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盒马如何开发有机食品? 去年,盒马有机蔬菜销售量在国内零售渠道中占大头,有机食品用户规模已是千万级,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有机生鲜食品销售平台。 有...

盒马如何开发有机食品? 去年,盒马有机蔬菜销售量在国内零售渠道中占大头,有机食品用户规模已是千万级,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有机生鲜食品销售平台。 有...

去年,盒马有机蔬菜销售量在国内零售渠道中占大头,有机食品用户规模已是千万级,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有机生鲜食品销售平台。

有机食品是指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产品。因其更为安全、健康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成了半个世纪以来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国内有机食品发展距今已有30年时间。但相较于常规商品,有机食品的生产难度更高,产量更低。这导致了产品一方面售价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市场鱼龙混杂,商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受制于此,有机食品在国内属于小众品类,受众有限。目前,每年人均消费金额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过去数年的发展中,国内并未形成有机产品的主导市场平台,消费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杜相革判断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盒马值得格外关注。2018年,盒马开始布局有机食品,仅用5年时间就成为国内最大生鲜食品销售平台,占据了有机蔬菜近30%的市场份额。从其增速来看,盒马似乎打破了有机食品用户有限,平台难以做大规模的瓶颈。

盒马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在采访后,《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这得益于盒马“真有机”“真不贵”“真丰富”的商品经营策略。上述前两点,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消费者在购买有机食品时,对于产品价格与质量问题的顾虑,让其具备了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同时,产品从蔬菜向水果、肉类、调味品、母婴用品等全品类的拓展,也有助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2022年,盒马将有机确定为战略级项目。经过一年发展,不少品类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未来,如何为大家提供一桌有机菜的解决方案,这里面还有很多供应链建设以及商品布局需要我们去做。同时,盒马还会做更多精细化的工作,包括为供应商提供帮助以及消费者的宣传教育等。”盒马有机项目负责人蔡宏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降本增效

降低购买门槛

目前,盒马销售的有机商品接近1800种,其中不乏10元以下的产品。例如,5.99元的绿豆芽、小米椒;7.9元的水果玉米、娃娃菜;青菜、土豆、番茄的价格则集中在9.9元。让多数人可以消费得起有机食品,是盒马能够打开市场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相较于常规产品,有机食品生产的投入更大。一般而言,土地需要空置三年时间,重金属、农残的含量才能符合有机产品的种植要求。由于过程不使用农药化肥,产品的品质与产量的不稳定性也相应更高,需要的人力也相应更多。“一瓶除草剂就能解决除草问题,在有机农场可能就需要10个人去做。”盒马有机蔬菜采购刘良超说道。

同时,国内有机食品的生产多以小农场为主,通常一两百亩地会种四五十种产品,因而规模效应难以发挥。

这就导致了国内有机食品价格较高,能够达到同类商品价格三倍以上。这一情况下,多数消费者不具备购买能力,而供应商也很难赚到钱。“很多有机食品的供应商可能是在靠情怀做事。”一位超市的生鲜采购说道。

盒马之所以能够打破这一限制,做到“真不贵”。这与其背后的运营逻辑、用户规模等直接相关。

据了解,盒马在有机食品上与供应商采取订单制的合作方式,类似贝贝南瓜类产品,通常会提前六个月就下好订单。订单农业的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成本。目前,平台已与一百多家有机企业建立长期合作,覆盖全国268个基地和工厂,建成了41个有机盒马村。

同时,盒马在全国拥有超过300家门店,用户体量能够支撑单品规模化种植。例如,去年与圣牧合作在乌兰布和沙漠种植的有机贝贝南瓜达到了200亩,今年则扩大到了1000亩。“每个基地都会有自己优势产品,我们会让他们将这个单品规模做大,而非种植多种产品,以此提升规模效应。”刘良超说道。

这种规模效应不仅体现在生产投入降低,还体现在各环节损耗的控制上。圣牧有机草业公司总裁刘文光举例说道,“圣牧第一年种植南瓜运输损耗达到了30%,整体损耗达到了35%。原因在于,之前订单量小需要分批发货,且途中中转较多损耗也相应更多。与盒马合作后,产品则会整车运往上海,损耗因此也下降了一半,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外,由于产品不使用农药化肥,有机食品的产品品质不稳定,部分产品的损耗会达到50%—60%。一个例子是,西蓝花淋雨后出现的黑点,就会影响其销售。据了解,盒马有基地的有机西蓝花在遭受连阴雨后,成品率仅30%,这也极大地增加了生产端的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盒马选择对品质达标但卖相不好的有机产品进行深加工。例如,将西蓝花出现黑点的地方去掉,切成小朵作为净菜销售,将挖坏的土豆切丝销售。在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也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而这一举措,能够将基地的损耗降低20-35%。

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盒马在有机食品的定价上同样强调性价比。“盒马希望把价格真正做下来。我们一直秉承有机的蔬菜和普通蔬菜的价格体系比。公司的中后台数据产业团队在实时监控市场与我们的商品售价,帮助团队针对市场情况快速调整定价。”蔡宏说道。

此外,盒马还组建了涵盖法律法规、标准、膳食营养、有机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团队,为公司有机战略提供支撑,也为供应商提供专家层面的指导帮扶。

严格把控品质

解决“信任危机”

在从业者看来,价格问题之外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也是限制这一品类发展的重要因素。圣牧草业就有过种植的有机红薯没有销路全部烂在地里的经历。“国内并不缺少好的有机食品,真正的问题出现在销售端。”杜相革说道。

此前,媒体报道过多个普通商品冒充有机食品的案例,负面信息极大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信心。“目前有机食品面临的状况是,消费者宁愿清早开车去郊区自己摘25一斤的菠菜,可能也不会选择购买超市里10块钱一斤的有机菠菜,”他继续说道。

为了改变消费者的认知,盒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准入与管理机制,确保销售的都是真正的有机食品。

盒马商品质量合规管理专家姚军恺介绍,有机食品供应商进入盒马需要经过三个环节。首先需要确定该供应商没有处罚记录。其次,由采购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其具有有机认证相关资质,商品品质以及生产供应能力符合要求。最后,则需要通过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产品进行的检测。

对于在售商品,盒马则会随机抽检。一旦发现产品出现品质问题,会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涉及失信等问题,则会清退甚至永久拉黑该供应商。

严格的机制保障下,盒马在产品品质方面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使其愿意购买有机食品。

另一个问题则在于,长期以来有机食品的客群十分小众,多数消费者对这一品类了解较少。“在有机项目启动前,盒马对用户进行了访问。结果显示,多数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有机蔬菜、水果,肉禽蛋购买优先级并不高。但后续我们肉禽蛋的销售非常好,这说明消费者可能并不清楚这类商品也可以做成有机产品。”蔡宏说道。

消费者对于“有机”标签并不敏感,大概率也不愿意为此多付费。出于对这一现状的考量,盒马在产品的推广上并未将生产过程的天然、无公害作为营销重点。而是从消费者能直观感受到的“风味”出发。在消费者意识这一商品的不同后,宣传产品生产过程不施农药化肥,产品更为安全有利于健康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就目前看,盒马已经不再局限于销售有机商品。据了解,盒马已经开始与中国营养学会合作,为儿童、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有机饮食解决方案。“我们在运营上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原则,进而逐步占领消费者的心智。”盒马有机品类运营许志成说道。

此外,盒马对于消费趋势的预测洞察以及“品质化”的品牌形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用户的顾虑,增加大众对有机食品的接受度。

在解决消费者的购买门槛与购买意愿的问题后,国内有机食品市场展现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盒马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1年,有机菜销售额增长107倍,调味菜增长192倍。“前期没有倾斜任何资源的情况下,有机食品在盒马的销售每年都在增长。这给我们布局这一品类提供了信心。”蔡宏说道。

基于此,去年盒马将有机作为全国战略开始推进。在布局的区域上,盒马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而是逐步覆盖了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在商品上,则由蔬菜向全品类拓展,目前销售有机食品数量已近1800种。面向的客群则从单纯的“有钱”拓展到了“有病(健康问题)”“有娃”以及“银发族”。

从另一个角度看,90后消费者会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愿意为绿色消费买单。而对比国际市场来看,国内有机食品也有较大增长空间。2020年,我国有机食品人均消费金额约为7欧元,不足美国的5%,距离世界平均水平也有一倍的差距。这都意味着国内有机食品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 完 -

相关知识

盒马牌有机山茶油获广东首个碳中和食品认证
有机菜30年,何时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热卖的“有机花菜”到底是不是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标志是什么 有机食品认证流程 中国有机食品股票代码有哪些→买购网
绿色有机食品电子商务平台项目设计书大学
盒马、山姆“狭路相逢” 烘焙大战升级至“供应链”
绿色有机食品电子商务平台项目设计书毕设论文.doc
零售新物种盒马,也想做“卖花西施”?
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有哪些?认证难度有多高?有机食品如何认证?
盒马跑通“花路”:一套标准立在云南源头基地,一条供应链路导向全国零售渠道

网址: 盒马如何开发有机食品? 去年,盒马有机蔬菜销售量在国内零售渠道中占大头,有机食品用户规模已是千万级,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有机生鲜食品销售平台。 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5939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23高教社数学建模国赛C题
下一篇: 禾恒蔬菜市场2020年全年销售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