给她报喜:“我领奖了。”

结果,她只淡淡地回复:“哦,祝贺祝贺!”

赵庾心里一咯噔,本来以为她会惊呼“哇塞你好棒啊”之类的话,没想到她却如此淡然。是啊,你想让人家怎么着?她才认识你一天,她根本不了解你背后的付出。再者,用世俗大众的眼光来看,这个社会中喜欢诗歌的年轻人真是太少了(实际上并不少)。沈雁蓉并不喜欢诗歌,赵庾给她报这个喜,她并没有内心的触动……

1月14日,赵庾观看了诗歌春晚。15日,他回到了本市,想约沈雁蓉出来吃饭,沈说:“今天忙,改天吧。”载誉归来的他看到沈雁蓉这样的回复,一时间,失落感涌上心头。

不过还好,第二天下午,沈雁蓉微信回复他:“晚上咱们出来吃饭吧。”他高兴的一跳老高:哈哈,女神同意了!

年底前,他们又吃过两回饭。他们的活动也仅限于吃饭,没有别的娱乐项目。虽然单调了些,不过每次沈雁蓉都同意出来,这似乎给他释放了令人乐观的信号:有戏!

我也劝过赵庾:别只局限于吃饭,带她一块去唱歌、逛商场、与朋友聚会,多参加活动啊!找各种机会和她一块玩,玩的多了、玩的高兴了,感情升温才快嘛!他点头称是,可就是没行动。

1月16日,赵庾拿到了不动产证(也就是以前所说的房产证),他跑了一个多月、四处看房,终于在师大附近买下了一套近70平的二手房!房产中介梅姐替他高兴:“你也是在省城有房子的人啦!不简单!以后好好奋斗吧!”

赵庾回想这坎坷、纠结的购房之路,激动的情绪涌上心头:是啊,我在省城也有房子了,而且还是在师大附近!虽然我没上过师大,但能把师大作为后花园,也值!又想起以前去一个女孩家里,被她娘问及“有房子没有”时那种缺乏底气的情态,和那个老太太听到他说“打算买房”时露出满嘴黄牙的鄙夷丑态时,恨不打一处来:“哼,让他们狗眼看人低!”顿觉有扬眉吐气之感。

晚上,他请沈雁蓉出来吃饭,向她报喜说拿到房本了,沈却一脸淡然的样子:“这不很正常吗?”

他一时请塞。这么大的喜事,她怎么连一句祝福、鼓励的话也没有?至少说一句“不错哦,在省城有房了”的话吧?

赵庾回来后给我抱怨,我开导他说:“主要是她认识你没多久,不了解你背后的艰辛,没有那种‘风雨过后见彩虹’的感觉。你买房,和人家暂时没有利益相关性,所以,她对你拥有房子并没有什么快乐感。以后啊,你们要互相走进对方的生活,要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赵庾听了,才稍微释然。

有一天,赵庾的母亲问他和沈雁蓉聊的怎么样,他眉飞色舞道:“好着嘞!年底结婚我都愿意!”惹得老母亲也开怀大笑。可谁曾料想,就在过年回老家的第三天,他俩的缘分就到了尽头……

是这样的:回到家后第一天倒也没什么事。给他俩牵线(其实就是通过赵庾的母亲把沈雁蓉的电话给了他)的媒人奶奶来赵庾家里问他:“谈的怎么样?”他兴奋地说:“情投意合!姓郑的碰见群合的——正合适!”媒人奶奶笑着对赵庾母亲夸奖道:“你看你家大儿多会用词,不愧是文化人!”

赵庾感觉这夸奖很别扭:我用什么词了,全是日常俗话啊?

腊月二十九晚上,母亲催他:“你问问沈雁蓉,看最近去她家提亲可以吗?”

赵庾感觉太快了。这才认识半个月啊,就提亲,会不会让人家感觉太突然?母亲着急了:“突然什么!你连叔和他媳妇认识20来天就结婚了!”

赵庾面露难色:“这都过去七八年了啊……现在的年轻男女,不处几个月,哪敢那么快就定关系啊?”

母亲还是催促着他问问。于是他走出家门外,找了个僻静的角落,给沈打电话,问完他吃饭了没、干嘛呢之类的闲话,然后就支支吾吾起来:“我想问你个问题……那个那个那个……”

“问啥?说吧。”她语气很平淡。

“我去你家提亲可以吗?”赵庾一时紧张不已。

那边的沈估计是很诧异的表情:“太快了吧?再等等吧。”

正如赵庾所想,现在不是父辈所处的时代了,那时候,男女一见面,只要女孩说“差不多”或者不说反对的话,男方就张罗着与女方定亲。现在可不兴这样了,双方得处一段时间,确保内在一致了才方便说定亲。

听了沈的话,赵庾好像碰了一鼻子灰,悻悻道:“没事没事。向大爷大娘问好啊!”沈也礼节性地回复了一句:“也向叔叔婶子问声过年好。”

第二天10点多才醒来。很多人过年回到农村老家,都习惯睡懒觉。他习惯性地打开微信一看,沈雁蓉给他留言:“你还小呢。”

他一惊: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动摇了?

于是洗漱后给沈回电,强作微笑地问:“怎么了雁蓉?我看你微信给我留了个言。我虽然年龄小人两岁,但我心理年龄成熟啊!”

沈还是淡淡地说:“以后再说吧。挂了啊。”

他感觉有些不太对劲。他回老家之前就有一种不妙的预感,感觉一回老家就有可能出什么乱子。这是基于他5年前年底的经验做出的预判。

那一年,他和那个同村的女孩就是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欢而散。明明好好沟通一下就烟消云散了,那个女孩妈妈却意气用事,非要选择退订亲的钱、选择不欢而散,非常失礼。

农村相亲一般有3种结果:一是喜结连理,二是反目成仇,三是行同陌路。而那个女孩母亲的做法导致他们两家连行同陌路都做不了!

那一天是正月初一,赵庾跑到野地里哭了好久,鼻涕抹了一袖子。满腹心酸事,知与何人说?唉!当他把其中细节告诉给我,我也替他鸣不平:这个老太太,也太没教养了!多大点事,为什么非要放大矛盾?不就是年底和女儿赶年集回来没有去她家吗,至于一怒之下风度尽失吗?(乡野村妇,本来也没什么教养、风度。)

5年后的今天,赵庾和沈雁蓉难道要旧戏重演了吗?

不出所料。赵庾挂了沈的电话,没一会,她发来个70块钱的红包,说了句:“我把来时的车费还给你。”

赵庾一惊:怎么了这是?于是打电话给她,那边是通话中。再打,还是通话中,通话中,通话中……

少顷,他收到了她的短信:“别打电话了,以后不联系了!”

怎么了这是?没闹矛盾啊,怎么突然如此决绝?再回微信,发现已被她删除好友。

赵庾陷入了极度苦闷:到底怎么了?怎么突然就……

他开车到她家,路上还买了两箱糕点。沈的家门口有几个年轻人在闲聊,一看他来了,其中一人好奇地问:“找谁?”他说沈,这位小伙一笑:“喔,是俺姑姑的那啥吧,哈哈哈哈……快进!”

真是讽刺意味!这段情缘都快到终点了,竟然还被沈的侄子认为是“好事近”。

沈的侄子在赵庾前面开路,冲着沈喊道:“姑姑,你那个谁来啦!还不出来迎接!”

有一位老太太掀开厚厚的帘子,估计是沈的母亲。她诧异地望了赵庾一眼:“你是谁啊?”赵庾说找沈雁蓉的,于是请入。

进屋后,沈在沙发上坐着,看见他来了,动也不动。沈的父亲在床上坐着,吞云吐雾。赵庾把两箱糕点放在桌子上,向沈的父亲问好:“大爷过年好啊!我过来看看雁蓉。”刚一说完,沈借口说“我去包饺子”,马上出去了。如此待客之道,也是有失礼仪,还本科生呢。

沈父和他聊了一会,有一句没一句地说。他问:“你是在C市上了个专科是吧?”

专科——这是一个让自己感觉可耻的学历!它就像一道疤痕刻在脸上,无法抹去。他也曾想自考本科,可后来职场转型,忙于世务,无暇顾及。沈的学历是本科,难道是嫌他学历低而不愿意了?

沈父说道:“别老一直打电话,上午雁蓉在忙包饺子,没法接电话。”

赵庾一惊:难道是因为打电话多了而提出决裂?

那个为他引路的小伙在正包饺子的雁蓉那儿问她:“姑,未来的姑父都来了,你咋不去一块说说话啊?”雁蓉道:“你出去玩去,别在这儿掺和!”小伙一脸困惑地出去了。

沈父的话也不多。是啊,和赵庾能有什么话呢?女儿都不愿意了。

枯坐半个多小时,倍觉无趣,赵庾道:“大爷,您忙吧,我来看雁蓉一下就行。”然后起身外出,正好看到在里屋雁蓉出来,她与在省城时的表态截然相反,看赵庾就如同陌路人一般,敷衍式地说了句:“走吧!”赵庾此时,无比寒心,但还是情不自禁地上前拥抱了一下她,尽管她硬推自己。

走到院中,回望一眼,她还是那两字:走吧!

两天后的大年初二,赵庾在姑父家串亲戚时听他说,沈雁蓉与同村的一个男孩定亲了。

赵庾闻讯,犹如惊雷!怎么这么快?真的假的?

姑父说:“前天人家去县城赶集来呢。”

他问姑父:你怎么知道?姑父说:听别人说的。

那天晚上,赵庾向我诉苦说:“你说这种女孩怎么就那么三心二意?她要不是和我谈的同时还和别人谈,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定亲?”我开导他:“还好是结婚前你知道她的劣行了,要是你和她结婚后她还这样你会更痛苦!释怀吧,这种女子配不上你!会有更好的姑娘等着你!相信我!”

那天晚上,赵庾写了一首诗《最后一眼》 ,读来令人感动莫名:

也许,这是见你的最后一眼

也许,往日的情缘

终将散落成枯叶片片

从北国走到江南

你的身影在我的脑海,剪不断,理还乱

昨天的我们还执手相看

今天的我们却已情淡缘浅

我独自站在荒野聆听寒风

恍惚中,又看到你微笑的脸

我多么不希望这是我们的最后一眼

我多么希望我们能紧紧地把手相牵

从今天走到明天

从明天走向永远

我多想为爱许下永恒的诺言

我多想为爱描绘美丽的画卷

即使只能看你最后一眼

我也要把这一瞬间刻进永远……

二、用梦想补偿伤痛

整个春节,赵庾一直愁眉不展,全家都充盈着压抑的气氛。他难受,父母更难受。本来以为儿媳妇有谱了,结果沈雁蓉这个女孩闹了个不欢而散!赵庾不明白:到底哪儿出了问题?是自己的大专学历比不上她的本科学历,还是那天打电话太多了,还是她早就脚踏两只船、与另外一个男的相处着?

想到脚踏两只船,他就恨得牙根发痒。这种人,用心不一,令人鄙视!

多年前,就有人给他出主意说:“别人有了对象还不说有呢,哪个媒人给介绍人家还见。你也要学学。”

他感觉不可思议:为什么有对象了还说没有?为什么有对象了还见?难道是要教人学封建社会三妻四妾那样?对于这种观念,赵庾极度反感。

正月初几那几天,赵庾写了好几首诗以抒发胸中块垒:《走进你的世界》《走出你的世界》《你会不会把我忘记》。尤其是这首《走出你的世界》:

睡不着的时候,喜欢想你

尽管你已消失在天际

早知如此绊人心

却还是习惯品尝苦涩的回忆

多想走出你的世界

可是执着的心早已深陷于你

多想走进你的世界

可你匆匆地成为了我的回忆

酝酿了许久的深情

只好任它东流去

既然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那就果断地掀开新的一页

明天的朝霞一定更加美丽!

最后一节,真是痛快、果决!

我也劝赵庾:东榆已逝,桑榆非晚。要用梦想补偿伤痛!

恭喜赵庾,2017年有一个好的开头:

2月24日,他参加了市里举办的“2017我们一起精彩”网络盛典。

从这一天起,赵庾暗自发奋:一定要扫清那个叫沈雁蓉的女孩给她带来的阴影,一定要用成功来弥补感情上的伤痛!

随后,赵庾和他的“文字友情新媒体”精彩不断:

3月底,“文字友情”注册商标;

4月中旬,参加搜狐焦点“我的买房故事”征文并获奖;

4月19日,亮相于搜狐快站三周年庆典;

5月13日,应邀参加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儿童电影节河北赛区启动仪式;

6月4日,由他策划的“文字友情,寻梦邯郸”创作交流会在邯郸市博物馆成功举办,倍受好评;

7月1日,《文字友情》节目发布会在石家庄举办;

7月30日,“体味匠心,手艺传情”文字友情第6次活动在鹿泉成功举办。

10月7日,《文字友情》节目第一期录制完成

……


作为有志气的男子汉,当他遭遇了感情上的伤害、失望时,不应该在这个阴影中伤心太久,要放眼未来,着眼当下,要走出一个人的世界,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群体活动。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上来,就能摆脱痛苦,获得更多快乐!

作为赵庾的好朋友,为他写此故事,乃是为了告诫后来人:

谈恋爱不要脚踏两只船,这样对另一方伤害太大,甚至害人害已;

如果感情受挫,那么一定要在梦想、事业上寻求补偿,事业上的进步、成功是男人最好的补药。

相关知识

缘来缘去缘如水花落花开终有时是什么意思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花落花开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全诗赏析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黄缘龟怎么养高背(黄缘如何养高背)
缘来是兄妹小说最新章节目录
花缘
【花草缘花艺中心】花草缘花艺中心电话,花草缘花艺中心地址
【花艺缘婚庆花店】花艺缘婚庆花店电话,花艺缘婚庆花店地址

网址: 【情感故事】缘来缘去,花落花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1081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情感故事: 55岁的男子娶了一个
下一篇: 探秘《鲜花》:回春丹背后的音乐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