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消费的范围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本的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扩大到了三线、四线城市,一些建设繁华的县城或者农村都纷纷有它的身影,关于花卉的消费顾客群也在渐渐的扩大,在一片大好形势中,国内鲜花市场整个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花卉消费的范围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本的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扩大到了三线、四线城市,一些建设繁华的县城或者农村都纷纷有它的身影,关于花卉的消费顾客群也在渐渐的扩大,在一片大好形势中,国内鲜花市场整个体系变得更加完善。从花卉市场数量来看,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花卉市场数量下降至16个,2015年来数量已下降了三分之一。从市场摊位数量来看,与我国花卉市场数量不断下降的趋势有所相反,我国花卉市场摊位数量近年来波动上升。
据中研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花卉交易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花卉交易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花卉业既是美丽的公益事业,又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发展花卉产业对于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人均收入翻番,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花卉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至2010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76.4万公顷。2017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约在145万公顷左右,其中观赏苗木占比最高,标准化、精品化、大规格苗木、新优品种、特色高端工程用苗,依然是稀缺资源。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云南花卉种植在斗南兴起。随着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花卉交易和流通成了花卉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最大堵点。斗南花市聚集并整合客户资源、物流资源、生产资料,构建产、供、销畅通无阻的完整花卉产业链,引领云南花卉产业迅速发展。1998年,在斗南花卉创始人王建存先生的带领下,斗南花卉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占地56亩的斗南花卉市场投入运营,中国花卉产业从此发端。
公司资产规模从不到100万元增加到20亿元;市场经营面积从3万平方米扩大到33万平方米;交易规模从3亿元增加到100多亿元,连续23年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出口额、人流量位居全国第一。斗南花市鲜切花每天上市117个大类、1600多个品种的鲜切花,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鲜切花市场份额超过50%,云南省和周边国家、省份的花卉在这里入场交易。2020年,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交易量68.15亿枝,交易额60.05亿元;花卉交易均价由2016年的0.5元/枝到2020年的0.7元/枝逐年提高。
2020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超过150万公顷。我国花卉种植面积排名靠前的省份有江苏、云南、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其中花卉种植面积大的省份主要是云南、湖北、广东、宁夏、贵州等地,云南省是我国以及全球范围内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地。上游花卉种植行业发展良好,为我国鲜切花市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花卉交易市场排名
昆明斗南花市景区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
广州岭南花卉市场
夏溪花木市场
中国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
如皋花木大世界
沭阳国际花木城
浙江花木城
海南花卉大世界
北京花卉创意产业园
更多行业消息,请点击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国花卉交易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近年来,我国红葡萄酒市场持续低迷,但红葡萄酒仍受广大白领群体所青睐。与我国红葡萄酒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容相比,国产...
坚果行业市场发展空间 坚果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物联网机器人市场调研 物联网机器人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
2022年巴西矿业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汽车电动尾门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建筑节能市场分析 建筑节能行业前景展望
医疗垃圾处理市场分析 医疗废物处置市场潜力巨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知识
花卉交易市场行业发展趋势、现状分析、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我国花卉产业与科研现状分析
我国花卉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插花艺术的现状和市场趋势分析
花卉行业产业链剖析 2023年中国智能花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鲜花行业现状怎么分析.pptx
2022花卉交易市场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度分析
我国花卉市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鲜花电商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 2021年花卉交易市场行业竞争分析
我国花卉业发展历程分析、现状解读及前景预测
网址: 我国花卉交易市场现状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6663.html
上一篇: 2023年花卉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
下一篇: 花卉栽培五大新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