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幼林的复合套种试验
香榧幼林的复合套种试验
_阙利芳等
香榧 Torreya grandis cv. Merrillii 是榧树中经无性繁殖的一个品种,为我国特有珍稀经济树种,是浙江省最具地方特色、最有经济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名特林产品。香榧生长缓慢,生产周期长,香榧幼林与多种经济作物复合套种既为香榧营造了良好的适生环境,促进香榧幼林生长,又能充分利用林地以耕代抚多种经营,增加了林地的短期经济收益,多年套种对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营养成分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因此是值得探索的一种经营模式。2019 年,浙江省松阳县香榧栽培面积已达 5 000 hm 2 ,为香榧幼林开展香榧-多花黄精-玉米、香榧-多花黄精-皇菊、香榧-多花黄精等复合套种试验、示范与推广提供了理想的试验地。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试验在松阳县四都乡塘后香榧幼林基地进行,该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 1 532 mm,平均相对湿度 82%,平均气温 12. 7 ℃,其中 1 月气温 6. 5 ℃,7 月气温 26. 5 ℃,年日照 1 832 h,冬暖夏凉,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水充足。香榧基地面积 10 hm 2 ,海拔 910 m,坡度26%uB0,东南坡朝西,黄壤,土层厚度 60 ~ 100 cm,建有水平带。2014 年冬以 “2+4”香榧优良无性系苗木造林,株行距 5. 0 m%uD75. 0 m,香榧幼林生长势旺盛。
多花黄精根茎由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提供,玉米种子从松阳县种子公司购买,皇菊种苗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1. 2 处理设计
试验设香榧-多花黄精-玉米 ( A1) 、香榧-多花
黄精-皇菊 ( A2) 、香榧-多花黄精 ( CK) 3 个复合套种模式处理,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小区面积约 60 m 2 。种植前,各试验小区全面整地宽 1. 2 m 左右,深翻 25 cm 左右。多花黄精于2018 年 12 月下旬种植,多花黄精种植穴施商品有机肥 250 g,株行距 30 cm휰 cm,种后覆盖废菌糠 2 cm 玉米 2018 年 5 月中旬播种,株行距50 cm흐 cm 皇菊株行距 35 cm휵 cm,2018 年5 月上旬分株种植。多花黄精与经济作物相间种植后,各试验小区的林地管理技术相同。
1. 3 调查项目与数据处理
2018 年试验前,对试验地的香榧地径进行测量记录。2019 年 8 月中旬,对每个试验小区的香榧新梢长度、地径粗度和多花黄精基径粗度、叶片枯萎率及皇菊的株高、冠幅进行调查。2019 年 9月下旬,对多花黄精倒苗情况进行了观察。2019年 11 月下旬,对多花黄精根茎进行实地产量称重,随机挖取 20 m 2 多花黄精地下根茎,洗净晾干称取地下根茎总质量、1 年生根茎重量,重复 3 次。数据采用 Excel 2010 处理 采用 DPSV9. 05 软件 LSD 法对各处理指标平均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 1 对香榧生长的影响
经方差分析和 LSD 多重比较,3 种套种模式的香榧新梢生长量 A1>CK>A2 ( 表 1)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 A1 模式香榧新梢年生长量 35. 6 cm比 CK 模式增加 16. 9% 香榧地径年生长量 A1、A2 模式分别为 1. 6、1. 7 cm,比 CK 模式分别增加23. 7%、28. 2%,与对照相比,均表现差异显著。套种的玉米平均植株高达到 150 cm 以上,叶冠达60 cm 以上,对香榧和多花黄精均有较好的侧方遮荫效果,有利于香榧幼林的生长。
2. 2 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从表 2 可知,多花黄精的株高、基径粗度、地下根茎年生长量、地下根茎总重量、地下根茎增殖倍数,3 种套种模式均为 A1>A2>CK,且差异显著。A1 复合套种模式,最有利于多花黄精生长,平均株高57. 5 cm、基径粗7. 7 mm、根茎增殖倍数2. 56 倍,分别比 A2 模式增加 72. 0%、77. 3%、16. 7%, 比 CK 模 式 增 加 157. 0%、 111. 6%、35. 0%。A1、A2 模式的多花黄精叶片枯萎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CK>A2>A1,且 A1 与 CK 模式差异达显著水平。A1、A2 复合套种模式延长了多花黄精的生长期,促使其光合作用和营养累积,从而促进了多花黄精的生长。野外调查发现,8 月中旬,CK 模式多花黄精枯萎率达 80%以上,表明多花黄精已绝大部分枯萎 而 A1、A2 模式的多花黄精绝大部分枯萎时间为 9 月中下旬,同 CK 模式相比,枯萎时间晚了近 1 个月。说明在复种模式中加入其他作物能为多花黄精提供较好的侧方遮荫的生长环境,使多花黄精的生长期得以延长,而玉米因植株较高,生长茂盛,效果更佳。
表 1 香榧幼林不同复合套种模式对香榧生长的影响
注: 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小写英文字母,分别表示组间差异达极显著 ( P<1%) 、显著 ( P<5%) 水平。表 2 同。-表示无数据。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香榧、多花黄精与经济作物的不同复合套种模式,幼龄香榧新梢生长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地径生长量与对照不套种其他作物的差异显著,香榧地径年生长量分别为香榧-多花黄精-皇菊模式>香榧-多花黄精-玉米模式>香榧-多花黄精模式。
香榧不同的复合套种模式对延迟多花黄精倒苗时间、提高多花黄精根茎产量有显著影响。从试验结果看出,经济作物越高,多花黄精倒苗时间越迟 则多花黄精地上部分生长越好,地下根茎产量也高。3 种不同模式中,多花黄精株高、地径粗度、地下根茎生长量、地下根茎总重量、地下根茎增殖倍数均为香榧-多花黄精-玉米模式>香榧-多花黄精-皇菊模式>香榧-多花黄精模式 多花黄精枯萎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香榧-多花黄精模式>香榧-多花黄精-皇菊模式>香榧-多花黄精-玉米模式。香榧幼林不同复合套种模式,以香榧-多花黄精-玉米模式最佳,其多花黄精倒苗时间比香榧-多花黄精模式延迟近 1 个月。农作物采收后秸秆留在基地分解成有机质,能改善林地的养分状况。
本次试验,初步探明了香榧-多花黄精-经济作物的复合套种模式有利于多花黄精和香榧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其他套种模式与技术还有待于在生产试验中进一步验证与比较 同时香榧-多花黄精-经济作物复合套种模式对多花黄精地下根茎品质的影响也需进一步分析研究。
香榧套种山稻
相关知识
香榧幼林的复合套种试验
油茶幼林复合经营生产力及生态效应研究
香榧栽培关键技术
香榧林下套种3种黄精技术研究初报
丽水召开香榧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会
香榧种植与栽培管理技术
关于市地方标准《香榧林套种多花黄精技术规程(报批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DB3311 T 218─2022 香榧林套种多花黄精技术规程.pdf
香榧树的种植技术(详解香榧树种植方法与时间)
关于征求丽水市级地方标准《香榧林套种多花黄精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知
网址: 香榧幼林的复合套种试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8563.html
上一篇: 浙江景宁香榧大苗定砧嫁接技术试验 |
下一篇: 上海周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