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举行。作为联合国生态环境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从这里走向世界。
100组立体花坛惊艳亮相街头,数百万盆鲜花让大街小巷靓丽起来;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像一只巨大的孔雀,绚丽开屏;滇池草海隧道公园花海连绵,沿湖湿地绿意盎然……作为COP15东道主的昆明市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向世界展示昆明魅力、云南之美,以最美姿态迎接各方宾朋到来。
滇池国际会展中心
首善标准共襄"春城之邀",匠心卓品筑梦大美昆明。由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COP15昆明市花卉景观布置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也逐一亮相春城。同时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参加了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了"中国•昆明立体花坛大赛"并斩获金奖。
昆明最美"花仙子",靓装盛景迎盛会
虽然本次COP15第一阶段大会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但是昆明这座"春城花都"那令世界为之瞩目的高光时刻却还未褪色。
走在昆明的街头,如同置身鲜花的海洋:中央隔离带、道路两旁、街边小公园、过街天桥、立交桥下、二环沿线......处处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众多造型奇巧的立体花坛,它们分布于城市各处,或立意新颖、或大气磅礴、或唯美浪漫、或暗藏玄机......吸引着无数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
本次大会以"花融春城 共襄美好"为主题,围绕"生物多样性共舞之美、文化多样性共鸣之声、美好生活共迈之路、绿色发展共享之果、世界友城共话之谊"为理念,设计师们用巧妙的构思,把生机盎然的草本植物进行混合搭配,创作出100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立体花坛。
在金碧广场,春城姑娘化身身披繁花的仙子,从一汪碧水中捧起水滴:憨态可掬的熊猫、追蝶嬉戏的孩童、休憩静立的绿孔雀、报春吐香的梅花等都浓缩于这一滴水中。连日来,这里成为昆明市区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吸引源源不断的市民前来参观拍照。
这组在亮相伊始就火遍全网的立体花坛作品,由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设计并实施建成,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logo水滴为设计灵感。这个作品名为"共生共融",不过大家都更喜欢用"花仙子"称呼它。在中国o昆明立体花坛大赛暨昆明市2021年度美丽街巷、最美游园颁奖典礼上,该作品荣获最具人气奖、A类立体花坛金奖双料冠军。
"水滴"意味着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之源,"水滴"中包含着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元素做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表达出《生物多样性公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愿景。
花仙子长发融入大地,头上以50多种特色开花穴盘苗组成,以全国独家授权的无性系舞春花和矮牵牛为主花材,形成仙子灵动飘逸的气质。
黄色无性系彩叶草为高光,营造阳光洒在发间的光斑效果;红棕色系TNN矾根为阴影形成厚重感;搭配美女樱、六倍利、角堇、香雪球、等小花型的植物为过渡,把头发笼罩成一个整体,丰富多彩的植物如流水般从发根绵延到大地,形成生生不息的自然象征,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
她头顶的花环共有23朵,以昆明市花山茶花、市树玉兰、高山花卉绿绒蒿为原型,展现云南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每一朵花瓣由长寿花等多种绿植均匀插制,绚烂夺目,格外耀眼。项链以云南特色植物多肉为主,多肉植物特有的观感突出了首饰质感,犹如颗颗宝石镶嵌其中。她眼睛也非常传神,绿草做的眉毛、半柱花做的睫毛、胭脂云做的泪腺……做工细腻又漂亮,眉形自然,眼光中还有一朵格外精致的花朵,令人叹为观止。
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孙中天介绍:"我们一共选用了60多种植物,头发上的品种是最多的,占了50多种,主要品种有矮牵牛、舞春花,香雪球,还有蓝色系的像角堇,六倍利以及底色的矾根。"
花坛仅立面就用了包括来自日本三得利花卉育种的无性品种矮牵牛索菲妮亚系列、舞春花百万铃大花系列、美女樱华彩球系列;来自美国特拉诺瓦育种公司的矾根卓越系列、永恒系列、无性彩叶草绿灯侠;来自德国westhoff育种的六倍利火特系列、舞春花变色龙系列、糖果店系列、矮牵牛希尔斯系列等16个种、70个品种、34万株新优花卉品种穴盘苗。
春城微风拂动,吹荡着"花仙子"两边的耳坠轻轻摇动,给七彩斑斓的美人平添了几分灵动飘逸的美感。耳坠采用云南特色植物空气凤梨--老人须和小精灵,飘逸的植物特性形成如水母般轻盈飘逸的首饰效果,随风摇曳,也因此成为了游客最热的话题之一。
"共生共融"花坛主体高7.5米,长18.4米,在本次立体花坛大赛中,属于A类作品。结构设计方案深化时,设计团队颠覆了传统立体花坛的工艺方法,采用了3D建模打印以及数字化软件设计等方式,把复杂的三维雕塑通过数据提取进行模块化加工,也就是使用了"俄罗斯方块"式组装方法,用工业手法造型人物,这是这次工艺上比较大的突破。
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沈正炳尤其对"花仙子"的面部作了讲解:"为了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脸和手的部分专门请了一位钢筋编筋的工艺师,有别于以往横平竖直的编法,而是顺着脸部肌肉纹理,非常形象生动。"
整个花坛分为90个模块,整个头部分为15个组合单元,花朵23朵,叶子45片,耳环2个,底座9片。模块化拼装大大缩短了现场作业时间,如此大体量的立体花坛现场作业时间不到4天,因此也被市民称为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
孙中天介绍,金碧广场"花仙子"立体花坛采用的花材,大部分耐寒性较强,少部分不耐寒的花材,遇到霜降等极端天气时会及时进行更换,以便维持立体花坛的整体效果。"立体花坛在设计的时候,之所以会使用到少部分不耐寒的花材,是因为这些花材会让立体花坛呈现出更好的整体效果。"
"花卉开放持续到11月底没问题,12月我们可能会开始对一些局部的花卉进行更替,这个作品大部分的植物都比较耐寒,例如舞春花一类。"孙中天说。
由于植物有一定的生长量,在一定时间内会长高,所以安排有管护人员及时修剪。"花仙子"面部花材中,较为单一的地方会进行补栽、更换,头发部分的花材存在一定的延展性,一般会让它自然生长,如果有死亡或者需要更换的情况,会进行统一更换。
作品不仅360度多面观的视觉效果极具冲击力,而且花坛内部采用自动控制浇灌技术,使植物持续生长。随着眼睫毛、皮肤的不断生长,神态也会随之变化,从清新绿色变成繁花似锦,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传达着生命的意义。该立体花坛不仅仅是一座立体花坛,更是一座有生命的雕塑。
作为本次大会主会场,会展中心片区景观以"一环两带"为布置思路。品种丰富、缤纷热烈的周边道路模纹花坛、入口处迎宾花廊、滨水花境、悬浮花岛等,诠释着"中国春城"的形象。
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是大会主会场,这里迎来八方宾客。在场馆主入口处,8万株植物立体栽植打造的空中花园,形成了绝美迎宾万花廊桥。
滇池国际会展中心
用"万花"表达热情,宾客穿廊而过之时可以切身感受崇高礼遇;用"万花"体现"多样",廊桥中央花团与会徽交相呼应传递大会主旨;用"万花"展示特色,她是好客云南"世界花园"、"产业大省"的身份象征,她也是一座蝴蝶飞舞、虫鸟时鸣的生命花园。
"M"型的廊桥横跨道路两侧,兰花、绣球、月季繁花似锦争奇斗艳,点缀其中的蕨类植物叶片斑斓,流露出原始而奇妙的自然野趣。
"廊桥上总共用了兰科类、蕨类、草花等100种植物共8万株。同时,营造一些背阴的小环境,种植了热带观叶类的耐阴植物。花廊整体主要由兰花挑起高度,光是兰花就有十来种,包括石斛兰、蝴蝶兰、文心兰等。"孙中天说,繁花表达了COP15东道主的热情和昆明"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特色。
在云南做花卉布置,和首都北京有什么不同?
云南是动植物的王国,不管是气候还是物种,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像茶花、杜鹃、月季,其原生种都在云南,"很多植物一种就能活。"
降雨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样的自然条件尤其适合花卉生长。同样的植物品种,在昆明变得格外鲜艳,开花儿多,花期也长。
自然条件虽然优越,花木公司丝毫没有降低生产和施工标准。他们在移栽花草前先要测定土壤性状和理化指标,根据植物需要加入化肥和进口泥炭。精细化的土壤改良加快了植物移栽后的恢复速度,当地花卉企业纷纷来参观学习。
负责花卉养护的工作人员也格外精心,昼夜巡视管护,随时修剪残花杂草,保证花卉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世界来宾。
会展中心北侧入口是16根对称排列的花柱,每组8根,寓意喜迎八方来宾,共襄盛会。当然,花柱不可能只有16根,整个会展中心周边一共有127个花柱。花柱的整体形状设计取材于古滇国历史文物--"立鹿铜针筒",纤细秀美的双曲面造型,通过3D模型设计,展开分解再组合而成,造型精准、简洁、大气,充分体现了云南历史、文化多样性之美。90多万株红色开花海棠穴盘苗和黄草交替配置强化了纹样的浮雕感,增加了效果的跳跃性。
为了达到双曲面图案的镜像效果,保证每一根花柱的统一性,设计团队可谓是煞费苦心。沈正炳介绍道:"前期我们做出了两个不同的样品进行比对,第一种采用的是常规的做法,里面做出挡土网以后,外面的钢筋由老师傅在钢板上画出线后自己去折,全凭工人的手感;而第二种则是通过把花纹的钢筋折弯出一个圆锥形的桶,在桶里把钢筋的线割出来,加工工人只需要按照这个模具进行操作,形成了流水化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品效果。后期我们又对模具的里外直径进行了改进,确保了每一根花柱都一模一样。"
"绿色梦想"传新意,"云滇之初"诉古韵
自6号门进入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一座大型立体花坛映入眼帘,它就是会场主花坛--"绿色梦想"。它用花草诠释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设计者是北京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蓝海浪。
花坛主景是一个眯着眼睛酣睡的云南少女,嘴角漾起微笑。她浓密的头发上别着几朵山茶花,一只蝴蝶正悄悄驻留。女孩儿的周围鲜花盛开,鸟飞鱼跃。这位可爱的女孩,是蓝海浪自童年时代至今,常常在梦中出现的形象。这位少数民族设计师出生在广西,童年与自然相伴,整日上树、下水、种花。一花一草一虫一兽,都是他天生亲密无间的挚友,爱护它们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
花坛总共采用了50多种植物造景,如蝴蝶兰、石斛、五色草以及多种景天科植物。"绿色梦想"花坛,如何诠释多姿多彩的云南?
少女的周围是耸立的玉龙梅里雪山、缤纷的热带雨林、欣欣向荣的哈尼梯田……几乎涵盖了云南省的所有地形地貌。15种动物藏在"高山流水"之间,演绎着一个立体化生物王国的美丽故事,包括滇金丝猴、亚洲象、抗浪鱼、绿孔雀等,其中多数为云南独有动物。
值得一提的是少女脖颈上的紫色项链珠串。一颗颗"珠子"象征种子,代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每种生命都是复杂而珍贵的,尊重和爱护它们,也是在保护我们自身的未来。
COP15主花坛希望表达出少女热爱自然的内心磅礴力量,所以整个花坛不是以花为主,而更接近"绿雕"。比如少女头发上的"山茶花",就是由多肉植物来塑景。也正因如此,花坛的展示期相当长,有可能持续至明年春天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
昆明有"春城"之称,一年四季气候温和。即便如此,冬季气温也相对较低,花坛该如何过冬呢?按照设计方案,"绿色梦想"花坛可拥有四季霓裳。到了冬季,花坛穴盘苗可更换为耐寒植物,如红景天、佛甲草、银香菊等。
在会展中心附近的花墙"云滇之初",以象征古滇文明的飞鹿和云南国宝级文物"牛虎铜案"开篇,继之是吐东海水成滇池的矫健神龙,再到光芒四射的金马、云间飞落的碧鸡,吉祥神兽所到之处,鲜花盛开,绿草成荫,描绘了浪漫神奇的古滇胜景。
花墙高5.5米,长33米,造型以钢架结构框架为主题,对画卷进行了立体喷绘处理,同时利用硬质材料和软质材料勾勒,巧妙地将云南历史与景观花墙完美融合。以多层次浮雕的工艺,用微型菊花、长寿花,五色草、景天类、银香菊、萼距花等多种花卉,创作出大气磅礴、五彩斑斓的植物锦绣。
整个墙体最亮眼的当属花卉色彩的丰富程度,为了呈现理想的效果,花材的选取可下了大功夫,选用了长寿花、三角梅、五色草等20多种花卉植物,最为丰富的要数大量使用的菊花品种。
设计师告诉记者,在建设花墙的过程中,除了要选取适宜云南气温、耐寒的花卉之外,如何将一朵朵鲜花插入墙体内也是一大难点,也是这件作品中的秘密。
"要先塑形,就是用钢结构塑形,塑完形以后再筑土,然后再插草,主要是硬质工艺和花材结合要非常好。"设计师介绍,"你看它上面的龙头,还有龙头硬质的装饰,还有龙鳞在勾线的工艺都很好。"
除立体景观之外,在会展中心周边道路布置了多种形式的地栽花卉,总面积48000平方米,所用植物品种多达300余个,缤纷靓丽装扮了春城街景。
结合道路原有绿化基底,因地制宜分别采用模纹式栽植、色彩渐变式、花境式栽植等配置方式,大规模使用无性系天竺葵、超级凤仙、矾根、美女樱等色彩亮丽的新优花卉,形成了或缤纷绚丽,或时尚现代,或自然清新的靓丽街景。
在会展西路沿河道两侧保留生长良好的春黄菊、墨西哥鼠尾草等现状植物,采用"大团块、多层次"的配置,选用品种多样、层次丰富、低维护的宿根植物,包括山桃草'佳人'系列、松果菊'红宝巨人'、松果菊'至尊火烈鸟'等,植物种类约70余种打造环境协调、色彩明快、具有韵律美的滨水花境。
会展中心周边,沿河道西侧园路边坡绿地以生态混栽形式设计实施多种不同风格的拟自然花甸。以多年生宿根植物为主,点缀姿态自然的一二年生花卉,兼顾会期氛围营造及可持续生态景观建设。按照场地自然环境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耐阴植物混栽和喜阳植物混栽两大部分,前者以耐阴宿根混栽为主,包括鹤望兰、海芋、绣球、鹅掌柴、春羽等;喜阳区域以鼠尾草、八宝景天等阳生宿根及美女樱、金鱼草等少量一二年生草花混栽为主。除了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及可持续性,护坡花境还采用了多种生态边坡的处理方式,包括土工格室、E3绿种植袋,木桩栅栏式生态挡土墙、卵石沟,保护水土,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滇池漫步共秋水,碧鸡徜徉与芳菲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植物王国"美称的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与花卉资源"圣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昆明隆重召开,美丽的春城被装点得繁华似锦,花境是其中最重要的植物景观表现形式之一,其中,以海埂大坝、会展中心和规划展示馆最为集中。为契合大会的高规格与严要求,昆明市政府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团队担当设计和施工。鉴于会后花境长久保留,整体景观均基于长效可持续原则实施。
海埂大坝位于昆明西山风景区对面,是冬季观赏红嘴鸥最佳网红打卡地。花境沿坝顶绵延长达2.8公里,总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分别以"碧风清流"、"虹岸鸥渡"、"蝶摇苇絮"、"石滩掠影"为题,用1000余个植物品种与亚洲象、青头潜鸭、金斑喙凤蝶等10余种云南特色动物小品精心搭配,呈现"春夏秋冬"的四季画境--春是只如初见"象"往云南;夏是千花绚烂百鸟和鸣;秋是荻白枫红彩翼黄华;冬是傲雪凌风生生不息,与坝上 "二十四节气"铺装雕塑景观相呼应。
沿着大坝漫步,沿途可欣赏到热带植物、亚热带植物、观赏草、岩生花卉及荫生植物为主体的花境小品,为波光粼粼的草海平添了几分绚丽,与远处的西山睡美人相得益彰。
海埂大坝主题花境优选来自华东、华南、华北、西南、西北以及云南植物品种1000余个,并与亚洲象、青头潜鸭、金斑喙凤蝶、小灵猫等10余种云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景观小品精心搭配,相映成趣,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花境采取经典的长方形种植床形式,各主题段在保持总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分段间又各具变化,形成移步换境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特色鲜明、风格各异、色彩缤纷、万物和谐"的动人景观。超长花境和坝上原有的大型系列主题雕塑景观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坝下"雅致芳菲"花境,尝试探索在密林、疏林下营造多样性多层次植物生态景观。以观叶荫生植物为主,结合现状苗木梳理场地,形成一个个自然花岛,营造清新雅致的林下花境。
由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COP15昆明市花卉景观布置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历经2个多月反复论证规划设计,45天全力以赴现场实施,363组立体景观、6个生物多样性主题花园、75000㎡地栽花卉,所用植物材料多达700余种,近1500个品种,在全市主要会场、驻地、道路周边,以"一核"(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片区)、"一区"(滇池度假区片区)、"一点"(昆明规划馆片区)"为重点,营造了隆重热烈的会时氛围,350万盆鲜花扮靓了昆明。
文/魏瑶
图片提供/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
相关知识
100组立体花坛展示春城花都之美 花融春城共襄美好
花融春城共襄美好 中国昆明立体花坛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首善标准北京花木到昆明 350万株鲜花扮靓生物多样性大会
21组花坛191万盆花卉扮靓昆明盘龙城市街景
350万株鲜花扮靓生物多样性大会
喜迎国庆、COP15,昆明百组立体花坛惊艳亮相
万千气象看云南|树状月季盛放 扮靓春城昆明
中国·昆明立体花坛大赛展览阶段记者行活动
网友都在问!你们要的立体花坛位置来了!
网友都在问!你们要的立体花坛位置来了快收藏!
网址: “共生共融”花坛万众瞩目 350万盆鲜花扮靓昆明 首善标准共襄“春城之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3564.html
上一篇: 结合分科观察的结果对植物多样性的 |
下一篇: 解读月季花是什么科目的植物与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