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常见的也不起眼的植物,万荣县全境分布。虽然不起眼,但它是《药典》常用中药,它就是蓼科植物萹蓄。
萹蓄药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浸淫,疥搔疽痔,杀三虫(《御览》引云:一名篇竹,《大观本》无文)。生山谷。”
一、《中国药典》:
本品为蓼科植物萹蓄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根和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热淋涩痛,小便短赤,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用法与用量】9~15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作者认为用于湿疹、湿疮、阴痒等证,可单味煎水外洗,亦可配伍地肤子、蛇床子、荆芥等煎水外洗。
二、《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在临床上萹蓄和瞿麦是对药,是治疗热淋的主要药物。
三、现代药理研究:
1、利尿作用。2、抗菌作用。3、有一定的降压作用。4、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萹蓄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热淋”,其“降压作用”与“止血作用”一般没有人使用。另外中药的使用原则也不是套用现代的药理作用。
四、附方: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各500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
现在一般每次6到10克。用灯芯草煎服。实际是9味药。
作者声明:中医药的单验方虽然有很好的临床的疗效,但是也需要“辨证施治”,需要“望闻问切”(需要见面)。如需要使用中药,请咨询中医医师,谨遵医嘱。本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
相关知识
科普之花 璀璨明珠:记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中药标本馆
中药半月谈
耕读园里识中药,花韵书香伴成长
植物知识科普:菊花的基本信息
植物科普教育
观赏和药用两不误 特色花卉白芨科普讲座走进公园
识花、寻鸟、科普市集……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系列科普活动
中药大辞典.pdf
新型中药免疫增强剂专题
中药盆栽DIY、花卉药材香囊...春日养生集市让中医药“花式”圈粉
网址: 中药植物科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3867.html
上一篇: 武汉植物园开展“花儿传粉的策略” |
下一篇: 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