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适合于自然爱好者、植物爱好者、园艺工作者、环境工作者及普通学生阅读,不要求读者具有专门的植物学知识。“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尺”。很少有人会不喜欢花,但实话说,懂花、细心观察过花并研究过花的构造、功能与起源的人不算多。这部优美、简明的著作从你所熟悉的玫瑰萼片讲起,内容涉及花的结构,花朵何时开放、何时凋零,花粉与传粉,花与昆虫的互动,花的进化等等。英文版1999年出版后受到《纽约时报》、《科学》和《自然》的好评。原作者还专为中文版的出版修订了最后一章的内容。
一部关于花的引人入胜的植物学博览。
——《纽约时报书评》
伯恩哈特这部雄辩、准确、优美的著作,既能让好奇的科学工作者,也能让业余的博物学爱好者有机会了解并欣赏花的生物学。
——凯文(PeterG.Kevan),《自然》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玫瑰之吻》是对花的研究,读...
(展开全部)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适合于自然爱好者、植物爱好者、园艺工作者、环境工作者及普通学生阅读,不要求读者具有专门的植物学知识。“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尺”。很少有人会不喜欢花,但实话说,懂花、细心观察过花并研究过花的构造、功能与起源的人不算多。这部优美、简明的著作从你所熟悉的玫瑰萼片讲起,内容涉及花的结构,花朵何时开放、何时凋零,花粉与传粉,花与昆虫的互动,花的进化等等。英文版1999年出版后受到《纽约时报》、《科学》和《自然》的好评。原作者还专为中文版的出版修订了最后一章的内容。
一部关于花的引人入胜的植物学博览。
——《纽约时报书评》
伯恩哈特这部雄辩、准确、优美的著作,既能让好奇的科学工作者,也能让业余的博物学爱好者有机会了解并欣赏花的生物学。
——凯文(PeterG.Kevan),《自然》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玫瑰之吻》是对花的研究,读这部清晰的作品有完全享受的感觉。
——阿尔特(BarbaraS.Arter),《美国园丁》
植物学家伯恩哈特将花的形态、功能和生态学知识与花的历史、传说和神话精巧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描写铸就了一部平衡的博物学作品,我愿意向所有爱花人,以及想更多了解花的生物学的人推荐它。
——恩德瑞斯(PeterK.Endress),《科学》
伯恩哈特(PeterBetnhardt,1952一),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生物系教授,美国密苏里植物园、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副研究员。讲授的课程有《植物与真菌》、《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传粉生物学》、《兰花生物学与兰花分类》。出版的植物学通俗作品有《狡猾的堇菜和地下兰》、《自然韵事》、《玫瑰之吻》以及《花园中的诸神》。
译者简介:
刘华杰(1966一),植物爱好者,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和科学传播学。关注博物学生存方式和博物学的复兴问题。主要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一点二阶立场》、《中国类科学》、《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草木相伴》等。
导言 超越花店
第一章 兄弟情与姐妹屋
第二章 完美的限度
第三章 比萨饼上的小猪
第四章 何时开放
第五章 何时凋零
· · · · · · (更多)
九间 1 回复 1赞
直潜
> 全部原文摘录
悦读时光·人文探索(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绿金》《与巫为邻》《异端简史》《哲学的初体验》《天堂简史》 等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花的结构(雄蕊的花粉粒、雌蕊的柱透)开花时间(光照、温度、土壤)、开花策略(先后)、传粉和受精(这其中的演化真是丝丝入扣),非常好看的科普书,译者好认真。A complete flower is one that contains all four of the basic floral organs: sepals, petals, stamens, and pistils. 还知道了决定花的颜... 花的结构(雄蕊的花粉粒、雌蕊的柱透)开花时间(光照、温度、土壤)、开花策略(先后)、传粉和受精(这其中的演化真是丝丝入扣),非常好看的科普书,译者好认真。A complete flower is one that contains all four of the basic floral organs: sepals, petals, stamens, and pistils. 还知道了决定花的颜色主要是叶绿素、胡萝卜素、甜菜色素和类黄酮色素。 (展开)
> 更多短评 99 条
我要写书评我问总是逛书店的朋友,最近有没有比较有趣的书? 她丢给我一本《花的博物学》。随手翻开,看到是讲植物的,就头大如斗。我开玩笑说,这书台阶太高,以我只关注娱乐的水平才打开就会慌了手脚。她笑,这个才好看易懂,人文的多数在玩深度,而自然的则多数在讲普及。 我瞬时明白... (展开)
途加千字文俱乐部专稿 文/严杰夫 尽管很多朋友会被今年那部《家园》(港台地区译名为“地球很美有赖你”)中宏大如神般的视界而震撼,而我似乎更容易被这个世界中细处的花花草草所折服。所以,当看到那本封面被一幅精巧的玫瑰图所占据的《玫瑰之吻》时,我内心潜伏着的嗜书癖... (展开)
生长在江南的童年是亲近自然,亲近植物的。春夏之交的时候,三五伙伴穿上雨靴去茂盛的芦苇丛中捡菌子,尽管相互恐吓着说芦苇丛中有绿色的芦花蛇,但是没人在怕。父母下田的时候,我们也不闲着,去水沟边上挖鲜嫩的野芹菜,让爷爷奶奶就着辣椒炒腊肉。玩过家家的时候,折一段竹... (展开)
你想没想过,在情人节那天,送女朋友一支“真正的”玫瑰?或许这么问有些奇怪。但是,在植物学课上,老师讲到这里时,狡黠的向我们一乐:“男生们,你们送给女朋友的其实是月季……” 玫瑰与月季,其实大部分在学校中学过植物学的人,都能大概清楚其分别。只是,现在似乎很多... (展开)
每天早上献上一千朵玫瑰,你却说: 噢,可是昨日的玫瑰今安在? ——鲁拜集 以上诗句忠实地反映了一位拖延症患者的心灵体验。 上一周荒废在暗黑3里,毕竟我根子上还是个暴雪脑残粉。讽刺的是,即便这样,我连个正版CDkey都没买着,只能边试玩边上网刷论坛看别人的试玩... (展开)
有花植物约略在白垩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那个属于恐龙的最后的美好年代。多少动物从此为它们倾倒了世世代代,欣欣然成为有花植物生存策略中的一部分,跳起共同进化的舞蹈。 花,植物的性器官,相对而言,根茎叶则是营养器官。无论它出落地多么美丽、芬芳,或者是富含花蜜,所... (展开)
建议准备读这本书但是还没开始读的童鞋们,在读此书的时候最好能够坐在电脑前,打开谷歌图片搜索页,和百度图片搜索页,然后再开始读书,看到任何花的名称立马用上述的搜索页搜索,这样的话读其来就不会被一些术语和没听说过的花给搞迷糊。也就能够体会作者说描述的东西。我一...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书名是《玫瑰之吻》,但是它写的不仅仅的是玫瑰,还写了许多其他的花,而玫瑰是主要代表。且“吻”字很微妙,吻是甜蜜的,在这里,“吻”也意味着花在植物中地位,尤如人的口吻,并且仔细分解了花的结构,讲到植物的“性”、植物的繁育。这书名的确让人过目难忘。 《玫瑰之...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读未过半,按捺不住,先记录下一点感受。与植物学专业和翻译文笔无关,只是这种将知识深入浅出的描述方式以及图文,勾起了我来自小学时候的回忆。 没错,是小学。因为我清楚记得,当时班里一个爱出风头的女同学,在我发出花的子房和人的一样用来生孩子的疑问时,纠正我说人的...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章首发于新民周刊 人人都喜欢花:毕业礼、求婚、葬礼都少不了花儿的装点,睡袍上绣的花纹、瓷器上雕的花样、餐盘上雕刻成花状的水果,生活哪里都需要花。花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寄托我们的情感,但关于花我们又了解多少?从植物学来看,花朵是植物一场盛大的性事,是为繁育为...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半夏
在夏季的某一无,天气酷热,五个兄弟同时降生。其中两位长有胡须,两位没长胡须,剩下的一位很特别,一侧有另一侧却没有。—–—Edward A Bowles译自《五兄弟》 你能猜到这位主教谜语的谜底吗?如果你到花园里,釆一枝犬蔷薇(Rosa canina)或许会帮你找到答案。
2012-07-13 08:56:01 2人喜欢
四月啊 (工匠和艺术家互不相轻)
122 每朵莲花都有自己的恒温器,莲花开放时,即使空气低到50华氏度,它也能够产生并维持超过80华氏度的温度 蝴蝶很喜欢马鞭草科马樱丹(lantana camara)的花,其中孔雀蛱蝶(precis almana)偏爱橙黄色的花朵,而凤蝶和弄蝶喜欢造访粉红色的花朵。 98页 花细胞中的酸性液体有助于表达为粉色或淡红色色调,而中性的液体会导致紫色。蓝色色调则要求有碱性溶液。这一点可以解释为我们这个星球上最蓝的野花主要生长在富含铁、铝、...
2013-01-05 09:47:58
月已待我半潭
神奇的澳大利亚地区,大火後甚至可能看到几十年没开的花
2019-04-20 16:28:08
相关知识
99°深吻(全部完结)
玫瑰分为哪些种类,玫瑰应该怎么选购?
各色玫瑰的花语寓意介绍
西式主题婚礼玫瑰之约各种玫瑰
粉雪山玫瑰花语(玫瑰之美在粉雪山绽放)
玫瑰婚礼
玫瑰的花语是什么?每朵玫瑰花代表的含义
天赐玫瑰 致富之花
玫瑰:在西方曾是帝王之花 乾隆皇帝为之鸣不平
如韩剧版唯美的“春日玫瑰”主题婚礼
网址: 玫瑰之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342.html
上一篇: 植物的“智慧” |
下一篇: 关于植物的科普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