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梳理了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进路,在探讨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童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旧”“新”童年社会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与评析了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立场、核心观点及主张。从纵横多个角度对西方童年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内部流派、研究取向、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剖析,为国内儿童与童年研究提供了新视域、新方法。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进展、丰富儿童及童年的社会理解并更好地促进我国童年社会学发展。
郑素华
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编委、杭州市儿童友好研究联盟理事。台湾政治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童年社会文化理论、现代童年空间、童年多学科对话等。著有《儿童文化引论》《审美教育行为特征探析:人类学美学的视野》《童年与文化》《童年的栖居》(合编)等。
导论 社会学中的“儿童/童年问题”/1
第一章 童年的呈现:学科视野与基本概念/20
第一节 理解童年/22
第二节 童年社会学的基本概念/42
小结/59
第二章 童年的社会学话语/61
· · · · · · (更多)
相关知识
童年的社会学视野
社会学视野下的洮泯花儿研究
“学者视野——周末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1075讲预告
社会学方法
争鸣:《@41》=“身体社会学”?!
世界园艺史与社会人类学视野中的花文化研究
传承与断裂:剧变中的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学家
阿伯特:芝加哥大学与社会学研究
童年趣事作文结尾
社会学视角下“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意义及实践路径
网址: 童年的社会学视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2978.html
上一篇: 有哪些寄生虫类电影推荐#金典网络 |
下一篇: 社会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