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番茄潜叶蛾是新增一类害虫,源于南美洲秘鲁,后随农产品贸易全球扩散传播,2017年8月在我国新疆首次发现。2022年北京地区首次监测到其发生为害,其发生范围逐渐扩大,呈加重危害趋势,对蔬菜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目前设施棚室已陆续发现其为害,为做好番茄潜叶蛾防治,保障我市蔬菜生产安全,特制定此防控技术。各区植保部门应加强番茄潜叶蛾的田间防治技术指导,切实做好番茄潜叶蛾防控工作。

图片1

图片2

初孵幼虫

图片3

老熟幼虫

图片4

图片5

成虫

  一、为害特点

  该虫主要为害茄科植物,嗜食番茄,也可为害茄子、辣椒、黄瓜、菜豆等。以幼虫潜入叶片、顶梢、腋芽、嫩茎以及果实内取食危害,在植株上部刚展开的叶片上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70%以上,老熟幼虫在表土层1-2厘米化蛹。害虫潜食叶肉造成叶片皱缩、干枯,影响光合作用。蛀食顶芽、顶梢和生长点导致幼苗枯死,毁种重播。钻蛀花、果实和嫩茎等造成落花、落果,严重时甚至造成番茄减产绝收。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幼虫危害番茄腋芽、叶片、果实

图片9

危害严重棚室

  二、防控策略

  以“源头控制、分区治理、绿色防控”为原则,做好产前田园清洁,开展棚室表面消毒和土壤消毒,压低虫口密度。加强番茄种苗调运管控,培育无病虫壮苗。番茄全生育期挂置防虫网阻隔,性信息素监测防控,配合天敌昆虫,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控。避免或者减缓番茄潜叶蛾传播扩散和重发生。

  三、防治技术

  1.合理轮作

  与非茄科作物开展2-3年轮作。

  2.作物阻隔

  棚室周围种植非茄科作物,防止作物成为番茄潜叶蛾的虫源地及传播“媒介”作物,阻止番茄潜叶蛾进入棚室内。

  3.田园清洁

  彻底清除设施内外植株残体、杂草及投入品包装等,带至棚外集中无害化处理,降低虫口基数。及时摘除老叶、虫叶和蛀果等。

  4.棚室表面消毒

  番茄定植前选用广谱性杀虫剂或辣根素,使用常温烟雾施药机、热烟雾机等均匀细致喷洒棚室表面,密闭棚室4小时以上,敞气1天即可定植。选用烟剂在设施内多点均匀布放,由内向外依次点燃。

  5.土壤消毒

  可选用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药剂,适量拌细土后均匀撒施,可有效杀灭土壤中害虫卵、幼虫和蛹。

  6.无虫育苗

  不从番茄潜叶蛾发生区购买番茄苗,避免在生产棚室育苗。搭建隔离育苗棚,开展基质、穴盘和育苗区域表面消毒,在苗棚出入口和通风口安装60目防虫网。番茄苗出棚前,选用苏云金杆菌、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开展防控,确保净苗出棚。

  7.灯光诱杀

  成虫发生期,在连片种植田设置蓝紫光诱虫灯(波长360-380纳米),保护地每棚室设置1盏,光源距离地面0-60厘米。

  8.性信息素防控

  监测诱杀:成虫扬飞前,将组装好的诱芯及诱捕器棋盘式悬挂于田间诱杀成虫,悬挂高度距地面0-60厘米为宜,普通诱芯1个月更换一次,长效诱芯4个月更换一次,虫量大时应及时更换粘虫板。用于监测时,每亩悬挂1套;用于早期防治时,每亩悬挂3-5套,每套间隔12-15米。

图片10

图片11

番茄潜叶蛾性诱捕器田间应用

  交配干扰:成虫扬飞前,将迷向丝或迷向管棋盘式悬挂于作物中下部或通风良好的枝条上,迷向丝悬挂数量为每亩40-70个,迷向管每亩悬挂20-30个,减少交配几率,减少产卵量,降低幼虫数量。

  9.天敌利用

  种植蜜源植物(金盏菊、芝麻、荞麦/苦荞麦等)涵养天敌,应用姬小峰、烟盲蝽、赤眼蜂和瓢虫等天敌防治。

  10.药剂防治

  番茄定植后,待真叶展开,或初见幼虫潜道、性诱捕器初见成虫等关键时期,应急防控时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溴虫氟苯双酰胺、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及苏云金杆菌等药剂,并注意轮换用药,可添加卵磷脂、植物油等助剂提升防效。施药时间选择晴朗天气,选用常温烟雾机、冷雾机等高效施药器械,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相关知识

2024年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科云生物推出番茄潜叶蛾全生物防治方案
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
冬春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豇豆减药控残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专家解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
花卉绿色防控方案
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通用12篇)
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通用18篇)
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范文(精选11篇)

网址: 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723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按摩精油过期了还能用吗
下一篇: 2024年吉林省大豆病虫害防控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