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传承人春节“赶考”度过“最忙年”

传承人春节“赶考”度过“最忙年”

转自:南京晨报

2月4日,南京春光明媚,夫子庙花灯市场的传统花灯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赏玩。 李文宝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025年的春节,因“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被赋予了“首个非遗版春节”的重要意义。南京作为非遗重镇——秦淮花灯、南京剪纸、南京面塑等传统技艺成为年味“顶流”。非遗传承人正快速从幕后走向台前,不仅因“手艺”大受追捧,更因“文化价值”被各种市集、社区、商场竞相邀约。日前,记者探访了秦淮灯彩、剪纸等“守艺人”的别样年味,对于很多街巷非遗手艺人来说,春节是一场年度大考。不过,从“忙年”中,透出他们对非遗技艺的热爱与文化传承的信心。

有热度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订单翻倍身价“坚挺”

“今年春节特别忙!”南京面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钱翠芳告诉记者,2025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非遗传承人充分感受到人们对于非遗的关注与热情。在博物馆里,钱翠芳一边给围着观赏南京面塑作品的孩子们讲解南京面塑作品,一边用面塑材料展示南京面塑的制作技艺,并对记者说,从节前开始就很忙碌了,日程表就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原本春节期间准备休息一下,但被各种热情邀约非遗展示和授课的邀请推迟了。”钱翠芳说,春节期间,在市民俗博物馆向公众做了南京面塑展示和传授面塑技艺,其间也受邀参加了多场定制非遗特色活动。

秦淮灯彩非遗传承人贺双生在首个“人类版非遗年”,同样感到了人们对非遗不一样的热情——“考虑春节期间天气因素,之前花灯编扎量略保守了些,比去年总量少了15%到20%。即便如此,由于价格坚挺、销售顺利,卖出了比去年更多的钱。”他告诉记者,从整体秦淮花灯市场销售量看,市场回暖明显,估计有30%比例的增长。贺双生补充说:“初三初四南京天气不大好,如果春节期间阳光更多些,销售量肯定会继续大幅增长。”

与之印证的是,作为南京“美食版”非遗标杆的鸡鸣汤包总店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春节期间所有南京门店卖出了100万只汤包;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消费双重叠加,让位于湖南路的鸡鸣汤包总店较平时周末营收增长明显,日接待总量超过5000人,其中,标价较高的非遗汤包反而卖得更俏。

有变化

从“记忆符号”到“潮流爆款” 春节是手艺人的一场大考

“非遗传承人的称号是一种社会认可,但同时更是鞭策。春节,对手艺人来说,我们如同在赶考,在考场上认真答题的学生。”贺双生说,非遗技艺传承是必答题、必选题,而如何顺应时代打造“潮流爆款”是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要思考的,相当于考卷分值较高的问答题。贺双生说,非遗热带动了秦淮灯彩今年春节大热,但在热度后,自己发现了两个趋向,一是,一类消费者更注重传统,从有花灯转变为要最传统手艺的花灯,挑选花灯也更为专业。用心编扎的花灯能卖得更快、卖价更高,精品荷花灯每盏稳定在百元之上,而普通手艺的价格一降再降,哪怕卖20元还是很难卖掉。二是,花灯摊位少了,非遗摊“头部效应”也出现了。即,人们关注有品牌价值、能精准“拿捏”消费者的摊子,因此,日入近万的花灯摊与只有200元收成的花灯摊同时出现。

“非遗技艺要建立在传统上,还要顺应年轻人、外地游客对潮流的偏好。”鸡鸣汤包非遗传承人说,“鸡鸣汤包传承着老的工艺流程,唤醒人们对南京非遗美食的集体记忆,但我们并不止步于传统,通过环境、品类甚至是菜单视觉创新,创造出消费新场景、新需求,让传统的南京地方汤包焕发新活力。”

有思考

从“遗产”到“资产” 努力做“出圈”的南京力量

春节期间非遗格外热,不过,很多非遗人对此显得非常理性,“店家纷纷抛来‘订单’,商场、酒店、学校、社区都需要我们,但忙碌背后的隐忧正与机遇交织。”被访的一位南京非遗传承人指出。

对此,越来越多传承人感受到,市场对“速成非遗”的追捧,也可能导致技艺稀释。虽然很多学生比以前更注重非遗手艺,寒假作业布置了与非遗技艺相关的内容,但真正愿意花春节几天时间集中学习的并不多。

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贺双生认为,“核心技艺不能丢,但表现形式要新”。他尝试将LED灯带融入荷花灯,既保留竹篾骨架的工艺,又增强视觉效果;钱翠芳则与设计师合作,推出“非遗盲盒”,吸引年轻消费者。

一位长期关注非遗传承人发展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说,南京是非遗技艺的重镇,多数非遗手艺人还是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头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号召力不足,多数还仅仅在圈内有名气,并有着明显地域性,个体性非遗手艺品牌保护较弱,通过现代传播工具表达的力度更弱。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阳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传承人春节“赶考”度过“最忙年”
我们都是春节的传承人
买卖年花看这里助花农度过寒冬
传承千年的年味,中国春节传统年俗大盘点
广州:就“传承历史文化 增加广州‘年味’” 进行调研
春节·杭州:千年古韵中的春节密码
【视频】载歌载舞过“荞菜年” 云南广南花倮人的文化传承
【幸福过大年】剪窗花 迎新春 传承文化年味浓
【欢乐中国年】 花馍剪纸添年味 传承民俗迎新春
【网络中国节·春节】广州多区花市开锣 人如潮涌年味浓浓

网址: 传承人春节“赶考”度过“最忙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826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朱蕉竹有什么寓意
下一篇: 和田玉“竹”挂件有哪些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