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香榧密植栽培及幼树管理技术

香榧密植栽培及幼树管理技术

香榧系第三纪孑遗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树种。香榧主产在会稽山脉的诸暨、嵊州、绍兴、东阳等县市,其中以诸暨为最。诸暨市是中国香榧之都,香榧是诸暨市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本文对香榧密植建园及幼树管理技术研究能促进香榧产业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增收。
一、香榧建园
1.立地条件
1.1海拔
香榧在海拔50~800m的低丘至中山均能正常生长和结果,但从自然分布情况,最适栽培海拔范围在200~700m之间。
1.2光照
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建园。香榧幼年期(栽培3~5年内)虽然夏季要求遮阳,但栽培5年后,特别是开始结实后,需要较充足的光照,因此,宜选择南坡、东南坡或缓坡地等建园。
1.3土壤
香榧最适宜于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壤土中生长,砾质壤土和 砂土中亦可。要求土壤中性至微酸性,土层厚度0.6m以上。切忌选择土质粘重、排水不良或土层很薄的地方建园。
1.4坡度和小气候要求
最好选择坡度15度以下背风的平缓山地或梯档式农耕地,忌在跑风岗、狭窄的山间谷地或坡度大于20度的地方建园。
2.良种壮苗
2.1选用良种嫁接苗
最好用嫁接苗建园。良种嫁接苗的穗条来源必须清楚。苗令选择2年生砧的2年生嫁接苗或1年生砧的2~3年生嫁接苗,苗高35~40cm以上,侧根和须根要旺。
2.2大规格苗建园提倡用大规格嫁接苗(苗令4~5年以上、苗高80cm以上)带土球(或营养钵)上山建园。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相应提前3~5年以上使榧园产生经济效益。
2.3计划密植
一般情况下,二年生嫁接栽植后5~7年为幼年期,不结果。7~10年后树冠直径可达1.3~1.6m,且初始挂果,但产量很少(每株产 1~2kg鲜果);13~15年后树冠直径可达2~2.5m ,并进入初始盛果期,可株产鲜果5~10kg,形成早期产量;18~20年后树冠直径可达3~3.5m ,并进入盛果期,可株产鲜果15~20kg;25~30年后树冠直径可达4~5m以上,可株产鲜果30~50kg;35年后,树冠直径可达6~8m ,株产鲜果80~130kg,甚至更多。根据香榧的上述生命周期和经济周期规律,为提高早期香榧园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采用计划密植。如2×2、 2.5×2.5、2.5×3、3×3等,要视土壤、坡度、经营目标等具体情况而定。以2×3为例,亩栽111株,理论上可在13~15年后,亩产鲜果 500~1000kg,在20年后逐步间移成4×3,25年后逐步间移成4×6,同时亩产逐年增加。
2.4定植方法
2.4.1定植时期
一般选择在12月~2月进行。避开严重冰冻、风雪天气。
2.4.2定植穴
整地和定栽穴开挖应于秋季进行。定植穴的规格大小视苗木大小而定。如果用大规格(3~5年生以上)嫁接苗带土球栽植时,定植穴规格应适当大一些。一般可定为80×80×60(长×宽×深)。
2.4.3基肥
定植穴必须施足基肥,一般为每穴25kg农家栏肥。方法:回表土、施基肥、复表土。
2.4.4栽植
一定要掌握好栽植深度,以浅种高复土、嫁接苗接口部位略高于地表土面2~3cm左右为宜。栽植时根要舒展,土要实,面土做成馒头状。天气干旱或土壤干燥时,宜浇透水。同时也要预防定植穴积水,如遇排水不畅或连续阴雨天气,宜开导水沟排水。
2.5配置雄树
香榧为雌雄异株,因此,建园时一定要配置好受粉雄树。雄树的配置比例一般为总株数的3~5%,配置位置奕根据地形和4月中下旬园地中的主导风向而定。如以东南风为主,则宜在园地的东南方向适当多配置授粉树。
二、幼树管理
1.植株保护和夏季遮阳
1.1设置植株保护圈 在幼林期特别是栽植后3年内,植株高70~80cm以下时,一定要设置植株保护圈,设植株保护圈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预防人畜为害和野生动物危害,另一方面为夏季遮阳提供方便。保护圈的大小应视苗木和植株的大小而定,一般的规格为直径50~60cm,高度80cm左右,用竹片固定竹蔑编织而成。
1.2夏季遮阳
栽植后的三年内,每年夏季高温干旱(6月底至9月初)来临之前应在保护圈上固定覆盖遮阳网及时遮阳。同时一定要注意有良好的通风,不能盖死盖严。9月后视高温干旱解除情况及时拆除遮阳网。
2.套种和树盘管理
2.1套种
榧园农作物或药材套种上,不仅能达到以耕代抚的目的,同时能增加榧园前期收益,一举二得。套种上的作物和药材以中高杆(高度 0.6~1.2m)较好 ,且最宜仅在6、7、8月份是高杆的作物和药材。农作物主要有花生、黄豆、籽麻、玉米、高粱等,药材主要有白术、桔梗、当归、红参、绵茵陈等。
2.2树盘管理
香榧定植后特别是夏季每年均应在定植穴(树盘)一定范围内的土壤覆草保墒,定植后第二年或第三年开始,每年秋冬季节应结合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改良土壤。扩穴深翻应注意外深内浅,尽量避免损伤较大根系,扩穴的宽度视植株的生长速度可以每年20~40cm向外扩展,扩穴的土壤翻耕深度宜在 30~50cm左右。在定植穴和树盘范围内,不能套种作物和药材。
3.除草和施肥
3.1除草
香榧幼树生长季节的除草一般都结合施肥进行。每年进行3~4次以上,高大的草可以用手拔,低矮较小的杂草用锄头浅削,避免伤根系。夏季7~8月份期间禁止除草。9~11月份结合扩穴深翻并施基肥。
3.2施肥
香榧建园定植后三年内的幼树期施肥,应坚持并掌握勤施薄施、少量多次和追肥浅施、期肥适当深施的原则。在秋冬季9~11月份结合扩穴深翻施一次基肥,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追肥每年至少进行3~4次,以利于二次梢、三次梢的抽出和生长,加快树体壮大。时间可分别于第一次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二次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三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四次9月上中旬进行。追肥的种类主要有人粪尿、猪尿、尿素、复合肥等,基肥的种类主要有猪牛栏肥、饼肥、鸡鸭粪、复合肥等。6月份之前的追肥可以氮肥为主,9月份的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追肥的数量应视封土壤肥力,植株大小等情况而定。以复合肥为例,每株每次施肥量以20~30g为宜。如用人粪尿,1份人粪尿加2份水稀薄后,每株每次施3~5kg左右。化肥和农家肥应间隔使用。定植3年后,则要相应增大每次的施肥量,但可适当减少追肥的次数,具体也应根据行长势的强弱和土壤肥力状况、植株大小而定。定植5~7年后的追肥中,应增加磷钾的比例,以利于早期结果。
4.抗旱保苗(树)
香榧定植后2~4年内,夏季易受高温干旱天气的危害造成日灼而死亡。因此,幼树每年夏季(6~8月份)除采取遮阳和树盘覆草保墒外,在高温干旱发生时,应及时浇水。浇水一方面可以满足香榧幼树缺水的需要,另一方面具有隆低地表温度和局部小范围气温的作用。浇水的数量和次数以扩间隔时期,应以干旱而定,浇水宜在早上和傍晚进行。
5.病虫害防治
香榧幼树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也必须十分重视。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幼树健壮生长,同时做好树盘覆草和遮阳,病虫害特别是病害自然减少。

相关知识

香榧密植栽培及幼树管理技术
香榧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柑橘幼树如何管理?柑橘幼苗栽培管理技术
香榧栽培关键技术
香榧是什么树结的果子,形态特征和栽培管理技术
苏北黄河故道密植梨标准化管理技术
香榧的栽培及育苗技术
新建矮化密植支架苹果栽培示范园当年管理技术规程
浅谈枣树矮化密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香榧管理养护技术

网址: 香榧密植栽培及幼树管理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82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香榧的栽培及育苗技术
下一篇: 榧子的人工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