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文化|拈花观古——中国插花发展简史(上)

花·文化|拈花观古——中国插花发展简史(上)

华夏大地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的人们独一无二,他们好像天生点满了有关自然的技能点。诗人们自不必说,自古文人骚客争相赞美自然,歌颂各式妍丽的花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似乎总有那么一朵藏在叶底枝头的小花能触动他们最柔软的愁肠。

小姐们则爱将这些美丽的事物绣在帕子上、荷包上,又或压在纸筏上。一堵矮墙后丢出来的小小纸筏,一首字体娟秀、述说着淡淡闺怨的小诗,读到末尾时鼻尖或许还能嗅到脂粉与花香的味道,这样的桥段常常出现于各类戏本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农人们更不用说,他们对大地与其上生长的作物的热情融化在血脉里,无论搬到哪里,无论移居到什么地方,总要带一包种子才能觉得安心。前些时候,有关嫦娥4号计划携带种子登月的新闻刊出,还被网友调侃“中国人终于要上月球种菜了”。

我们与这片土地上的植物的羁绊之深远,已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若想追根溯源,可先了解中国的插花史。中国的插花史,就是中国人与花之间亘古悠久的缘分故事集。

关于插花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有两种,一说插花起源于佛教献花,一说起源于民间习俗与生活习惯。

早在周初至春秋战国时期,插花艺术以一种最为原始的方式悄然出现。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及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所作《楚辞》中均有大量佐证资料。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诗经·郑风》)这描述的是彼时未婚青年男女交往的情形。一对青年男女,手持香草走到溱河、洧水边踏青,谈情说爱,离别时互相赠送芍药花以表达思慕、爱慕之情。芍药,古时又名将离,常被古人互赠,以表达惜别感伤与爱情。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诗经·陈风》)荍,意为锦葵花。椒,意为花椒,原本是古代巫女跳舞时用于请神的花。这一句说的是青年男子看着心上人如锦葵花一般美好,而女子则送花椒来回应这份感情——花椒在这里被当作送给情人的礼物。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楚辞·九歌·礼魂》)会鼓意为密集的鼓点,这里描绘的是祭祀礼成后,击鼓舞花、跳舞送神的庆祝画面。

“薜荔柏兮蕙绸,荪挠兮兰旌。”(《楚辞·九歌·湘君》)此句意为柏木船上装饰着薜荔草,绸帐上堆满兰蕙,船桨上装饰荪草,旌旗上挂着兰花,要乘着这艘美好的船去迎接爱人。

“桂栋兮兰僚,辛夷楣兮药房。”(《楚辞·九歌·湘夫人》)这里的花卉、香草作用相同,同样用来装饰门楣、门厅、屋栋,以等待心上人的到来。

在这时,人们对于折花作为装饰颇有心得,并且部分花卉已经出现了特定的用途。

到了先秦时期,人们已将折花广泛运用开来。每逢庆典、祭祀,或是踏青出行、拜访亲友,人们都爱折花佩戴在身上。拜神时收集大捧鲜花摆放在神座前作为供奉,或是带回家中将其悬挂在房梁、出行的舟车上面。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开始触及艺术与美、与思想之间的联系,尽管还没有摸索出章法与技巧,但自有一种与自然混为一体的美感在其中。这也为之后中国插花工艺与风格的形成奠定了一份坚实的基础。

到了汉朝,人们萌生将鲜花移入居室,使用器皿插花,挽留这份美好的自然造物的想法。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众说纷纭,然而都在公元前206至公元前8年的西汉时期,又或是公元25至220年的东汉时期。比起周初至战国,要晚近千年。因此,说插花起源于佛前献花,恐怕并不准确。但佛教的传入,确实对中国插花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东汉·康孟祥译《修行本起经》)这里提到了瓶中插花供佛的意象。“其像端正姝好,如佛无有异,人见莫不称叹,莫不持花、香、缯来供养者。”(《道行经·昙无竭品》“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南史·晋安王子·懋传》)受教义影响,佛教献花一开始多为莲花,经过多年与本土风俗的融合,才逐渐出现了牡丹等花卉献佛的方式。

传入中国的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宗教、伦理观逐步融合、传播,而这些佛经中所包含的意象也得以出现在人们的思想中。自此,民间插花通过参与佛事活动逐渐染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寺庙插花由此发展。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战事频繁,战争带来死难的同时也促使文艺急速发展。文人雅士们为了寻求心灵上的慰藉,或寄情于山水间,或隐居避世,又或者一心钻研神鬼、宗教之说。插花艺术在此时得以发展,人们痴迷于插花赏花,吟诗作画,寻求心灵与思想境界上的平和安稳。这段时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插花诗。

赠范晔诗

南朝宋·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杏花诗

北周·庚信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

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将插花工艺与思想相结合,寄托情怀与志趣,这其间少不了文人雅客的影响与大力推动。

至此,较为原始的插花工艺时期就要结束,容器插花的形式即将完善,这样较为粗略,却直接将感情与自然相贴,至臻纯朴的时期也就宣告结束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知识

探析中国插花的历史与文化——简评《中国插花简史》
中国插花简史
花·文化|赏花鉴古——中国插花发展简史(下)
中国插花发展简史
插花艺术作业 东西方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中国传统插花发展简史
插花艺术作业 东西方插花艺术发展简史.docx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pdf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花卉艺术讲稿——插花艺术发展简史.doc

网址: 花·文化|拈花观古——中国插花发展简史(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46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儿艺术旅行调查问卷
下一篇: 水培花卉的发展历史.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