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2021年春夏之际在崇明举办。昨天晚上,2021年中国花卉博览会规划方案——《上海市崇明区花博园地区专项规划》(草案)在崇明政府网开始公示。根据《规划》(草案),展会期间将建设105.88公顷的花博园,大小接近共青森林公园(北园)的面积。整个花博园将建设一个“梦花园”核心区、一条“花博轴”、六个展馆、六个特色园区,并用大地景观艺术演绎“花开中国梦”的主题。
展会期间,花博园面积接近共青森林公园
此次《规划》(草案)的规划范围总面积约为 10 平方公里,包括花博园主展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拓展区、配套服务区(北部东平小镇及南部服务区)。 其中,规划范围内展会时花博园占地 105.88 公顷。展会结束后,面向 2035 年,花博园 占地50 公顷。
规划范围分为三大片区,其中花博园主展区承担核心展区功能,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承担生态保育、花博会辅助展区功能,北部东平小镇及南部服务区承担花博会配套服务功能。
用大地景观艺术演绎“花开中国梦”
花博园以牡丹花形态作为构图元素,通过花海、花径、花溪、花谷等大地景观艺术,整体营造“盛世花开,耀我中华”的意境,演绎“花开中国梦”的主题。
花博园内规划设计一条核心空间轴线——花博轴,是串联花博园南北片区的空间主轴,连通迎宾广场、世纪馆、复兴广场和复兴馆等功能区,也是纪念建党百年的主题演绎轴,沿线布置百岁花坛、百柱花廊、百米花桥等来生动演绎党的百年历程。
六个展馆、六个特色园区
花博园规划形成“三区、一心、一轴、六馆、六园”的空间结构。
“三区”为花博园主展区、森林公园景观区、南北配套服务片区;“一心”为“梦 花园”核心区; “一轴”为花博轴;六馆为“一主五辅”六个展馆,分别为复兴馆、世纪馆、竹藤馆、百花馆、花艺馆和花栖堂;六园为玉兰、梅花、菊花、兰花、 荷花和竹园六个特色园区。
花博展区依据展示方式分为室内展区与室外展区两种。室内展区包含复兴馆、世纪馆、竹藤馆、百花馆和花艺馆。室外展区围绕“梦花园”核心区布置,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侧区域为各省市区、深圳市花卉协会和港澳台地区的室外展区。西侧区域为中国花卉协会分支机构展区、国际展区和企业展区。
配套一万多个固定餐位
大型展会的餐饮、交通等配套非常重要。据悉,花博会期间园内设置约 6000 个固定餐位,园外配套 4500 个固定餐位(其中东平小镇 1500 个,南部配套区 3000 个)。
花博会期间,园内还计划配置约 1 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其中滨水茶室及森林茶室约为 5000 平方米,综合服务馆布置 1000 平方米,世纪馆、百花馆、花艺馆等场馆各布置 500 平方米,其余零星商业共布置 2500 平方米。
在东平小镇还将建设一处花博村,展会期间承担接待服务功能,展会后作为租赁式公寓使用。
在东平小镇还将建设一处花卉临时交易中心,展会期间承担花卉信息交流、贸易洽谈功能。
在花博园主入口以及东平小镇各设置一处游客中心,建筑面积不小于 2000 平方米。 此外,设置三处集问询、ATM、接待、寄存等功能为一体的游客服务设施。
六个主要入口,多个大型停车场
花博会期间,预计从人民广场到花博园时间控制在2.5 小时以内。
花博园有6个主要出入口,此外还有VIP出入口、应急出入口、后勤出入口。
为了保证参观者尽快地点花博园,将建设高标准的绿色交通专用道系统,包括专线公交、旅游大巴、水陆联运、新能源小汽车等。在浦东及 G40 设置 1 条绿色交通专用道,市区及岛内设置多个水陆转换枢纽。
崇明岛内在现有南江专线、南东线、南风线和崇明旅游 1 线的基础上,规划新增水陆联运专线 3 条,岛内专线公交 5 条,主要增强花博会园区与港口码头之间及岛内主要游客集聚区的联系;规划新增岛内旅游专线 2 条,主要增强花博会园区与岛内其他旅游景区之间的联系。
岛内规划设置南门、新河、堡镇、陈家镇 4 个主要枢纽,引导客流换乘花博专线公交,通过客运站的功能改造和码头的能级提升,提高枢纽的整体服务水平,以满足花博会会展客流的交通需求。
花博园内,代步交通采用低速游览电动车、新能源接驳巴士和电瓶车三种交通方式。
低速游览电动车:用于核心展区的内部,往返主要展馆与展区,满足快速游览核心展区的需求。
新能源接驳巴士:用于主展区内的一级园路,满足游客的观展需求。
电瓶车:用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二级园路。
后续利用:花博园地区将成为花卉交流、亲子教育等的场所
通过本届花博会,花博园所在的东平镇周边将规划建设成为崇明中部崛起的重要功能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花卉博览创艺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承载区;尊重自然、启迪未来的生态文明先行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国际花卉博览园。
根据《规划》(草案),2022-2025 是花博园和东平小镇的发展过渡阶段,小镇应积极引入休闲旅游、商业餐饮、集团培训、花卉交易等产业。花博园则应当利用花博会的余热举办花卉年度展等活动,同时从经济角度考虑,开展农娱体验、亲子教育、文创展示等活动。
2026-2035 是花博园和东平小镇的繁荣发展阶段。小镇应积极打造农业食品研发及学科的品牌效应,吸引食品研发机构、园艺研发机构、农学院、农研所等高等级科研机构入驻。花博园则应积极打造生态景观学科品牌,吸引高等级花卉植物科研机构入驻、设立国际生态景观论坛基地,成为植物学科、花卉展示、生态示范等方面的高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郁文艳