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06 10:51:53 点击:23 次
安徽省工业微生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简介
安徽省工业微生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面向生物发酵产业具有知识产权的高效微生物菌种选育共性难题,围绕工业微生物集成育种、菌种高效筛选及其生产适应性研究的三个方向建设,创新微生物分子育种技术,构建高产量、高转化率、高生产强度的“三高”核心菌种,有效提升生物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工业微生物的遗传改良和发酵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实验室拥有面积近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3000多万元,具备良好的软硬件科研条件。实验室通过三年的建设,构建了高效的生物制造底盘细胞选育的工业菌种开发平台、定向进化分选和快速检测微系统的高通量一体化筛选平台和工艺放大发酵调控平台。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从事生物制造人才队伍40 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1人,博士40人。建有安徽省 “115”产业创新团队和生物质发酵科研创新团队。对提升我省和地方生物制造产业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了上中下游一体化技术和硬件的强有力支撑。近三年来平台成员主持各类科研项目73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市级科研项目9项、企业委托横向科技项目31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余项,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发明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淮海科技创新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相关高水平科研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120篇。
实验室主要开展以下领域研发和服务工作
1、积极支持和参与安徽省、芜湖市合成生物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对接和服务生物制造企业和公司上游菌种资源开发和改良、中游发酵过程工艺优化放大和调控,下游产品高效分离纯化制备等瓶颈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积极申报各级政府科技项目和研发平台。
2、平台工具层面:在微生物菌种领域,重点开展底盘细胞资源的挖掘和改造,为合成生物产业链企业提供菌种改造、优化等工具服务。在生物酶制剂领域,开展酶蛋白分子改造和设计研究,以及大肠杆菌、芽孢杆菌、酵母和丝状真菌等蛋白表达系统研究,实现多样化、高性能、低成本酶的生物制造,为合成生物产业链企业提供酶制剂工具服务。
3、应用层面:
(1)生物食品领域:果蔬茶等农产品生物加工,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寡聚糖、萜类等化合物细胞工厂创建及应用。
(2)生物制药领域:生物蛋白、生物酶、抗生素、甾体激素、医药中间体等细胞工厂创建及应用。
(3)生物农业领域:饲料添加剂(酶制剂、氨基酸、益生菌、寡聚糖、活性肽、蛋白等)等细胞工厂创建及应用;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多功能微生物互作菌群的创建及应用。
(4)化妆和护肤品领域:生产胶原蛋白、EGF、黏附蛋白等细胞工厂创建及应用。
(5)生物环保领域:环境有害分子降解细胞互作菌群的创建及应用。
(6)高分子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合影
常压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系统
全自动高通量微生物液滴培养系统 微生物克隆高通量筛选系统四联体反应器及在线监测仪 发酵过程优化及放大平台
相关知识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
“山东省高校能源植物种质创新与改良重点实验室”暨“济南市园林植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召开年度总结会议
特色花卉生物育种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简介
2023年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关于2017年院科技创新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的公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公示—新闻—科学网
2023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与生物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重庆)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网址: 安徽省工业微生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简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2551.html
上一篇: 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小麦育种创新 |
下一篇: 莲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杨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