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拉开了政府主导型“健康生活”的序幕,必将对公众的生活习惯乃至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据《北京晚报》日前报道,北京市将在大规模的农贸市场和生产基地建立“绿色安全”体系,保证餐桌上的食品原料的安全,全面启动餐饮“绿色消费工程”。通过逐步建立绿色安全食品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使用先进的质量安全监测系统,确保环保、绿色、无污染的餐饮原材料的供货渠道,确保餐桌菜品的优质安全。
“绿色消费工程”顺应公众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种种不法行为,将因为食品不安全给消费者带来的健康损害降到最低限度。该项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在全社会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因此,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同时,这一制度的实施也能够为消费者的健康消费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这几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话题频频见诸报端,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特别是非典疫情的发生,更加重了人们的这种关切,公众普遍要求有关部门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而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希望通过食补等提高身体素质的愿望也日趋强烈。在这种背景下,于是各种各样的所谓的健康食品大量充斥市场,有关企业的宣传攻势加大和助长了公众的这种期待。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消费安全的认识并没有同步增加,食用不合适的补品等引起的损害健康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健康生活”是每一个公民盼望和期待的。保障公众的“健康生活”,消费安全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消费不安全,保障公民“健康生活”只能是一句空话。由于消费信息的不对称,由于公众对消费品的鉴别知识和能力有限,特别是对一些加工食品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要让消费者自我判断其安全与否,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很难的。因此,在这方面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必须加大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力度,这应该说是一个关键。
北京市启动“绿色消费工程”,通过保证食品原料的安全为消费者实现“健康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拉开了政府主导型“健康生活”的序幕,必将对公众的生活习惯乃至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它也为其它一些地方开展健康消费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当然,保障公众“健康生活”,确立文明的生活方式,单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全体社会成员,使之主动摒弃各种陋习。当前,影响公众生活安全的因素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环境仍是公众健康的大敌。然而有关调查显示,公众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不健康消费方式的放任和侥幸心理给公众健康埋下了隐患。因此,提倡健康消费和为公众提供健康的消费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同时,应当通过宣传、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不良生活习惯可能给健康带来的损害的认识水平,使他们从内心建立起健康消费的观念。只有公众不断改变陋习,如滥食野生动物等等,才能建立起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可能发生的食源性传染病给“健康生活”带来的损害。我们相信,通过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通过消费者自身消费观念和方式的不断变革,一个更加安全的消费环境一定能够形成,而公众的“健康生活”将变得更有保障。
(来源:评论员郭振纲)
笑翻天:难以抵挡的开心风暴 享受酷翻天开心生活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东方口语听说速成 2004考研名师授课 司法考试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相关知识
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的含义
绿色生活从我做起
绿色生活,健康无忧
绿色健康生活演讲稿优秀篇(通用3篇)
植物有魔法?“绿色+商业” 让消费体验升级
绿色健康生活演讲稿优秀篇5篇
绿色健康生活演讲稿(通用15篇)
健康生活,绿色发展!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标语(精选140句)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绿色生活方式手册,一起来学习~
网址: 社评:让“绿色消费”保障“健康生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6007.html
上一篇: “永生花”让花艺设计更加缤纷—— |
下一篇: 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含浦禁毒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