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园林研发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涵盖园林、生态、环保等专业领域,将研发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主要研究方向有湿地景观和生态研究、森林康养生态效益研究、优良乡土花灌木繁育、城市花境景观与生态研究、城市绿地动物栖息地研究、绿植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自然资源调查与管理研究等,为公司的规划设计与工程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研发中心也面向社会提供生态资源调查与评估、自然资源资产核查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公园管理技术等生态与园林方面的技术服务。
研发中心已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等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在森林康养、轻型屋顶绿化、城市动物栖息地、植物选育等多个方向进行了实质性合作。目前,研发中心在研政府资助和自筹资金研发课题20余项,已授权专利36项,发表论文20多篇,合作出版著作5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导致城市人口剧烈增加, 城市“生态贫困”现象日趋严重,都市人群基本上处于亚健康水平。森林康养是以丰富的森林景观、洁净的林间空气、健康的养生环境、安全的森林食品、深厚的林区文化为依托,借助现代的基础服务设施,开展有利于健康疗养的活动。通过对深圳市大鹏新区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分析,结合国内外森林康养研究和保健植物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融合多功能保健植物配置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划,为深圳市森林健康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康养 保健型植物 大鹏新区 深圳市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非农产业集中集聚在城镇,城市人口剧烈增加。高度集中的人口不仅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造成城镇居民长期处于情绪压抑、压力过大、疲劳虚弱的亚健康状态,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已经高达70%[1]。研究表明,森林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医疗用途。森林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最主要的因素是其中生长的林木,林木具有分泌一系列的如菇烯、有机酸、酒精、醛等杀菌物质,这类植物精气具有多种医疗功效,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止咳、解除哮喘、减缓高血压等,尤其是治疗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效果[2]。森林康养是发挥森林医学作用的一种新型非传统的医学理疗方式,其中森林树木种类是决定进行森林康养活动的基础条件。谭益民提出森林康养基地是通过借助自然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环境,结合地理特点提供运动、饮食、水浴、芳香等疗法并结合现代化的疗养方式形成的森林康养保健项目,以促进旅游者身心健康的特殊森林区域[3]。根据国内外植物挥发物质医疗功效的研究,探讨整合疗养效果相同的保健植物集中种植,并与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医疗保健、经济作用,为森林康养建设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一森林康养概述
1、国外森林康养业发展
森林康养这一概念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国外通常被称为“森林疗养”或者“森林医疗”。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产业。森林康养最早起源于1940德国的“气候疗法”,是为了缓解人们在工业革命推进下所承受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治疗“城市文明病”。世界上森林浴基地就在当时德国的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建了。在“森林医疗”成为基本国策之后,德国公务员被强制进行森林疗养,德国医疗公费下降了30%,其公务员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国家人民健康指数总体上升了30%。目前,德国约有350处森林康养基地[4],每年前来进行森林疗养的游憩者近10亿人[5]。
1982年,日本森林康养产业开始发展,相较于德国起步较迟,但发展非常迅速。通过学习各国森林康养的相关理论研究,如德国的森林疗法和俄罗斯的“芬多精”科学,并率先建立森林疗法研究会,深入研究森林浴对人体健康的有益影响。现日本15%的国土面积已经被规划为森林公园,并制定了统一的森林浴基地评价标准,在大力推行森林浴基地的社会背景下,建立了森林疗法验证测试制度,大力培养专业化人才,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并使得日本成为森林康养研究方面的翘楚国家。
在森林康养特殊的保健、休闲、养生功能吸引下,美国、俄罗斯、韩国、法国、英国等国家都相继建立森林康养基地,开展森林康养旅游活动。
2、国内森林康养业发展
目前,我国森林康养还处于探索、尝试、起步阶段。2012年北京首次引入森林康养概念,并组织翻译出版了《森林医学》专著,开展了森林疗养师的培训。随后全国各省份开始开展森林康养活动。广东省在森林康养方面研究行动地较早,2012积极响应国家森林发展计划,率先在广东省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建立起全国首个由林业部门批准建立的森林浴场[6]。石门森林浴场具有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优美的森林景观,健康的森林食品,浓郁的森林文化,其结合现代化的健康医疗管理、疗养康复的理论和技术,以提供健康管理、疗养康复和健康养老三大类森林康养服务。同时,四川省也启动了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计划;浙江省老年医学学会开展了森林医学的实证研究;湖南省在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森林浴场;黑龙江省伊春市也在规划发展森林避暑康养度假基地[7]。有关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建立康养基地,推动森林康养旅游活动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从而逐步实现“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目标。
二保健型植物研究
1、保健型植物的概念
保健植物是指对人身心健康的保持和保护有着明显保健功效的一类植物,不仅包括芳香植物,还包括对人心理、生理、其他功能产生有益影响的口服或外用的视觉型、听觉型、嗅觉型、触觉型和味觉型植物[8]。它们基本上都含有抗菌素和抗病毒的化学物质,其挥发物质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或皮肤毛孔进入人体,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9]。保健植物主要是通过植物精气对人体起到保健作用。植物精气是指植物挥发出来的各种芳香物质,也称为芬多精(Phytoncidere)。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杜金博士,经过长期观察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现这类挥发性有机物不仅能杀死细菌和真菌,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病虫害发生和杂草生长。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植物精气主要成分是芳香性碳水化合物萜烯(terpene)[10],其中包含了单萜、倍半萜等。植物精气具有杀菌、净化空气、产生负氧离子等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11]。
2、保健植物筛选
2.1 抗菌保健型植物通过资料检索和实验数据分析,樟属(Cinnamomum)植物含有的丁香酚甲醚、桂醛、芳樟醇等挥发物质中具有抑杀微生物的活性作用;芸香科的九里香属植物的植物精气对一般霉菌一定的抑杀活性[12]。苦楝(Melia azedarach)、红千层(Callistemon rigidus)、含笑(Michelia figo)、白兰(Michelia alba)、黄兰(Michelia champaca)、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等植物的挥发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抗菌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对治疗炎症和疾病有一定的疗效[13]。银杏(Ginkgo biloba)、法桐(Platanus orientails)、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杏树(Armeniaca vulgari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等植物抑菌效果十分显著[14]。夹竹桃(Nerium indicum)挥发物中含有丰富的水杨酸甲酯,该物质是一种消毒剂和防腐剂,所以夹竹桃具有很好的杀菌能力[15, 16]。
2.2 呼吸系统保健植物白兰、黄兰、含笑、百里香等保健植物含有大量的芳樟醇(Linalool)、石竹烯(Caryop-hyllene)、桉树脑(Eucalyptol)、α-杜松醇(α-Cadinol)、蒎烯(Pinene)等挥发物质,此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止咳平喘、祛痰、镇静安神、降压作用[17]。松科(Pinaceae)、柏科(Cupressaceae)植物的挥发物质可以预防结核病,同时还可以阻止结核病菌传播。银杏(Ginkgo biloba)的挥发气体对结核、霍乱、伤寒等病原体有很好的抑制作用[18]。山小橘(Glycosmis pentaphylla)、海桐(Pittosporum tobira)、九里香(Murraya exotica)、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on)等植物也具有很好的呼吸系统保健的作用[19]。
2.3 消化系统保健型植物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银杏、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白千层、洋蒲桃(Syzygium samarangense)、白兰、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山小橘、海桐、九里香、黄荆(Vitex negundo)、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等,该类保健植物释放负氧离子、抗生素、石竹烯等挥发性物质对人体消化系统等具有保健功效[19]。
2.4 血管系统保健型健植物银杏、肉桂(Cinnamomum cassia)、白兰、白玉兰、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七里香(Rosa banksiae)、胡椒木(Zanthoxylum odorum)、月见草(Oenothera erythrosepal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菊花、金银花等植物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19]。
2.5 抗癌保健型植物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白玉兰、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等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精油普遍存在α-蒎烯、β-蒎烯、芳樟醇、香桧烯、茨烯、β-石竹烯、柠檬烯、α-侧柏烯等成分。这些挥发物质具有抗炎、抗菌、镇痛等功能,其中石竹烯氧化物具有抗肿瘤、抗疟疾和抗菌等生物活性[17]。夹竹桃丰富的强心苷、夹竹桃苷等物质,该物质可以诱导人体肿瘤细胞凋亡[20-21]。
三深圳大鹏新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划
1、大鹏新区森林资源特点
大鹏新区是深圳市最年轻的一个功能新区,位于深圳的东南部,森林面积218.8 km2,占全市四分之一;森林覆盖率超过76%,是深圳市森林的典型代表。早期的调查也显示,大鹏新区内的排牙山和七娘山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发育完好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且在部分海岸地带还保存有大面积的半红树林(坝光银叶树林)以及真红树林(东涌红树林)。大鹏新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区系成分复杂,在植物区系方面,排牙山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372种,约占深圳市和广东省总种数的比例分别为64.1%和24.9%,即大鹏新区自然保护区仅以146.22 km2的面积就拥有深圳市植物总种数的近2/3和广东省植物总种数的近1/4;且其中不乏古老或在系统进化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代表类群,如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红豆杉科(Taxaceae)、木兰科、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及山茶科(Theaceae)等。在大鹏新区自然保护区有分布的中国特有植物多达302种,广东特有种也有10种。同时,大鹏新区分布有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1种省级保护植物,属于极危植物有1种,濒危植物有9种,易危植物有38种。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分别为1种和25种,省级保护动物14种,全部共计40种。丰富的植物种类、多样的珍稀濒危动物等森林资源使得大鹏新区成为深圳市重要的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展示、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区,具有巨大的生态、文化、经济、社会价值。
2、大鹏康养基地规划
2.1 康养基地建设选址现状通过资料分析和实地勘察,在穿越葵涌-径心水库-坝光广东省绿道2号线的葵坝路区域作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选址(见图1)。因其在大鹏新区自然保护区内,周边的森林面积为218.8km2,森林覆盖率超过76%,该选址围绕着径心水库,水源充足。同时,交通十分方便,是曾经通往坝光的交通要道。目前,该路段人迹罕至,具有良好的生态系统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具备建立森林康养基地的良好条件。
图1 葵坝路选址全景卫星图
2.2 康养基地建设的内容通过对该区域现状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在全长约4.6km的范围内建设面积15hm2的康养基地。结合该区域森林植被分布特点和对保健植物的筛选,在森林康养基地中建立5个不同功能的芳香疗养区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芳香疗养区由1个服务管理区、5个具有不同功能的专项疗养区和1个养生百草园组成,沿疗养规划线路依次排列。
①服务管理区。在疗养区选址路段起点处设置服务管理区,设立停车位点、服务站点以及路标牌和路段功能介绍图示等展示区以及游客疗养知识教育普及区,指导游客进行合理科学的进行健康疗养活动。
②抗菌保健区。在通过服务管理区后即进入康养区的第一个保健疗养区:抗菌保健区。游客通过在除菌保健区的静坐,起到除菌消毒的保健作用。抗菌除尘保健区建设面积1000m2。首先对选址区域植被进行改造,保留生长良好且有益的本土植物,伐除其他植物,其次是种植夹竹桃、红千层、百里香、樟树(Cinnamomum bodinieri)、桉树等有益植物,并在该功能区的外围树立功能区的功效展览牌和展示区,具体说明每种植物的功效和注意事项,在展览牌周围种植半环形带状的百里香,在其后方套种白玉兰形成立体的景观效果;在其内部种植5-6株红千层,且相互间距5m左右;在红千层下种植几株樟树,形成立体的景观效果;在该功能区最里面的边缘区域种植两排夹竹桃。地面保留数条1m宽的小道,在小道的中间预留0.5m宽的区域镶嵌鹅卵石,可以进行脚底穴位按摩。其他区域全部种上具有耐踩耐旱抗寒性质的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结合功能区内的实际情况,设立一些石凳,可供来往游人静坐,进行疗养前的消毒除菌活动。
③呼吸系统保健区。离开抗菌除尘保健区后,进入第二个保健疗养区:呼吸系统保健区,其保健功效是洗肺、促进呼吸循环。在保护该选址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对选址内的有害无用植被进行清理和伐除。结合白兰、黄兰、红千层、海桐、含笑、九里香、山小橘等芳香保健植物,并在功能区的入口处设立功能区的功效展览牌牌和展示区,在其外部种植九里香和海桐,通过造型的设计,形成九里香的带状和海桐单株的球形相互融合配景;在其内部区域合理搭配种植白兰和黄兰以及红千层;在其最内部的边缘区域种植可以观果的植物山小橘。在其地面上全部日本结缕草,通过一段时间的开放,在游客踩踏留下的痕迹上铺鹅卵石形成脚底按摩疗养通道。通过这些植物的挥发性物质能有助于止咳、化痰、支气管炎甚至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打造出呼吸系统保健示范区。
④消化系统保健区。消化系统保健区的功效是促进消化,保护肠胃。首先是对选址内的无用植株进行清理和伐除,保留一部分原来有生长良好且有益的本土植物。其次是选择种植白兰、白千层、九里香、山小橘等植物。在功能区的入口处设立功能区的功效展览牌和展示区,具体说明每种植物的功效和注意事项。并在展牌后种植一排九里香,在其内部搭配种植白千层、山小橘和白兰,形成高低错落的立体景观效果。在该区域内部建设多个半环形或小环形的石凳,提供给疗养人员闲坐,进行消化系统保健作用。
⑤血管系统保健区。经过消化系统保健后,进入血管系统保健区(见图2和图3),游客进行心血管保健活动,在该功能区通过吸收保健植物释放的特定化学物质,从而增强抗心血管病的能力。对该区林下无用植株进行清理和伐除后,选择白玉兰、白兰、红千层、广玉兰、七里香等心血管保健植物在林下进行套种。功效展览牌和展示区后种植一排七里香,使功能区和外界道路明显区分。同时,将白兰和广玉兰相互配套集中种植,并在其林冠下插空建设自然石凳。在其中心地区可以种植几株紫玉兰,形成一个木兰科植物的观赏区,并在靠近疗养区深处种植一些红千层的高大树木,结合地面日本结缕草的草地和一些鹅卵石道路,形成一种曲径通幽处的意象之美,给以视觉上的疗养。
图2 心血管保健区路段现状图
图3 心血管保健区路段效果图
⑥抗癌保健区。在距离心血管系统保健区一段距离的区域建设一个抗癌保健区。游客进入抗癌保健区,通过吸收植物精气,增加血液中的NK细胞数、抗癌蛋白质数量,使抑制NK细胞机能的“压力”降低,从而增强人们的抗癌能力。在选择好的地域中种植白兰、含笑、夹竹桃、红千层、黄兰、鹅掌楸、夹竹桃等抗癌保健植物。结合现场状况进行规划设计,抗癌保健植物配置,形成高低错落有致,颜色冷暖相宜的保健植物景观。并在林下设置一些简易的休息的座椅和活动地带。
⑦养生百草园。在疗养线路的最后设立一个养生百草园,是集观光体验、科研、科普、种植以及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养生植物园。打造“养生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医文化养生体验地”,形成以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核心,倡导养生度假生活方式的度假社区。在游客疗养活动结束时,进行一系列的指导和活动总结,提高旅客下次活动的体验度。
四展望
保健型植物的功能区营造在森林康养规划应用中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保健疗养的需求会逐步增加。基于森林康养的保健植物配置研究将会不断的拓展和深入。未来康养基地将以不同功效的健康疗养区为主体,并通过遵循保健型园林景观营造原则,形成靓丽的风景,给以视觉保健。结合保健植物的不同功效,在大鹏新区现有的森林自然环境状况下,通过对低效林的林相改造、林下套种,营造相同医疗效果的保健植物群落,形成特定功能的芳香疗养区,实现多功能的森林康养,打开森林康养的新思路。深圳大鹏新区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将有助于引起人们对保健型植物应用的思考,从而加强保健植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为实现特色医疗功效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行研究试验,通过不断发展,打造成我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1] 朱文冬, 徐莎莎, 张银玲, 王玲, 陈晓楠. 亚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3): 114-115.
[2] 吴楚材, 郑群明. 植物精气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 2005, (04): 61-63.
[3] 谭益民, 张志强. 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7,31(01): 1-9.
[4] 张胜军. 国外森林康养业发展及启示[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05-16(007).
[5] 杜朝云, 蒋春蓉. 森林康养发展概况[J]. 四川林勘设计, 2016, (02): 6-9.
[6] 侯碧清, 彭锋, 李进, 李斌, 马红岩, 邱建丽.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分析[J]. 中国城市林业, 2011, 9(01): 22-24+50.
[7] 邓三龙. 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 世界林业研究, 2016, 29(06): 1-6.
[8] 李树华, 张文秀. 园艺疗法科学研究进展[J]. 中国园林, 2009, 25(08): 19-23.
[9] 陈立军. 保健型园林营造探讨[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108-109+114.
[10] 李卿. 森林医学[M]. 科学出版社, 2013.
[11] 陈晓丽. 森林康养旅游研究及开发探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 29(05): 25-27.
[12] 杜传来 ,王佳红 ,郁志芳. 天然果蔬保鲜剂的研究与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04, (05): 135-138.
[13] 张帅, 曾鑫年, 杜利香, 骆悦. 6种楝科植物杀虫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04, (03): 33-35.
[14] 王寒冰, 邵培芳. 大连市保健植物的试验及应用[J]. 中国园艺文摘, 2010, 26(12): 15-18.
[15] 全国化学试剂产品目录汇编组. 全国化学试剂产品目录[M].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9.
[16] 徐虎.应用两项生态园林保健指标选择园林植物[C].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 1993. 43- 46.
[17] 樊二齐, 王云华, 郭叶, 俞春莲, 林新春. 6种木兰科植物叶片精油的气质联用(GC-MS)分析[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02): 307-312.
[18] 陈春贵, 陈亮明, 殷丽华. 大力倡导保健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 江西林业科技,2007, (02): 58-60.
[19] 王宇. 福州市保健植物资源及其在公园绿地中的应用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2.
[20] Newman R A, Yang P, Pawlus A D, et al. Cardiac glycosides as novel cancer therapeutic agents.[J]. Molecular Interventions, 2008, 8(1):36-49.
[21] Sreenivasan Y, Raghavendra P B, Manna S K. Oleandrin-mediated expression of Fas potentiates apoptosis in tumor cells[J]. 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2013, 33(5):1031-1031.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发挥林业产业优势 提供优质森林康养
阿尔山打造森林康养,现实版的“桃花源”来了
森林康养效益——国民健康与经济增长新方向
贵州首批10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正式授牌
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聚焦植物“疗愈”功能—— 以自然之力开启园林康养新篇章
会员单位丨竹山县太和梅花谷森林康养基地:遇见梅香,康养太和!
林州花千谷森林康养基地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
园艺技术专业教师参加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
深度丨李树华:植物的智能远在人类之上,详解园艺疗法的功效与机理
【美丽山西·走进最美林区②】森养融合 创新发展
网址: 深园研发 | 保健型植物在森林康养中的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3682.html
上一篇: 火龙果花的神奇功效(探秘火龙果花 |
下一篇: 玫瑰古今医疗应用史(第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