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浪漫,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经济泡沫,跟一种美到妖娆的鲜花有关。
今天,这种花是荷兰、土耳其、匈牙利等多个国家的国花,含有足以致猫狗大人于死地的毒素(提醒:家有以上宠物的,不能养郁金香),以及花店里常见的上等花品。然而回到四百多年前,在欧洲最富裕的国度里,无数人却像中了毒一样为这种花孤注一掷、倾家荡产,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郁金香泡沫,或郁金香狂热(Tulipomania)。
郁金香(Tulipa)是百合科草本植物,其花名来自土耳其,意为“包裹状的头巾”。好的郁金香花朵形状如杏仁,末尾成尖状,花瓣上有美丽的放射性花纹。这原本是一种生长在东方的花,几千年来默默从帕米尔高原绽放到天山脚下,在高海拔地区的贫瘠土地上映放出大片大片颜色娇艳的花瓣,彰显着自然变幻莫测的美。
对于时为天山脚下游牧民族的土耳其人来说,看见郁金香花就象征着熬过了新一轮的寒冬和生死考验,于是他们认为这种花来自天堂、象征永恒。自然地,西进过程中的土耳其人也将郁金香的栽培从中亚带到中东,继而进入欧洲。在十五世纪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城破,后变为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时,西方人第一次在穆罕默德的东方花园与苏莱曼大帝的锦缎礼服、铠甲头盔上目睹郁金香花的惊艳亮相。
今天,经人类培育、编册的郁金香有6000多种,而在十六世纪的伊斯坦布尔宫殿里,土耳其园丁就已经培育出1500多种郁金香,而同时期的欧洲人还处在将花草作为食物或用药的过程中。所以当他们目睹东方文化里单纯为欣赏而培育出这种纤细、颜色浓烈的花本时,感受到了美的惊奇。
这其中就有弗兰德贵族的私生子奥吉耶.比斯贝克。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大使,他于1554年到达伊斯坦布尔并在那里住了8年。这期间热情的土耳其官员赠与他不少珍贵的郁金香种子;1559年,一个名叫赫尔瓦特的巴伐利亚贵族在花园里种下郁金香的种子,这些成功开放的郁金香也是欧洲第一批郁金香的记载。接着,郁金香的足迹在1572年到达了维也纳、1582年到达英国、1593年法兰克福......然而不同于东方对于郁金香单纯的欣赏,欧洲的郁金香却成为了被交易甚至哄抬的对象。在1633-1637年间,荷兰的郁金香被炒到了天价,数量稀少、品质上乘的郁金香球根,其价格几乎等同于本身重量几百倍的黄金,几乎全民参与了这场竞价的狂欢。而在1637年的2月起,郁金香的价格箭头却突然直转急下大跳水,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不到。
对于郁金香的狂热犹如一场传染病,摧毁了不少人,荷兰人将郁金香狂热称作为“风中的交易”。直到今天,传说美国华尔街的某些经纪人在招实习生时,还会先赠送其一本麦凯的书《大众幻想与群众癫狂》,其中就记录了郁金香狂潮的起因经过。
但如果仔细探究那次与花有关的经济泡沫,就会发现整个事情不仅“浪漫”,而且蹊跷:十七世纪的欧洲总体笼罩在战乱和物资缺乏的阴影下,还有黑死病的偶尔造访,大部分人吃不饱穿不暖,却会对郁金香花这种花期短、娇嫩,可以说是华而不实的东西激动。郁金香爆发的地点荷兰,彼时是最严格的加尔文教践行区,严禁奢侈;荷兰民族是个谨小慎微、对财物精打细算的民族,阿姆斯特丹《1655年禁奢侈令》甚至规定婚宴宾客人数不得超过50人,婚宴持续天数不得超过两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却集体陷入郁金香花的癫狂,工薪阶层挤在在烟雾缭绕的小酒馆里醉醺醺交易,最终走向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