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节庆的花俗文化

中国节庆的花俗文化

《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节庆的花俗文化

贾军   卓丽环   开通知网号

【摘要】:花俗文化是中国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传统节庆、现代节庆,以及地方或少数民族节庆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其内容涉及花卉的物候、生殖特征、杀菌性、食性、观赏性、象征性,以及艺术表现等,其形式包括赏、采、戴、插、浴、送、献、换、食、画、咏、赛等,可谓丰富多彩.气象万千。因此,调查和研究我国节庆的花俗文化,对继承和发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我国花卉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欧阳昌佩花坡上的“火凤凰” ——小花苗“跳花节”[J];当代贵州;2005年17期 2 刘文田德昂族的“浇花节”[J];今日民族;2005年02期 3 马大勇;中国人与节日用花[J];中国花卉盆景;1997年08期 4 张永和;古老芲乡的传统花墟——记福建永福乡的百花节日[J];中国花卉盆景;198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星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年06期 2 李英锋;传承年俗文化需要乡村“春晚”[J];村委主任;2019年03期 3 窦康成;成县年俗文化钩沉[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01期 4 尹赋;会通雅俗:中国俗文化研究的路径与效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03期 5 陈丹;论中华年俗文化的影响力及其推广意义[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16期 6 袁馨;那些年的那些“年”——新媒体环境下中原地区年俗文化变迁[J];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02期 7 田晨碧;年俗文化中“家文化”精神内核探析[J];百花;2024年02期 8 赵铁元;年俗文化要传承创新[J];致富天地;2020年01期 9 管宜璇;中国年俗文化对汉文化圈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年07期 10 钱子文;传承年俗文化 守护共同记忆[J];致富天地;201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军;卓丽环;中国节庆的花俗文化[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何旭;林红;渔俗文化浅论——兼论“中国开渔节”对渔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3 翁卫平;郑邦俊;莆仙民俗文化浅析[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杜道明;金、元时期雅俗文化的合流与雅俗共赏的审美趋势[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家成;从汉阴看年俗文化特徵[A];《今古中国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宇浩;浅析中国年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下[C];2015年 7 代玉芳;青岛市民俗文化建设之我见[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8 蒋俊;沈万三与南京俗文化——以食俗和婚俗为例[A];沈万三、张三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9 王兆红;沂蒙“非遗”进校园传统技艺传承创新研究[A];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十)[C];2023年 10 张伟成;齐丹丹;达斡尔族“哈库麦勒”的文化特色与现代传承研究[A];2024年“传承论坛”研讨会论文集[C];202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成姬;韩国巫俗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雅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21年 3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宋亚林;“易”与“译”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覃宇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7 马冬雪;福建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云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立档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9 秦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10 王水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凯;数字动画表现非遗民间信俗文化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9年 2 杜欣潼;巫俗文化对朝鲜族舞蹈文化内涵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8年 3 王樱霏;舟山群岛海洋渔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8年 4 李建文;转型背景下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俗文化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5 赵林;节庆开发对渔俗文化传承保护的影响研究[D];烟台大学;2022年 6 李淑哲;中共对晋西北的年俗文化改造研究(1937-1949)[D];太原科技大学;2023年 7 夏国繁;基于国潮文化下的山西年俗文创设计[D];青岛科技大学;2023年 8 肖枭;湖南电台祥和中国节项目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冯思妍;安徽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淮北师范大学;2023年 10 刘帅;黄河金三角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2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洁;年俗文化也是咱中国的“国宝”[N];兰州日报;2007年 2 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让年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绚丽光彩[N];开封日报;2024年 3 陈璟 王芳;百余专家来宁研讨年俗文化和旅游[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金武刚 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阳 采访整理;年俗文化传播要有的放矢[N];中国文化报;2024年 5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莉;罗布人民俗文化“活”起来[N];新疆日报(汉);2023年 6 本报记者 罗旭;年俗文化大餐“醉”乡亲[N];光明日报;2019年 7 记者 刘深魁;两岸青年信俗文化季在榕登场[N];福建日报;2019年 8 记者 王少斐;年俗文化激发本地游客热情[N];山西日报;2017年 9 延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王凌;对我市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点思考[N];延安日报;2017年 10 左龙;传承渔俗文化打造海岛特色游[N];联合日报;2017年

相关知识

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探索旅游节庆品牌化塑造
中秋节喝桂花酒?解密中秋节的食俗文化
节庆植物
中国兰花文化的起源
用文化创意点燃花朝节的别样烟火——中国青年网
开封菊花节荣膺“2016最美中国榜——首批最具影响力特色节庆”称号
花文化
如此風雅,古人賞花習俗知多少?
节庆花坛欣赏
花好月圆:中秋节俗与赏月之风

网址: 中国节庆的花俗文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11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我国传统节日送花你选对了吗?有什
下一篇: 农历中国 二月十二 · 花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