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技术与利用》:
**节 土壤耕作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和作用
土壤耕作是指根据牧草、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土壤和环境的要求,采用机械或人工田间作业的方法以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建立适宜的耕层构造,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和微生物活动,消灭杂草及病虫害,从而达到为牧草、作物提供良好的土壤和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土壤耕作是牧草饲料作物生产中基本和经常性的田间作业措施,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土壤耕层构造
土壤耕作能改善土壤固、液、气三相之间的比例,调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关系,通过翻转土层,使坚实的耕层变成适当的松紧度。增加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活跃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善**肥供给状态,满足牧草生长发育需要。
2.清除杂草、前作物的根茬,消灭病虫害寄主
根据杂草、牧草的生物学类别和特性,采取正确的土壤耕作方法可清除杂草,同时使许多病菌与害虫失去中间寄主和传染媒介,从而减轻或消灭病虫害。
3.翻埋肥料
通过翻耕,将表土上的绿肥或其他有机的、无机的肥料,翻埋进入耕作层,以便腐熟和加快分解,减少肥料的流失、挥发,提高土壤肥力。
一、土壤耕作措施
土壤耕作的任务是通过不同的耕作措施来完成的。土壤措施可分为基本耕作措施和表土耕作措施。基本耕作作用于整个耕层,对土壤影响大,作业强度高,主要包括犁耕,深松耕和旋耕,它具有改变耕作层的土壤性状的作用。表土耕作是在基本耕作基础上配合进行的辅助性作业,仅对土壤表层0-lOcm左右范围进行各种作业,包括浅耕、镇压等措施,对土壤的影响较小。表土耕作项目是在牧草作物生长期内经常性地在田间实施。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措施应协调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土壤耕作的*佳效果。
(一)基本耕作措施
1.犁耕
俗称耕地、犁地。以翻土为主,具有松碎土壤的作用,通常选用铧式犁。铧式犁能将耕层内的上层土壤翻下去、下层土壤翻上来,作业效果好,但其平地能力比较差。一般的农用拖拉机通常配有铧式犁、圆盘犁。与铧式犁相比,圆盘犁的翻土能力比较差,松土、碎土、平土的能力差不多,但是混土能力要比铧式犁强得多。圆盘犁适合用于黏重、潮湿、草多、石头多的耕地。
2.松耕法
松耕法分为深、浅松耕两种,一般分别采用深松犁和中耕机。从翻耕法与松耕法的比较来看,翻耕法能将表层土壤、残茬、杂草、肥料、农药以及害虫等翻埋于底层,从而改善土壤结构、消灭杂草及病虫害;而松耕法,特别是深松耕法能使土层的疏松程度提高,利于蓄水、渗水和调节土壤的三项比例,打破犁底层,利于“死土变活”,加厚耕层,不搅乱土层,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衍生息,减少风蚀和水蚀等。可见,翻耕和松耕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应结合当地的情况选用,交替使用,取长补短。深松耕法不仅适宜全面耕作,而且可以局部耕作、行间耕作,因而可以在作物苗期或生长期内耕作,有利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深松耕在我国北方使用广,在南方使用不多。
3.旋耕法
主要利用旋耕机进行耕作,具有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的双重功能,能将表层10N16cm土壤切碎、混合,起到碎土、松土、平土和混土的作用,常用在饲料作物的种植之中。不过要注意,长期旋耕不利于加深耕层,且土壤易板结。在水田和菜田以旋耕法为主时,也有必要交替应用翻耕法和松耕法。
(二)表土耕作措施
1.浅耕灭茬
浅耕深度多为5-10cm,目的是切断、切碎残茬和杂草,疏松表层土壤,减少耕地阻力及水分蒸发,可以接纳更多的雨水,为耕翻创造条件。通常是作物收获后或草地改良犁地前的作业。
2.耙地
耙地是表土耕作的主要措施,在犁耕后耙地,起到耙碎土块、混拌土肥、疏松表土、清理杂草、平整地面以及轻微镇压的作用,为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3.镇压
播前镇压,使土块细碎,表土更加平整,孔隙减少、减小,播种的种子能基本撒落在同一平面上;播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合更紧密,容易吸收到土壤水分,为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的提高创造条件。
……
查看全部>>
相关知识
第三章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ppt
无土栽培技术教案——第十一章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发展前景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
现代园艺中的无土花卉栽培技术介绍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花卉的无土栽培技术是怎样的?
玫瑰花种植技术视频教程大全玫瑰嫁接育苗方法大棚玫瑰种植技术视频
无锡华耀温室西兰花无土栽培技术
花卉栽培技术精选(九篇)
网址: 《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教程书籍大全 无土栽培应用育苗技术蔬菜花卉果树栽培技术书》李国治 马向丽 任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3317.html
上一篇: 花卉商品苗育苗技术 |
下一篇: 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教学实习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