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学网—盐碱地绿化觅得新“良方”

科学网—盐碱地绿化觅得新“良方”

盐碱地绿化觅得新“良方” 辽宁省速生耐盐碱辽胡杨苗木繁育基地结硕果

□李木子

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5亿亩各种盐渍土,占世界盐渍土面积的26.3%,滨海及内陆地区盐碱地面积较大,并且大部分盐碱地都一直处于待开发状态。然而现在,人们常说的那片“连兔子都不拉屎”的盐碱地,如今却绿树成荫,生机盎然,据了解,是耐盐碱速生辽胡杨成功解决了盐碱地造林绿化难的问题。

辽胡杨是辽宁省杨树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研究所针对辽宁省大面积盐碱地资源没有被开发利用,亟待进行综合治理的现状,积极开展了辽胡杨木繁育及产业化栽培示范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耐盐碱杨树新品种选育、苗木繁育、集约化栽培、木材加工的产业链条。

基地现代化

由于盐碱地土壤黏性大,通气性差,养分释放慢,表层土壤盐高度渍化等缺陷,盐碱地的绿化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通过培育和选择耐盐碱树种,大面积植树造林,是提高盐碱地生产潜力,高效改造盐碱土壤,抵御盐胁迫的最根本途径。

据辽宁省杨树研究所所长王胜东介绍,在辽胡杨栽培示范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项目组综合运用了台田造林、盐碱地客土造林等辅助措施,建立了刺槐与杨树混交林等盐碱地造林技术,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施有力保障了造林的成活率。同时,在造林后还不断加强幼林的抚育管理工作,确保幼林的健康成长。

在辽胡杨苗木繁育和栽植生产的过程中,技术研发人员利用胡杨与速生的黑杨派树种进行杂交,通过细胞筛选、细胞融合等生物技术手段,开展了耐盐碱新品种的研发和再创新工作。目前已经获得120个无性系,并且通过对F1代的表型分析及分子标记,已经显示出杂交取得成功。

除此之外,科研人员还通过室内的栽培浇盐试验,将耐盐碱指标从辽胡杨的土壤含盐量0.4%提高到0.52%、pH值已经提高达9.9,这都将在我国耐盐碱杨树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下一步盐碱地的开发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辽胡杨木繁育项目的实施,成功填补了辽宁省盐碱地杨树品种及人工林栽培的空白。项目实施期间,在锦州凌海市辽宁省金城原种场建起了辽胡杨苗木繁育基地150hm2,按照项目规模和技术标准,新打机井30眼,并架设了生产用电设施,修灌水渠15km,修作业道路15km,同时配置了各种配套设施,已经将辽胡杨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成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的现代化基地。

经济效益趋升

由于辽胡杨具有绿化、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和固碳等多种生态功效,并且对盐碱地适应及具有良好的生长表现,目前,辽胡杨已经在辽宁省栽植近15000hm2。

“近几年,内蒙古、甘肃、吉林、黑龙江、宁夏等地区也都开始引种辽胡杨栽培,市场前景十分的广阔。”王胜东说。

辽胡杨木繁育项目的实施使得原本经济价值很低的滨海及内陆盐碱地得以开发利用,也为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木材商品和原料,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提供的数据表明,项目实施期间,已经建立了辽胡杨苗木繁育基地150hm2,年产苗量900万株,年创收额达到1800万元,净利润达900万元,累计营造示范林5000hm2,12-15年采伐后可生产木材75万m3,木材销售收入达3.75亿元。

不仅如此,项目的实施也为实施地区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示范和辐射同时可以更加带动非公有制造林的发展,拉动投资,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将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目前辽胡杨苗木繁育基地每年每公顷可扦插辽胡杨75000株,每年可生产优质苗木达900万株。预计在辽胡杨示范林的一个轮伐期(约12~15年),每公顷可生产木材150hm3,总计可产木材75万m3。

《科学时报》 (2011-10-31 B2 技术·经济)

相关知识

害虫与何处觅得良方——药用植物花弄蝶之秘密
盐碱地绿化常用土壤改良方法
让盐碱地的“白花花”变为“绿盈盈”的希望—新闻—科学网
盐碱地园林植物长势不好怎么办--盐碱地改良-盐碱地怎么排盐-绿化施工养护技术
浅析东北地区苏打盐碱地的绿化技术及应用.doc
探讨干旱区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
凹凸棒盐碱地绿化植树土壤调理剂的制作方法
盐碱地如何变身新粮仓、新菜园?
盐碱地科学施用化肥经验
盐碱地园林“原土绿化”工程改造实用措施

网址: 科学网—盐碱地绿化觅得新“良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8339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胡杨树动不动就几千年不倒,上千年
下一篇: 老枝 相关硕士博士期刊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