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门湾口东侧、象山石浦镇西南约14公里处,有一海岛名为“花岙”,岛民近千人。这里海湾众多,地貌雄奇,素有“海上仙子国、人间瀛洲城”之称。
近年来,当地深掘海岛潜力,盘活资源,全力推进海岛建设,打造海岛旅游度假目的地,奏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蓝色交响乐。
美丽滩涂、千亩盐场、万年大佛、亿年石林、精品民宿……近日,记者来到花岙岛,了解该岛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制盐古法,以及海岛保护修复带来的生态红利。
“蓝色海湾”提升海岛生态功能
2016年,花岙岛生态岛礁建设工程和梅山湾综合治理工程一并列入宁波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巧借项目东风,花岙岛整岛纵深开发:采用生态绿道连接各个旅游景点,减少车流,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交通;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站,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能源化处理;建设海岛监视监测站点,实时反映附近海域的环境特征……
据了解,花岙“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投资达1.76亿元,主要包括岛体整治与修复、生态旅游和文化保护建设、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及其生境保护、海岛监视监测站点建设、海岛生态环境调查等5项内容,涉及沙滩整治与修复、环岛生态绿道建设、环岛主干道提升改造等15个建设项目。
2021年,花岙岛生态岛礁建设工程通过验收。通过该工程,花岙岛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海岛生态修复,促进了海岛生态系统保护和宜居海岛建设,提升了典型岛礁生态环境监视监测能力,逐步实现了“美丽海岛、生态岛礁、绿色海岸”的建设目标。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花岙岛通过系列生态保护修复举措,逐步实现了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建设成果,更让花岙岛生态优势日益凸显。
千年古樟、万年石林、鹅卵石滩等资源被激活,岛上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都得到了提升,海洋经济的结构层次进一步提高,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构建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
如今,在花岙岛上,大大小小的民宿数不胜数,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上岛观海景、吃海鲜,还成为不少亲子团、研学团等团体青睐的打卡热点。
同时,当地政府通过全面排摸测绘浅海滩涂资源,招商引入国内首个芸苔海岛花园综合体,在岛上创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生态产品价值不断显现。
随着“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程的全面完工,以及浙江省十大海岛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成功实施,花岙岛成为浙江“还蓝于海”的海岛典范,并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一个集地质观光、山海休闲、特色文旅于一体的美丽海岛,正在象山半岛南端养成,并将日益绽放夺目的光彩。
废旧盐场按下“激活键”
象山海盐晒制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是响当当的“贡盐之乡”,晒盐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300多年。
地处花岙岛的花岙盐场,是浙江仅存的海盐手工晒制盐场。每到盛夏时节,古法晒盐、采盐的场景就在岛上火热上演。
据了解,花岙盐场早在1968年就开始运行,鼎盛时期曾是象山五大重点骨干盐场之一。之后有段时期,盐场遭遇销售“短路”,一度荒废。近几年,当地政府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及盐业民企,逐渐打通了花岙盐场的盘活之路。2008年,象山“海盐晒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年初,花岙盐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
如今,花岙盐场已重新焕发活力,并从一个“工厂”逐步成为旅游目的地。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往盐田,亲自体验盐农的工作,了解古法制盐的文化、历史和技术。今年7月初,花岙岛的海盐晒制非遗传承所正式开馆,这也是浙江省现存唯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海盐晒制技艺基地。
相关知识
象山县花岙岛生态岛礁建设项目和东门岛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寻找“浙里”蓝色海湾⑤象山:岛礁修复 美丽蝶变
象山花岙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规划开始对外公示
花岙岛“蓝色海湾”,还滩于民,涛声不息
今年,象山花岙海岛公园将这样建设!浙江十大海岛公园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出炉
象山县大力推进大花园建设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8家上榜 宁波首批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基地揭牌
8.15全国生态日
《浙江省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全文)发布!十大海岛公园重点培育对象分布图、十大标志性工程重点支撑项目...
嵊泗:加快海岛大花园建设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网址: 生态美 海岛兴——宁波市象山县花岙岛绿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3213.html
上一篇: 莫让渔网触法网盘锦大洼:依托保证 |
下一篇: “造血”使“荒山”变成“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