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蔓枯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侵染茎蔓和叶片,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受害,最初出现褐色小点,有不明显的同心轮纹,空气潮湿时,全叶枯死。西瓜蔓枯病又叫黑腐病,为真菌性病害,俗称"流黄水病"。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引起叶片、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幼苗茎部受害,初现水渍状小斑,后环绕幼茎。叶部发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V"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大病斑,病斑易干枯破碎。果实上发病,表面干裂,内部木栓化。卷须受害后迅速失水变褐枯死。
病害治疗方法
⑴种子处理。可选用36%三唑铜?多悬浮剂(粉霉灵)100倍液浸种30分钟,晾干偶直播。也可用种子重量0.5%的37%抗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⑵农业防治。最好与瓜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并选择排水良好的高燥地种植;选用抗耐病品种;施足基肥,基肥以饼肥、优质复合肥为主,平衡配方施肥,勿偏施氮肥;雨季到来之前开好“三沟”以利排水降湿;结瓜期适当追肥,防止脱肥早衰;植株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收获后彻底清理瓜园病残株及其地边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
⑶药剂防治。对于进行育苗移栽的,可在移栽前3-5天每667平方米用三唑铜?多悬浮剂10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或用20%丙硫多菌灵(施宝灵)2000倍液,带药移栽,可减轻大田前期病害危害。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36%三唑铜%多悬浮剂100毫升加水50千克,或82.6%铜大师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5-7天喷施1次,轻发病田喷1次即可,重发病田喷2-3次。
西瓜叶枯病
西瓜叶枯病为真菌性病害。西瓜叶枯病主要危害西瓜的叶部。子叶发病初期多在叶缘生水浸状小点,扩展到整片子叶后干枯。真叶发病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浸状小点,后融合为大斑,形成枯叶现象。茎蔓发病,产生棱形或椭圆形稍凹陷。
防治方法:对有带菌可能的种子,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小时,冲净后催芽播种。有条件的提倡采用避雨栽培法,露地西瓜雨后要特别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对减轻该病具重要作用。掌握在发病前未见病斑时开始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干悬粉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均有实效,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60升,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西瓜粘菌病
西瓜粘菌病又称白点病,由粘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发生在生长前期靠近基部的叶片上。初期在叶片正面形成淡黄色不规则形或近圆形小斑点,病斑发生在叶缘处或沿脉部位,病斑表面粗糙或略凸起,呈疮痂状,大小1-3毫米,干燥条件下形成白色硬壳,剥开呈石灰粉状。
病害治疗方法
⑴农业防治。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配方施肥;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⑵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30%里边得保胶悬剂4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西瓜褐色腐败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危害根茎部,引起根腐。成株根茎部发病产生水渍状弥散型病斑,皮层变为黄褐色,逐渐腐烂,引起全株枯死。病叶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软腐败,易干枯脆裂。果实发病,初生圆形凹陷斑,后变暗褐色至暗赤色,斑面扩展迅速,使西瓜腐烂。
病害治疗方法
⑴农业防治。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配方施肥,减少肥施用量;前茬收获后及时翻地;采用营养钵育苗的,移栽时用西瓜重茬剂300-350倍液灌穴。
⑵药剂防治。棚室栽培的西瓜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分别放在棚内4-5处,暗火点燃,闭棚熏1夜,每隔7天熏1次。也可采用粉尘法,常用药剂有5%百菌清粉尘剂、10%多百粉尘剂、10%防霉灵粉尘剂,每667平方米用1千克,于傍晚喷粉器喷撒,每隔9-11天喷1次。发现中心病株后喷药,常用药剂有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颗粒剂800倍液,72%克氰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或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发生在叶、叶柄、茎、卷须及果实上。叶片染病初生针尖大小透明状小斑点,扩大后形成具黄色晕圈的淡黄色斑,中央变褐或呈灰白色穿孔破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乳白色细菌溢脓。茎和果实染病,初呈水浸状病斑,后也溢有白色菌脓,干燥时变为灰色,且常形成溃疡或裂口。
病害治疗方法
①灭虫。发现食叶甲虫,及时进行防治,切断病菌传播桥梁。②预防。发病前可选用33.5%喹啉铜悬浮剂l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③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0%噻菌铜600倍液,或20%叶枯唑(猛克菌)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47%春雷氧氯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链霉.土霉索(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进行防治,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施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
西瓜斑点病
西瓜斑点病又称叶斑病,为真菌性病害。多在西瓜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斑较小,直径2-7毫米,病斑的边缘褐色至紫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色至灰褐色,病斑中间有1个白色中心,微有轮纹,外围可见1个黄色晕圈,区别于其他叶斑病。
(1)选用无病种子,或用2年以上的陈种播种。(2)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3)实行与非瓜类蔬菜2年以上轮作。(4)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保护地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用量每667m2200~250克,或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m21kg,隔7~9天1次,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西瓜黑斑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为圆形至近圆形暗褐色斑,边缘稍隆起,可引起全株叶片枯萎。果实发病,初生水渍状暗色斑,后扩展成凹陷斑,引起果实腐烂。运输和贮藏期该病可继续扩展,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的黑色霉层。
一、预防方案:速净按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
二、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速净按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西瓜裂果症
从花蒂处产生龟裂,幼果到成熟均可发生。通常果皮薄的品种和小型品种易发生。土壤极度干旱后浇水,以及高温多雨天均易产生裂果。
选择不易裂果的品种进行种植。合理施用肥水,尤其是在土层较浅的田间,应避免土壤含水量变化过大。如果在西瓜发育前期水肥供应不足或遇到不良环境条件,瓜的发育受到影响,切不可急于求成,特别是在浇水方面要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或者先进行根外追肥,再进行根部追肥和浇水。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
西瓜果实腐斑病
初在果实表面出现数个水渍状小点,后扩展为边缘不规则的深绿色水渍状大斑。病斑多发生在果实的上表面,后由于果实开裂,可造成果实腐烂。叶上病斑初在叶背面为水渍状斑点,后成为带有黄晕的小点。
a.加强检疫。严禁病区种子传入,田间发现病株应就地销毁。
b.选用无病、抗病良种,并进行种子消毒。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次氯酸钠3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
c.农业防治。用无病土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合理整枝,减少伤口,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蔓、病叶,井深埋。
d.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5~0.8:200~240倍液波尔多液等药剂,连续防治3~4次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又称细菌斑点病、西瓜水浸病、果实腐斑病等,该病为细菌性病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但成熟时发病较重。开始在果实表面有灰绿色至暗绿色水渍斑点,后迅速扩展成大型不规则状,变褐或龟裂,引起果实腐烂,分泌出一种粘质琥珀色物质。
防治方法: 发病重的田块或地区,在进入雨季时,掌握在发病前开始喷洒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600~8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60升,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西瓜脐腐病
果实顶部凹陷,变为黑褐色,后期湿度大时,遇腐生霉菌寄生会出现黑色霉状物。在天气长期干旱的情况下,果实膨大期水分,养分供应失调,叶片与果实争夺养分,导引起果实脐部大量失水,使其生长发育受阻;或者由于氮肥过多,导引起西瓜吸收钙素受阻,使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或者施用激素类药物干扰了瓜果的正常发育,均易产生脐腐病。
进入结果期后,每7天喷1次0.1%~0.3%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水溶液,每星期2~3次,配合喷施新高脂膜 800倍液增强肥效;同时在开花前、幼果期、膨大期喷施壮瓜蒂灵 增粗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协调营养平衡,提高西瓜产量。
西瓜炭疽病病果
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叶片和瓜蔓受害重。苗期发病时,子叶边缘出现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近地表的茎基部变成黑褐色,且收缩变细引起幼苗猝倒。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浸状斑点,干燥时病斑易破碎穿孔。成熟果实受害时初呈水浸状凹陷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连片腐烂。
保护地和露地在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56%嘧菌酯百菌清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喷洒。此外,还可选用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抗霉菌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西瓜病毒病病果
西瓜病毒病分为花叶型和蕨叶型2种。花叶型植株顶部叶片现浓淡相间的花叶,蕨叶型植株病叶变得窄长,皱缩畸形。轻病株结瓜小,发病重时结瓜少或不结瓜。植株萎缩,茎变短,新生茎蔓纤细扭曲,花器发育不良。容易形成畸形瓜,果实小,瓜瓤暗褐色,品质差。
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的定虫脒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喷施浩瀚农业2%氨基寡糖素 ,或高科32%核苷溴吗啉胍,或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5%的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也可与600倍5406细胞分裂素 混合喷施,效果更佳
西瓜疫病
西瓜疫病又称疫霉病,为真菌性病害。西瓜疫病从苗期到结果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上出现圆形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幼苗近地面处缢缩。成株期感病,叶面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干燥时易破碎。茎基部发病呈水渍状纺锤形凹陷病斑,随后腐烂。果实发病则呈暗绿色圆形凹陷病斑,严重时扩展至全果软腐。
预防。发病前可用68.75%氟菌.霜霉威(银法利)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60%吡唑.代森联(百泰)1200倍液,或70%代森联(品润)700倍液灌根或喷雾。③发病初期防治。可喷洒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安克)可湿性粉剂 2500倍液,或25%双炔酰菌胺(瑞凡)2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 800倍液,58%甲霜.锰锌(金雷)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西瓜畸形果
尖嘴瓜。瓜果的花蒂部位变细,果梗部位膨胀。葫芦(大肚)瓜。瓜果的顶部接近花蒂部位膨大,而靠近果梗部较细,呈葫芦状。扁形
1、虽然各类畸形果的形成原因略有差异,但其共同特点是在花芽分化期或雌花发育期经受低温,易形成畸形花而发育成畸形果;发现前期出现畸形瓜胎,如果外界气温低,不要急于摘除,可暂时保留第一和第二雌花瓜,待出现第三雌花时,外界气温也升高,及时摘除第一和第二雌花瓜,保留第三雌花瓜,一般都能够正常生长发育。2、开花坐瓜期遇到高温、干旱,花粉发芽率降低,致使授粉受精不良,果实膨大期肥水不足或偏施氮肥,土壤中氮、磷、钾失衡;留瓜节位过高或过低,影响同化物质对果实的供应;人工授粉技术失误,进行偏斜授粉;病虫危害,特别是病毒病危害等,均可导致畸形果的形成,应针对具体情况,在开花坐果期,控制生长,以防徒长,避免高节位坐瓜,进行人工授粉 ,加强田间管理,水分均衡供应等栽培措施,防止畸形瓜的产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常见大葱病害图谱及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十大叶部病害识别与防治!(附高清图谱)
香蕉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内附高清图谱)
西瓜细菌性病害怎么治
西瓜真菌、细菌、病毒性病害解读,让你种好西瓜不再愁
山药病害防治图谱
花木病害类型识别及防治措施
病虫害图谱之——史上最全【杏树病害合集】有图有真相
花卉病害分类及防治措施:了解常见病害,掌握有效防治方法
花卉苗期主要病害诊断及防治措施
网址: 西瓜病害图谱及防治措施(完全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7657.html
上一篇: 花鲈传染性疾病 |
下一篇: 餐桌上放什么花好看,有哪些风水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